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角膜
  • 2篇翼状胬肉
  • 2篇早期诊断与治...
  • 2篇真菌性
  • 2篇真菌性角膜
  • 2篇真菌性角膜炎
  • 2篇直肌
  • 2篇胬肉
  • 2篇误诊
  • 2篇膜炎
  • 2篇角膜炎
  • 1篇代偿
  • 1篇导管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修补术
  • 1篇血管

机构

  • 14篇威海市文登中...
  • 1篇威海市立第二...
  • 1篇威海市妇女儿...

作者

  • 14篇王学红
  • 3篇兰宇
  • 3篇王荣华
  • 3篇宋钰
  • 2篇于时英
  • 2篇李彩萍
  • 2篇李芳
  • 2篇侯承花
  • 1篇王爱华
  • 1篇谭清爽
  • 1篇高夕宁
  • 1篇姜宏志
  • 1篇曾蕊
  • 1篇梁悦芳
  • 1篇王青山
  • 1篇田霞
  • 1篇于海波
  • 1篇刘宏兰
  • 1篇孙红霞
  • 1篇王海荣

传媒

  • 5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直肌附着点异常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1病例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眼视力下降20d,以左眼视网膜脱离于2010年8月3日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语言流利,智力正常,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鸭型步态。
王学红刘杰
斜视矫正术后散光缓解一例
1999年
患者,女,22岁,自幼双眼外斜至今,于1998年9月18日入院。全身查体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3~2.50DC×170°=0.8,左0.6~0.75D=1.2,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正常。眼位:角膜映光,右眼外斜约30°,可控制正位。三棱镜加遮盖,5m、33cm双眼分别注视,斜视角均为100~△。
王学红曾蕊
关键词:散光屈光间质斜视矫正术裸眼视力外直肌
文登沿海乡镇中老年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翼状胬肉在文登沿海乡镇中老年人中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文登沿海17个自然村,将40岁以上4768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40岁以上人群中共发现478例胬肉患者,患病率10.46%,其中男性270例(11.45%),女性208例(9.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0~59岁患病率9.24%,60岁以上13.59%。翼状胬肉的手术率为22.59%,40~59岁为27.71%,60岁以上为15.02%。结论翼状胬肉在文登沿海地区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大而升高。手术率则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
高夕宁葛建杰毕国风田霞王学红宋钰
关键词:翼状胬肉患病率流行病学
基层医院的羊膜制取与保存被引量:2
2004年
王学红王爱玉王海荣李芳兰宇
关键词:羊膜制取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8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侯承花王学红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治疗学
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
2004年
王学红李芳
关键词:海绵窦动静脉瘘锁骨骨折骨折整复术
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全周睫状体冷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体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用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治疗Ⅲ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4例(36眼),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8例(30眼,83.33%),6例(6眼,16.67%)眼痛部分缓解,6例中5例为1度痛,1例(1眼)为2度痛。结论针对一些长期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疼痛所折磨,对视功能及外观要求不高、经济条件及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施行全周睫状体冷凝术是解除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王学红
关键词:睫状体冷凝术青光眼新生血管性个体化
眼缺血综合征侧枝循环代偿1例
2006年
王学红姜宏志谭清爽于时英
关键词:眼缺血综合征循环代偿ISCHEMIA供血不足侧枝循环
高压氧治疗后内斜一例
2001年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5岁,因脑挫伤住院治疗,静滴20%甘露醇、β-七叶皂甙、能量合剂等治疗半月,患者恢复良好,一般情况好,神清语利,无复视.为巩固治疗,进行2.5ATA(绝对压)高压氧治疗(间断吸纯氧80分钟).自高压氧舱出来时出现复视,急查颅脑CT未见异常.
梁悦芳王学红
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的28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mlqd,0.5%氟康唑(普芬)点眼q1/4h,口服斯皮仁诺0.2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27例痊愈,1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烧、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王学红兰宇李彩萍王荣华宋钰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氟康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