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
- 作品数:45 被引量:2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别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 曾雪霞曾昭长孙莲英潘婷婷李位鸿何剑闫秀娟邓海英符振旺
- 关键词:乙肝血清流行病学
- 海南省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χ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31%(χ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 陈少明曾雪霞马焱曾祥洁李丹丹莫少雄何剑李俊李位鸿孙莲英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宿主病例媒介
- 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调查
- 201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麻疹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海南省2010年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95.7%;接种1针的抗体阳性率为94.1%,接种2针及以上者为9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P<0.05)。各市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2.5%以上;1~3岁和5~7岁两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96.1%,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5);1~3岁儿童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8.1%。结论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保护屏障,有效控制麻疹病毒传播,为海南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 曾雪霞莫少雄何剑李俊潘婷婷陈少明孙莲英杜建伟
- 关键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
- 海南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前后血清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 目的 了解海南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EPI)后的效果.方法 用WHO推荐的组群抽样(PPS)和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
- 符振旺孙莲英曾雪霞李俊何剑潘婷婷李位鸿闫秀娟钟永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规划血清流行病学
- 海南省2014—2015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14—2015年海南省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为预防食物中毒事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14—2015年海南省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海南省共上报食物中毒事件94起,发病881人,死亡2人,无重大事件;以不明原因性食物中毒为主,35起(37.23%),明确病因的食物中毒事件中,以微生物为主,29例(30.85%),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最为常见,13例(13.83%);第3季度是每年的高发季节,34起(36.17%);海口、三亚和陵水等旅游城市是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17起(18.09%)、16起(17.03%)和12起(12.77%);家庭和宾馆饭店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分别为32起(34.04%)和17起(18.09%);误食有毒植物常年均有发生,其中以毒蘑菇最为常见;误食有毒动物和灭鼠药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仍有发生,以有毒水产品导致死亡事件最为常见。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减少有毒动植物(毒蘑菇)食物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应提高疾控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 王吉晓何剑王帅冯礼明
- 关键词:食物中毒水产品防控措施
- 一种基于多视距下的病媒生物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距下的病媒生物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以下部分:图像获取与预处理模块、自适应特征提取模块、动态加权融合模块、局部增强检测模块、冗余消除模块等。本发明病媒生物智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
- 何昌华滕新栋曾雪霞王璐何剑符桂林
- 海南省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评价海南省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综合分析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及AEFI监测系统资料。结果全省强化免疫共接种8月龄~6岁目标儿童772850人,报告接种率为96.93%,其中常住儿童报告接种率为97.05%,流动儿童报告接种率96.19%,两组人群强化免疫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557,P<0.05),分年龄组报告接种率均>95%,系统评估接种率为97.7%,调查两市县接种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812,P>0.05),2010年、2011年、2012年全省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5/100万,0.47/100万、0.33/100万。结论海南省2010年开展MV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了8月龄~6岁儿童MV的接种率,确保了适龄儿童MV抗体水平,并形成人群有效的免疫屏障,从而巩固了我省提前消除麻疹的现有成绩,但是要确保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必须在确保常规免疫高接种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mv及时接种率,同时开展流动人口查漏补种工作。
- 何剑曾雪霞莫少雄孙莲英陈碧玉李俊李位鸿曾昭长
- 关键词:关键词麻疹强化免疫
- 2007-2016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07—2016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6年海南省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按照季度、地区、致病因素、发生场所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海南全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92起,发病3 435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8.03%,年均病死率0.26%;第三季节是高发季节,家庭是高发场所,主要由微生物引起,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最多;有毒海产品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011年发病率最低,2013年发病率最高,各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50,P<0.01)。结论海南省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制定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
- 王吉晓何剑王帅马永忠
-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水产品预防措施
- 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控制麻疹疫情的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2006年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前后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评价控制效果。结果海南省2006年在麻疹流行初期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Ⅱ级预案,在15d内对1 939 237名儿童进行了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6.6%,麻疹发病降到前5年平均发病水平以下。与其它流行年比较麻疹流行期明显缩短,削平了流行高峰,流行强度明显下降。结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麻疹流行初期开展MV强化免疫能迅速控制麻疹的流行,减少麻疹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和社会经济的损失。
- 符振旺孙莲英曾昭长曾雪霞何剑
- 关键词:应急反应机制控制麻疹
- 海南省职能部门免疫规划工作绩效评估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和各级职能部门落实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情况,分析影响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因素,为制定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对全省所有市、县各级职能部门进行量化评估,对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和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海南省2008年84%市县(区)政府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共投入经费9486015元。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全部达到98%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为95.5%,"五苗"全程合格率为96.1%,乙脑为95.7%,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百白破96.4%、麻疹96.2%、乙脑93.3%。12~36月龄儿童麻疹和白喉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6%、94.5%,HBsAg携带率为1.05%;小学一年级学生分别为93.3%、88.1%、5.9%。全省无脊灰确诊病例,无白喉病例;麻疹发病率为0.55/10万,乙脑发病率为0.27/10万。结论2008年海南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多数能履行职责,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儿童免疫接种率均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以上,适龄儿童疫苗抗体处于高保护水平。
- 曾雪霞孙莲英符振旺潘婷婷闫秀娟李俊何剑莫少雄李位鸿
- 关键词:免疫规划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