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正敏

作品数:87 被引量:1,022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松材
  • 18篇松材线虫
  • 16篇线虫
  • 8篇植物
  • 7篇杨树
  • 6篇松材线虫病
  • 6篇菌株
  • 6篇斑病
  • 5篇松针
  • 5篇松针褐斑病
  • 5篇拟松材线虫
  • 5篇抗病
  • 4篇毒性
  • 4篇多态性
  • 4篇随机扩增多态...
  • 4篇炭疽
  • 4篇土壤
  • 4篇专化型
  • 4篇细菌
  • 4篇扩增多态性

机构

  • 64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南京晓庄学院
  • 4篇环境保护部南...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宁波城市职业...
  • 3篇江苏省林业科...
  • 3篇宿迁市林业局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沿海地区...
  • 2篇江苏农景生态...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浙江林学院

作者

  • 66篇韩正敏
  • 11篇贲爱玲
  • 8篇黄敏仁
  • 7篇曾腓力
  • 7篇刘侃诚
  • 5篇郑敬荣
  • 5篇叶建仁
  • 5篇刘标
  • 4篇孙京天
  • 4篇何月秋
  • 4篇曹越
  • 4篇李孝刚
  • 4篇李传道
  • 3篇郑央萍
  • 3篇尹佟明
  • 3篇徐海根
  • 3篇徐福元
  • 3篇王晓燕
  • 3篇潘永胜
  • 3篇韩素芬

传媒

  • 8篇林业科技开发
  • 6篇林业科学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森林病虫通讯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江苏林业科技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美国松材线虫体表细菌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线虫病防治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美国松材线虫体表细菌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把美国细菌悬浮液喷洒到林间,5月份喷雾一次,连续2年,共2次喷雾;在两三年内美国细菌替代松材线虫体表的致病菌,以控制我...
韩正敏贲爱玲曾腓力乔雪娟刘侃诚傅军孙京天朋金和
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致病性研究
用松材线虫携带的三种细菌(菌株Njh、菌株Njt和菌株Njw),和两种线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为接种体;以黑松愈伤组织和黑松无菌苗为接种对象。分别用细菌单独接种、细菌和无菌松材线虫混合接种、细菌和无菌的拟松材线虫混合...
洪英娣韩正敏
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细菌
一种利用苔藓进行岩石覆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苔藓进行岩石覆绿的方法,在野外进行苔藓的采集,选择长势良好、石生耐旱能力较高的苔藓作为苔藓材料;选用无毒环保、透水透气、粘性良好的胶粘剂,确保苔藓在石头上存活下来之前不被雨水冲刷掉;选择适宜苔藓生长的泥...
严欢韩正敏施亚峰周敏
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农业系统的稳定。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应用的增多,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物存在的潜在危害及可能造成的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但至今并没有确切证据证实当前释放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文章综述了转基因植物表达产物在土壤中的残留特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孝刚刘标韩正敏郑央萍
关键词:转基因植物外源蛋白土壤生态系统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杂交及后代繁殖力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探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能否进行种间杂交,收集了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种间杂交、继代培养以及回交。结果显示: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法国拟松材线虫、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中国拟松材线虫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交配率、繁殖量和低死亡率。在继代培养试验中,这2个组合都具有很强的繁殖优势,其杂交后代可以同亲本回交,且更趋于同拟松材线虫回交。总的来说,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有些虫株间是可以杂交并能够顺利繁殖,建立可延续的种群的。推测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后代是存在的。
刘侃诚曹东霞田兴一李警保韩正敏
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杂交繁殖力
细菌菌膜的成分、调控及其与植物的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菌膜是细菌群落发展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群体状态。在菌膜形成过程中,细菌胞外物质EPS(Exopolysaccharides)、eDNA(Extracellular DNA)、胞外蛋白等都参与菌膜的形成,它们为菌膜提供机械稳定性,帮助细菌粘附到物体表面,促进菌膜中不同细菌间物质的循环及基因的水平转移。菌膜形成涉及到群体感应、C-di-GMP(Cyclic diguanylate monophosphate)和sRNA等一系列调控机制。土壤环境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许多土壤微生物定殖于植物根际,从而与植物发生着密切的相互作用;菌膜的形成是细菌稳定定殖于植物根际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植物促生菌或致病菌在根际更好的生存。本文就菌膜的成分、调控及其与植物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李昱龙陆一鸣韩正敏樊奔
关键词:SRNA植物病害植物促生菌
白芨种子萌发形态学观察及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建立白芨的组培快繁体系,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显微镜对白芨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了观察,同时针对白芨无菌种子萌发、丛生芽增殖和壮苗生根各阶段,筛选较适宜的培养基类型、激素种类和含量、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和原球茎发育被划分为5个阶段,以1/2 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0.5 mg·L^(-1) 6-BA、0.2 mg·L^(-1)NAA及200 g·L^(-1)土豆泥,萌发率可达83.47%±3.11%;基本培养基中添加10 g·L^(-1)蔗糖、0.5 mg·L^(-1)NAA、75 g·L^(-1)香蕉泥和100 m L·L^(-1)椰子汁,适合白芨幼苗壮苗生根。
席刚俊李警保韩正敏史俊贾君
关键词:白芨萌发率丛生芽
球孢白僵菌研究现状及提高其杀虫效果展望被引量:44
2006年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但用于害虫大规模防治效果缓慢而不稳定,致使工业化、标准化及剂型加工等方面均存在困难。鉴于此,从球孢白僵菌对寄主侵染途径的10个阶段,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在杀虫过程中的作用,TF-1毒素、TF-2毒素、白僵菌素、卵孢霉素和布氏白僵菌素等与杀虫有关的毒素等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球孢白僵菌杀虫机理研究的现状,并总结出球孢白僵菌制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菌种容易退化和制剂储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酶、毒素、菌种、生产工艺与剂型的角度对如何提高球孢白僵菌杀虫效果的问题进行展望。主要措施有:筛选酶活力强的优良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出毒素基因,并进行转基因育种,进一步研究菌种毒力退化机制,对发酵反应器进行改进与条件控制,提高制剂的储藏稳定性等。
林海萍韩正敏张昕毛胜凤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球孢白僵菌杀虫效果杀虫机理制剂开发剂型
用RAPD研究我国杨生褐盘二孢菌的群体分化被引量:13
1998年
杨生褐盘二孢菌(Marssoninabrunnea)是引起我国杨树黑斑病的最主要病原。病原菌的形态学和致病性分析已经证明这个种有分化现象。本研究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收集了42个杨生褐盘二孢菌菌株,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根据80%的相似性把42个菌株分成3个组(A、B和AB组)。A组中包含有4个分离自毛白杨的菌株;B组中含37个自青杨派和黑杨派分离的菌株;AB组中仅含有1个分离自响叶杨的菌株。推断AB组菌株可能是A组菌株向B组菌株进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韩正敏尹佟明黄敏仁李传道
关键词:杨树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杨扇舟蛾幼虫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筛选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测定了21株绿僵菌的平板单菌落生长和产孢量情况,证明(Ma1,Ma42,Ma788,Ma789)4菌株产孢量高,通过对这4株绿僵菌菌株的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4菌株对杨扇舟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潘永胜徐福元韩正敏
关键词:绿僵菌杨扇舟蛾毒力测定菌株筛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