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滨勇

李滨勇

作品数:40 被引量:409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海域使用
  • 6篇海域
  • 5篇土地利用
  • 4篇功能区
  • 4篇海洋功能
  • 4篇海洋功能区
  • 4篇海洋功能区划
  • 4篇SWAT模型
  • 3篇指标体系
  • 3篇生态系统
  • 3篇使用权
  • 3篇水资源
  • 3篇污染
  • 3篇海域使用权
  • 2篇巡检
  • 2篇有机碳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水文
  • 2篇水文模型

机构

  • 23篇国家海洋环境...
  • 1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2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大连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40篇李滨勇
  • 10篇王权明
  • 9篇史正涛
  • 5篇董铭
  • 4篇唐海萍
  • 4篇刘新有
  • 4篇黄杰
  • 3篇于峰
  • 3篇林勇
  • 3篇索安宁
  • 3篇张永华
  • 2篇王爱忠
  • 2篇明庆忠
  • 2篇马红伟
  • 2篇于永海
  • 2篇房飞
  • 2篇杨具瑞
  • 2篇彭海英
  • 2篇翟云岭
  • 2篇于淼

传媒

  • 7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节水灌溉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水利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云南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转让限制条件法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财产自由流转是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海域使用权自由转让是构建海域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动产物权流转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对海域使用权转让所设置的限制条件,尽管在防止海域使用权投机和加强海域使用监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悖于物权的完整性和可转让的原则,影响了海域使用权二级市场流转的效率,制约了二级市场功能的发挥。因此,应对该规定进行修改,取消不合理限制条件,允许经营性用海使用权自由转让,使之与物权法理论相协调,从而促进海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程博翟云岭李滨勇张浩
关键词:海域使用权转让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分区——以辽宁蛤蜊岛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对无居民海岛实施有效管理,本文提出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海岛分区的方法。从源的选定、阻力层的筛选、阻力赋值、阈值的确定等几个方面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利用分区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施方法,并以蛤蜊岛为试验区,进行实例研究,并将蛤蜊岛分为保护区、保留区、优化开发利用区、适当开发利用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要建立源点和阻力表面,避免了在众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确定上劳神费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初佳兰张永华刘述锡赵冬至王卫平李滨勇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阈值
莱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与海域使用协调发展测度及路径选择研究
2020年
厘清海洋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是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推进渤海综合治理的关键所在。通过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中国莱州湾9个沿海区县生态环境与海域利用的协调关系。依据模型得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及海域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分析了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海域利用现状的空间差异。根据生态环境与海域使用耦合协调指数,将9个区县划分为4类,提出了各类型区县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开发关系上的发展路径和对策,为莱州湾及渤海生态保护与海域使用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为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李滨勇黄小露王斌斌马红伟
关键词:生态环境海域使用协调发展
SWAT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2008年
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水文、泥沙、非点源污染过程是流域管理中对特定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环境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个集成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的目前国际流行分布式水文模拟工具。介绍了SWAT模型的发展历程、原理及特点,概述了SWAT模型目前在径流模拟、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气候变化对水文响应的影响、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面的进展情况,并对SWAT模型今后的应用和改进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于峰史正涛李滨勇杨具瑞彭海英
关键词:SWAT水文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现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在软件中将二者进行了算法实现,并结合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将AHP-Fuzzy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运算结果可视化。并利用锡林浩特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若干野外调研数据对该软件的功能实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满足草地管理和决策人员的需要,该软件可以实现对单个指标的评价或几个指标组合的评价,是一个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很好平台。
刘亮唐海萍李滨勇闫玉春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层次分析法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预测分析——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基于模糊求解的多目标线性规划,对2020年多伦县土地利用最优结构进行求解,估算了此情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多伦县2020年最优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3.31×104hm^2,林地1.37×105hm^2,草地1.84×105hm^2,水域2 300 hm^2,建筑用地5 600 hm^2,难利用土地2.89×104hm^2。最优土地利用结构下,多伦县耕地、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11×109kg、7.76×109kg和1.03×1010kg;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总有机碳储量比2009年增加了1.85×109kg。
房飞李滨勇唐海萍
关键词:多目标线性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
刍议我国新形势下的海洋综合管理被引量:7
2014年
文章从海洋管理体制、海洋发展战略、海洋法律体系和海洋执法队伍的建设等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分析目前我国海洋管理中尚存在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不健全、海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海洋开发总体规划有待加强及与邻国海洋权益之争凸现等5个方面的问题。文章简析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发展要求、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设立国家海洋委员会及中国海警局等海洋综合管理的新形势,从明确海洋综合管理的目标定位、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完善海洋综合管理法律法规、编制国家层面的海洋开发总体规划和设置地方海洋综合管理部门等5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滨勇王权明索安宁于淼
关键词:海洋综合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维权统筹协调
昆明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生态城市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探讨,在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对昆明市的城市生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借助于计量地理学、数理统计等方法和手段,以定量化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构建了昆明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分析,最后据此得出昆明市城市生态综合指数,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从城市生态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暴向平张碧星庄立会李滨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大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共轭管理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大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关系整个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脆弱性、开发利用不合理、经济快速发展、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我国大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维护地质格局的安全稳定、保障水热系统的健康安全、维持生物体系的动态平衡、保证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是大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共轭管理的目标要求。需由认知技术系统、开发利用技术系统、人类活动协调技术系统和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防护技术系统组成的纷繁复杂的技术体系的支撑,建立一个具有综合科研能力、较强协调能力和人类活动最终否决权的管理机构;构建多元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加强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工程学等相关学科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创建环境友好型高效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保证共轭管理的实施。
王家文周跃李滨勇柳德江
松华坝水源区LUCC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研究
松华坝水源区一直是滇池流域最主要的汇水区。流域内的松华坝大型水库是昆明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昆明市城市、人口、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供给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科学地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
李滨勇
关键词:松华坝水源区SWAT模型地表径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