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祖望

作品数:127 被引量:1,023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生态学
  • 10篇大仓鼠
  • 9篇繁殖
  • 7篇动物
  • 6篇生境
  • 6篇鼠兔
  • 6篇物种
  • 6篇哺乳动物
  • 5篇大熊猫
  • 5篇熊猫
  • 5篇生态系统
  • 5篇啮齿
  • 5篇小熊猫
  • 5篇高原鼠兔
  • 5篇根田鼠
  • 5篇褐色脂肪
  • 4篇行为生态
  • 4篇行为生态学
  • 4篇生境选择
  • 4篇种群

机构

  • 8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南濒危动物...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西藏农牧科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87篇王祖望
  • 25篇王德华
  • 20篇蒋志刚
  • 13篇张知彬
  • 11篇张健旭
  • 8篇冯祚建
  • 8篇王玉山
  • 8篇魏辅文
  • 5篇胡慧建
  • 5篇贾志云
  • 4篇孙儒泳
  • 4篇李迪强
  • 4篇刘赫
  • 3篇周立
  • 3篇鲍伟东
  • 3篇唐业忠
  • 3篇谢锋
  • 2篇杨俊成
  • 2篇叶昌媛
  • 2篇皮南林

传媒

  • 19篇Curren...
  • 11篇Zoolog...
  • 5篇生态学报
  • 5篇野生动物生态...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科技术语研究
  • 2篇兽类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四川动物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20篇2001
  • 11篇2000
  • 16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2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繁殖和运动对小型兽类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小型兽类的繁殖、运动与能量平衡和褐色脂肪组织 (BAT)产热关系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繁殖 (尤其是哺乳 )和运动能促进动物摄食量的增加 ,而降低BAT产热。这说明小型兽类为满足繁殖和运动过程中高能量的需求 ,除了大幅度增加能量摄入之外 ,还采取降低BAT产热以节约非哺乳能量消耗的策略。
彭建军蒋志刚王祖望
关键词:繁殖BAT产热能量平衡小型兽类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3
2001年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seasonal dietary variation of striped hamster (Cricetulus barabensis ) in Kubuqi desert of Ordos semi-arid environment in 1996.The food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checking stomach and pouch cont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iped hamster ate more insects and seeds than other foods in spring.The food habit changed to plant leaves and seeds in summer.In autumn the food content was mainly seeds.The animal chose perennial and annual seeds alternatively between summer and autumn.This indicated that the food habit was modifi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resources and animals’need for water and energy in this arid environment.
鲍伟东王德华王祖望
关键词:沙地黑线仓鼠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牲畜种群结构和动态
1990年
本文用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牲畜种群结构及动态。模型考虑了更加精确的年龄组转移关系,出栏率是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目前,牲畜种群结构不合理,种群数量不能保持平衡。
李义明王祖望皮南林周立
性激素对雌雄大仓鼠行为关系的影响
对不同性激素水平的雌雄水仓鼠相遇时的行为观察表明:阉割雌鼠与雄鼠相遇无性行为,攻击行为较多;动情的雌鼠与雄鼠相遇,表现出性行为和较少的攻击行为,而非动情时,无性行为,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卵巢切除又植入外源雌二醇的雌鼠,...
张健旭张知彬王祖望
关键词:大仓鼠性激素性行为
根田鼠的最大同化能量被引量:15
1996年
本文利用逐步降温诱导,以食物平衡法对青海高原的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的最大同化能量进行了测定,设有5个实验温度;23℃,15℃,10℃,5℃和3℃,结果显示每个动物每天能量摄入于 5℃大, 197. 14±8.66KJ;同样,消化能、消化率、同化能和同化率也于 5℃8大,分别为123.96±13.05KJ,63.0±4.8%,121.77±13.52KJ和51.4±5.2%;消化率与同化率3℃最小,分别为51.5±3.9%和50.4±4.0%.根田鼠的最大同化能量为基础代谢率(BMR)的3.2—3.5倍,明显高于以平均每日代谢率(ADMR)估测的每日能耗,故在自然生境中根田鼠的能量收支很少达到其生理上限,其生存价较高.
王德华孙懦泳王祖望
关键词:啮齿目根田鼠
对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2000-2010)发展的几点建议被引量:2
2001年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作者从牢记国家的战略需求 ,将我国的生态学发展与国家目标紧密结合 ;重视国际生态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 ,紧密结合中国国情 ,做出创造性贡献 ;
王祖望
关键词:生态学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哺乳动物的交配行为模式
交配模式存在种间变异性和种内相对稳定性.影响交配模式的因素有雄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交配制度、社会等级、有效性比和性状的波动非对称性等.根据有无锁结、是否抽动、是否为多次插入和多次射精,Dewsbury(1972;1975)...
贾志云蒋志刚王祖望
关键词:哺乳动物交配模式
非环境类因子对物种数目协同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不同分类类群的物种数目常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相关地协同变化,但哪些相关系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不同作者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来看,不同研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区域和环境条件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除以上影响因子外,我们分析了非环境类因子对物种数目协同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分类类群间的物种数量协同变化差异明显,只有起源和生境要求相似的类群间呈显著性相关;不同鸟兽间的协同变化不存在面积效应,但是空间尺度间的相关性差异明显;物种分布型中东洋型物种的协同变化明显,而广布型和古北型不明显;在鸟类居留型中繁殖鸟与兽类的协同变化极为显著,而其他类型则不显著。综上所述,物种数量协同变化的非环境类影响因子中,生态类型和起源对分类类群间的物种数目协同关系有重要影响。
胡慧建蒋志刚王祖望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保护区
动物内温性进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3年
对动物内温性进化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包括内温性动物概念的由来、特点和起源的选择因子。内温性起源的选择因子包括 8个模型 :热生态位扩展模型、恒温与代谢效率模型、降低个体大小模型、姿势改变模型、增加脑大小模型、有氧呼吸能力模型、双亲行为模型和同化能力模型。其中后 3个模型较为重要。有氧呼吸能力模型认为 ,选择提高支持物理运动的最大呼吸能力 ,而增加的静止代谢作为其相关反应而得以进化。该假说得到种内研究数据的支持 ,而种间的数据并不完全支持。双亲行为模型是指在鸟兽类中 ,内温性是对双亲行为选择的结果 ,因为内温性为双亲控制抚育温度提供了保证。同化能力模型认为 ,在鸟类和兽类中内温性进化由以下两个因素所推动 :①子代出生后双亲行为加强 ;②为支持每日总体能量高速消耗所需 ,动物内脏器官能力增强而导致的较高维持消耗。
王玉山王祖望王德华张知彬
关键词:进化生理学动物
相岭山系大熊猫的营养和能量对策被引量:26
2000年
1994年至 1 996年 ,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设点 ,对相岭山系大熊猫的营养和能量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山系的大熊猫不仅能消化食物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 ,也能部分消化半纤维素。当以秆叶为食时 ,其粗蛋白、粗脂肪和半纤维素消化率分别为 61 .5%、50 .3 %和 2 3 .3 %;而当以竹笋为食时 ,消化率分别为 71 .9%、61 .5%和 2 9.6%;对竹笋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高于秆叶。由于不同季节食物组成、干物质摄入量和消化率不同 ,大熊猫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各异 ,春季所获能量最低 ,为 1 72 2 2 .0 k J;夏秋季最高 ,为 2 83 2 9.4 k J;冬季介于其间 ,为 2 0 963 .5k J;约高于日能量支出1 4651~ 1 474 4k
何礼魏辅文王祖望冯祚建周昂唐平胡锦矗
关键词:大熊猫营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