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 作品数:14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大豆品种绥农10抗疫霉根腐病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8
- 2010年
- 用子叶法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分析抗病亲本绥农10和感病寄主Williams的杂交F1、F2、F3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1单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由F2感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均表现感病,F2抗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抗感分离株系比值符合1∶2;说明绥农10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将该抗病基因拟名为RpsSN10。用500对大豆SSR引物和124株绥农10/Wil-liamsF2分离群体对RpsSN10基因进行定位,将RpsSN10基因定位在F连锁群上,其中标记Satt423和Satt149与RpsSN10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cM和11.2cM,并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
- 于安亮徐鹏飞王金生张淑珍吴俊江李文滨陈维元李宁辉范素杰王欣姜良宇
-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SSR标记抗性遗传抗病基因
- 高产高纯度脯氨酰内肽酶黑曲霉工程菌的构建被引量:1
- 2021年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过表达黑曲霉来源带有自身信号肽的脯氨酰内肽酶黑曲霉重组菌株TH2-protAS和过表达以黑曲霉内源高效分泌的葡糖淀粉酶信号肽以及α-淀粉酶信号肽代替自身信号肽的脯氨酰内肽酶黑曲霉重组菌株TH2-SglaA-protA和TH2-SamyA-protA。SDS-PAGE结果显示,脯氨酰内肽酶在重组菌株中分泌表达,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糖基化。酶活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TH2-protAS、TH2-SglaA-protA和TH2-SamyA-protA的最高酶活分别为1.70、2.19、1.91 U/mL。在重组菌株TH2-SglaA-protA的基础上,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了主要的背景蛋白酸稳定的α-淀粉酶,结合发酵条件优化,获得了高纯度的脯氨酰内肽酶。综合上述结果可得出结论:可在黑曲霉中同源高效分泌表达脯氨酰内肽酶;glaA信号肽和amyA信号肽明显增加黑曲霉中脯氨酰内肽酶的分泌表达量,且glaA信号肽的效果优于amyA信号肽;将基因敲除和发酵调控相结合,可以有效去除分泌的背景蛋白,获得高产高纯度脯氨酰内肽酶的菌株,该重组菌株具有明确的工业应用潜力。
- 王欣刘天奇徐莹张会李杰
- 关键词:黑曲霉信号肽脯氨酰内肽酶分泌表达基因工程技术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6
- 2010年
-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李宁辉范素杰王欣李文滨
-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毒素过氧化物酶
- 传统乳制品中嗜酸乳杆菌的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以实验室保藏的从内蒙古地区采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出的8株嗜酸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它们的生理特性,包括生长曲线的测定,渗透压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耐胆盐性及抑菌能力。结果表明,该8株菌耐盐和耐胆酸盐能力分别达到6.0%和1.0%,经过多次筛选后,获得了两株细菌素产生菌株KLDS1.0365和KLDS1.0384。
- 王欣刘飞霍贵成
-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生理特性抑菌性
- 白曲霉酸性蛋白酶在黑曲霉中表达被引量:7
- 2016年
- 研究分析固态发酵酸性蛋白酶生产菌株及其产品,ITS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曲霉属,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产品为Aspergillus saitoi酸性蛋白酶Aspergillopepsin I(EC.3.4.23.18)。根据Aspergillus saitoi酸性蛋白酶Aspergillopepsin I基因序列pep1(GI:473517)设计引物,以固态发酵酸性蛋白酶生产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pe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白曲霉Aspergillus kawachii酸性蛋白酶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9%,其编码蛋白与白曲霉Aspergillus kawachii酸性蛋白酶(GAA90749.1)相似性为100%,将该基因命名为pep B。构建黑曲霉表达载体p SZHG-pep B,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曲霉CICC2462,筛选得到在gla A位点发生同源重组纯合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后,对产物进行SDS-PAGE、酶活检测以及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和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纯合同源重组菌株经SDS-PAGE检测时在47 ku左右处有明显目的蛋白条带,其发酵产物酸性蛋白酶酶活达5 543 U·m L-1,为出发菌株152倍。对菌株所产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 3.0,在4℃和25℃条件下,酶在p H 3.0~4.0时较稳定。
- 李杰吴婷马南王欣杨建乐李健友张会
- 关键词:酸性蛋白酶黑曲霉同源重组分泌表达
-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并且根中的PPO比茎叶中的PPO反应更敏感;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PPO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 徐鹏飞王萍吴俊江张淑珍范素杰李宁辉王欣陈晨李文滨
-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根腐病毒素多酚氧化酶
- 多拷贝脂肪酶基因在黑曲霉中表达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文章在使用含6个gla A box强启动子Pgla A6R和高效分泌信号肽Sgla A调控黑曲霉脂肪酶基因Anlip A表达基础上,用pyr G双向筛选标记,应用多拷贝黑曲霉脂肪酶基因策略,构建含1个拷贝Anlip A基因表达载体p SZHA6R-Anlip A和含2个拷贝Anlip A基因表达载体p SZHA6R-2Anlip A,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黑曲霉CICC2462(Δpyr GΔas AA::pyr G),获得as AA基因位点整合纯合同源重组转化子CICC2462(p SZHA6R-Anlip A)和CICC2462(p SZHA6R-2Anlip A)。重组菌株经摇瓶发酵后,作荧光定量PCR、SDS-PAGE和脂肪酶活力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分泌表达约37.0 ku目的蛋白条带,CICC2462(p SZHA6R-2Anlip A)中脂肪酶表达在m RNA水平和酶活水平皆高于CICC2462(p SZHA6R-Anlip A)。发酵第5天CICC2462(p SZHA6R-2Anlip A)中Anlip A基因转录水平为CICC2462(p SZHA6R-Anlip A)1.26倍。二者酶活力在发酵第8天达峰值,此时CICC2462(p SZHA6R-2Anlip A)是CICC2462(p SZHA6R-Anlip A)1.32倍,酶活力达1 480 U·m L-1。对重组菌株CICC2462(p SZHA6R-2Anlip A)第8天发酵液作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5℃,最适p H为6.0。获得1株高效分泌表达脂肪酶食品级黑曲霉工程菌。
- 李杰张贺王欣黄超群徐玥张会刘天奇
- 关键词:脂肪酶多拷贝分泌表达黑曲霉
- 大豆品种合丰25体细胞胚发生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优化大豆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的条件,提高大豆遗传转化的效率,本研究选用大豆品种合丰25为试验材料,针对影响体细胞胚诱导的3个关键因素pH值、2,4-D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体细胞胚发生频率的研究。结果表明:pH值、2,4-D浓度、光照条件这3种因素的不同处理对体细胞胚的诱导影响显著,其幼胚的发生频率最高为70.70%、最低为3.70%。当pH值为7.0、2,4-D浓度为20mg/L,黑暗培养最有利于合丰25体细胞胚的诱导,其胚的发生频率为70.7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 李宁辉徐鹏飞范素杰吴俊江李文滨王萍王欣姜良宇王金生张淑珍
- 关键词:体细胞胚
- 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8
- 2006年
- 从内蒙古地区采集的16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共分离到27株乳酸菌,其中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4株,干酪乳杆菌1株,戊糖乳杆菌1株,阿拉伯糖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2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12株,格氏乳球菌2株,野生链球菌3株。分离菌株发酵10%(W/V)脱脂乳的滴定酸度平均为52.3°T,乳杆菌中IML15-1滴定酸度和黏度分别为101.8°T和1307.5mPa·s;乳酸球菌中IMS8-2的黏度达到1567.5mPa·s。
- 国立东王欣杜鹏赵蕊霍贵成
-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性能
-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总多酚含量的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土传性病害,可在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对其造成危害。总多酚(polyphenol)是植保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研究将抗感不同的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菌,并测定其根、茎、叶中总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后,抗感野生大豆根、茎、叶中总多酚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均高于相应对照。总体而言,抗病野生大豆总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30%,55%,-40%,-100%)高于感病野生大豆(20%,35%,50%,90%)。
- 王欣靳丽梅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范素杰姜良宇张小明张淑珍
-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野生大豆总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