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亮

作品数:47 被引量:547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数据挖掘
  • 8篇穴位
  • 8篇卒中
  • 8篇脑卒中
  • 7篇针刺
  • 5篇针疗
  • 5篇卒中后
  • 5篇疗效
  • 5篇脑卒中后
  • 4篇穴位贴敷
  • 4篇针疗法
  • 4篇贴敷
  • 4篇康复
  • 3篇抑郁
  • 3篇失语
  • 3篇失语症
  • 3篇数据挖掘技术
  • 3篇吞咽
  • 3篇物理因子
  • 3篇灸法

机构

  • 37篇河北大学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保定市传染病...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沧州中西医结...
  • 1篇河北省荣军医...
  • 1篇淮安市金湖县...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46篇覃亮
  • 15篇贾春生
  • 13篇杨信才
  • 12篇许晓康
  • 12篇崔彩虹
  • 11篇张选平
  • 10篇刘涓
  • 10篇张莘
  • 10篇王燕
  • 10篇王建岭
  • 8篇李晓峰
  • 6篇徐晶
  • 6篇侯彦雪
  • 4篇刘瑾
  • 4篇张美玲
  • 4篇康素刚
  • 4篇邓赟
  • 4篇段晓东
  • 4篇石晶
  • 4篇孙彦辉

传媒

  • 6篇针刺研究
  • 4篇医学研究与教...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河北中医药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World ...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的火针疗法效应特异性规律与特点的研究(摘要)
目的:火针疗法是针灸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由于历代针灸学家的长期经验积累,火针疗法在临床获得了显著地疗效。本研究以火针法在临床治疗疗效优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据技术制定文献数据库系统,进而收集、整理、总结针...
覃亮王建岭贾春生李晓峰许晓康孙彦辉张莘张选平张美玲康素刚段晓东
关键词:刺灸法火针数据挖掘技术文献数据库
文献传递
老年慢性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预防对策,为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防措施,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2.27%,对照组为2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真菌耐药性,对照组有10例真菌耐药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老年慢性病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次数,提高临床疗效。
刘涓杨信才李小雷陈露石翠霞谢瑞娟高莉梅赵丹宁田红英李艳玲覃亮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肺部感染真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穴位注射疗法效应特点研究被引量:58
2012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穴位注射临床运用中潜在的规律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以穴位注射现代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为基础,设计建立数据库,规范录入信息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穴位注射临床运用所治疗的病种、科属、药物选择、穴位选择、临床疗效等进行交叉关联设计,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疾病的规律和特点总结。结果: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疾病治疗中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外科疾病,相对于其它疾病,呃逆和腰腿痛出现频次最高。穴位注射治疗时平均每个疾病选用4个穴位,2种药物,而且穴位选择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较多,药物选择以单、复方西药较多。疗效分析显示,穴位注射治疗各种疾病,总有效率均达到93%以上。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和外科疾病的应用中优势比较明显,在内科疾病呃逆和外科疾病腰腿痛的治疗中应用最多。穴位注射疗法在临床治疗时选穴精简,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注射用药精当,以单方西药制剂和复方西药制剂为主。各科疾病的穴位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许晓康贾春生王建岭石晶覃亮张莘张选平
关键词:穴位注射水针临床适应症数据挖掘
单项中频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杨信才王燕魏若晶覃亮杨杰科张玉芬
该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采用单项中频电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集中药外用、透皮吸收、离子导入、皮肤渗透、中频电疗于一体,弥补了单纯内服及外用的诸多不足。从测试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前列...
关键词:
关键词:前列腺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医药理论
微针介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微针介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疗效、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失语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失语程度、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介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效果良好。
覃亮李松杨信才刘涓崔彩虹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症康复训练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多种痛证及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观察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的快速镇痛及躯体功能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分别观察其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偏头痛等多种外周神经痛,以及脑中风后遗症、软组织损伤等病症的快速镇痛效应及,...
贾春生马小顺李晓峰石晶李常法刘二军郑丽娅覃亮许晓康
文献传递
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瘫患儿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VP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加血流量,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涓谢瑞娟石翠霞覃亮杨信才邓赟陈璐侯彦雪刘谨
关键词:中医针刺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脑血流
基于CXCL13/PI3K/Akt通路探究二妙散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二妙散(Ermiao San,EMS)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40只DBA/1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8只作为正常组(NC组),32只小鼠建立CI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IA组)、EMS组、甲氨蝶呤组(MTX组)。各组按照相对应的药物进行灌胃,且连续干预4周。观察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各组小鼠滑膜组织进行相关检测:HE染色、Tunel染色、增殖细胞的相关抗原Ki67、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CIA组小鼠AI评分增加,滑膜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血管翳生成等表现,滑膜组织细胞凋亡率下降、增殖率增加,CXCL13/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PI3K、Akt、p-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蛋白表达增加,CXCL13和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基因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加。与CIA组相比,EMS组与MTX组小鼠AI评分下降,滑膜病理切片炎症细胞减少、滑膜和血管翳生成减少,滑膜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增殖率降低,CXCL13/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p-Akt和GSK-3β蛋白表达下降,CXCL13和CXCR5基因表达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增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降低。EMS组和MTX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MS对CIA鼠关节肿胀、滑膜组织炎症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效应机制可能与CXCL13/PI3K/Akt通路调节相关。
杨家祥黄柳云覃亮王艳君王亭亭贾松涛沈向楠崔书国唐艳阁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二妙散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针刺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进行针刺治疗,不留针,观察2组针刺后留针30 min。对比三组疗效、肠道屏障功能[D-乳酸(D-LA)、脂多糖(LPS)、二胺氧化酶(DAO)]、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吞咽功能[吞咽造影检查(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胃肠功能、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BI)]、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1组、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3.33%,均高于对照组60.00%(均P<0.05);治疗后三组SSA、胃肠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VF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LPS、DAO、D-L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Hb、ALB、T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三组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2组、1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三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2组、1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中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且针刺后留针对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不留针方案。
李晓菲赵东东覃亮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营养不良针刺
基于数据挖掘的火针疗法效应特异性规律与特点的研究
目的:火针疗法是针灸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由于历代针灸学家的长期经验积累,火针疗法在临床获得了显著地疗效。本研究以火针法在临床治疗疗效优势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挖据技术制定文献数据库系统,进而收集、整理、总结针...
覃亮
关键词:刺灸法火针数据挖掘技术文献数据库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