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文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在15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1:1配对的对照中调查了与肝癌有关的危险因素,及家族中二系三级亲属肝癌的累积死亡情况。结果显示:病例组亲属肝癌的累积死亡率(0.46%)明显高于对照组亲属(0.07%);病例组有血缘关系亲属中肝癌的累积死亡率(0.55%)显著高于无血缘关系者(0.08%);而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肝癌的累积死亡率呈规律性的下降。用多元回归和分层分析法将遗传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综合分析后,仍可见到遗传因素的作用。这一结果为研究遗传因素与肝癌发病的联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程兵王学良徐慧文门伯媛刘蓬勃
- 关键词:肝肿瘤遗传学环境因素
- 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应答者再接种后三年效果观察被引量:4
- 1996年
- 为了观察无(弱)应答者对乙肝疫苗再接种的反应,于1989年对原接种过三针血源性乙肝疫苗的10名无(弱)应答者和18名原应答良好者共计28人再接种一针血源性乙肝疫苗.于复种后2、6、12、36个月进行了随访观察,三年结果显示:无(弱)应答者和原应答良好者复种后抗-HBs水平均有所升高,但无(弱)应答者抗体滴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而应答良好者复种后第36个月时抗体仍处于保护水平以上。因此认为用复种方法提高无(弱)应答者的抗体水平难以达到理想结果。
- 徐慧文隋秀芬王学良门伯媛李东升徐经武刘蓬勃
-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接种
- 乙型肝炎疫苗的长期免疫效果被引量:1
- 1992年
-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近期免疫原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肯定.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乙肝疫苗的应用也日益普及.至此,乙肝疫苗的长期效果如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
- 李东升徐慧文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 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第六年效果观察
- 1995年
- 本文报告了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第六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低水平疫苗组的抗体阳性率、GMT和疫苗保护率与全阴性疫苗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和第四年相比也基本一致。说明疫苗在接种后第六年仍然有效。
- 徐慧文隋秀芬门伯媛王学良徐经武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疫苗乙肝疫苗疫苗
- 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对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被引量:5
- 1991年
- 血清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仅有15%的人对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回忆反应。其余大部份人,抗-HBs持续时间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与HBV标志全阴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从低水平安慰剂组出现乙肝感染情况来看,可能仍是易感者。在制定接种乙肝疫苗方案时,应对这部份人足够重视。
- 徐慧文张建营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 HBsAg慢性携带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3
- 1996年
- 对23个HBsAg慢性携带者家系375人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有血缘关系亲属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无血缘关系者(P<0.01);且1、2、3级亲属间随血缘关系疏远携带率递减(P<0.01)。有共同生活史者携带率>无共同生活史者(P<0.01)。但HBV感染另二项指标抗-HBs和抗-HBc都不显示以上差别。经叉生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均证明血缘关系在HBsAg携带上起重要作用,共同生活也有联系。1、2、3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度为88.80%。经遗传方式分析,排除了单基因遗传病的可能,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特点。
- 王文绢徐慧文门伯媛刘蓬勃徐晖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遗传流行病学
- 单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对15名单项抗-HBc阳性者按0、1、6方案接种3针1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15.4%出现回忆反应,提示这部分人为过去感染已获得免疫;26.7%产生原发性反应,这部分人可能是血清学假阳性结果;60.0%对疫苗无、弱应答,可能代表“低水平”HBsAg携带者。对经ELISA和RIA两种方法确定的70例单项抗-HBc阳性者用PCR方法检测HBVDNA,阳性率为12.9%,说明单项抗-HBc阳性是与HBV携带有关的指标。
- 刘蓬勃梁争论乌正赉祈自柏徐慧文钟熙徐慧文曾宪嘉李辉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DNA
- 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弱应答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弱应答的关系。 方法:在HBsAg和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lutinin,PHA)两种刺激条件下,对21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弱应答者、22名强应答者和21名HBsAg慢性携带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和sIL-2R的水平。 结果:无、弱应答组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强应答组(t=8.80,P<0.001=,而与HBsAg慢性携带组相近(q=0.06, P>0.5)。无、弱应答组和强应答组的sIL-2R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2 水平低下可能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之一。
- 谢婧王学良庄贵华徐慧文郝炳华唐晓红吴谦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白细胞介素-2SIL-2R
- 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各型病毒性乙型肝炎病人尿中HBsAg检出情况的纵向观察被引量:1
- 1990年
- 1971年Tripatzis等首次发现急性乙肝病人尿中存在HBsAg,证实其免疫学特性与血中HBsAg相同,提出了乙肝经尿传播的可能性。尔后有不少类似报道。
- 徐经武徐慧文宋全江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SAG
- 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复种的应答效果——附一年观察材料被引量:4
- 1991年
- 对3年前接种过3针血源性乙肝疫苗的10名无应答和弱应答者以及52名应答良好者各复种1针血源性乙肝疫苗。无应答和弱应答者大部分抗-HBs阳转,其滴度明显升高,但持续时间较短。52名良好应答者复种后多数出现良好的回忆反应。1μg疫苗皮内注射显示了同10μg肌肉注射相似的应答效果。复种后的抗体应答水平与初种后的抗体应答峰值呈明显正相关。
- 李东升徐慧文徐经武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