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明
- 作品数:92 被引量:31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被引量:5
- 2010年
- 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及农田排水等。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污水中氨氮的方法,并提出了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陈涛刘永波袁红明
- 关键词:纳氏试剂比色法氨氮
- 海水淡化:国际经验与未来前景被引量:2
- 2014年
- 据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海水淡化技术与相关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世界上大约有150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施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淡化后当作饮用水或工农业用水。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已将海水淡化技术与产业作为水资源发展的重要战略。
- 裴绍峰刘海月叶思源袁红明徐刚王丽莎
- 关键词:海水淡化技术淡水资源数据显示农业用水
- 一种辅助GPS-RTK精确测量滨海潮滩表面高程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滨海湿地地质调查与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GPS‑RTK精确测量滨海潮滩表面高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呈扁圆柱体状的底盘,底盘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圆锥形凹槽,圆锥形凹槽的锥度允许GPS‑RTK测量杆的底尖...
- 赵广明叶思源郭磊袁红明
-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移除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为了研究辽河三角洲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与有机碳的相关性,探讨湿地对重金属元素的移除作用,对233个辽河三角洲上三角洲平原湿地(典型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和150个相邻浅海湿地(浅水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测试及数理统计分析,并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①重金属元素浓度量级大小均遵循Cr (Zn)>Pb>Cu>As>Cd>Hg的分布规律;②除As和Hg外,其他金属元素浓度均表现为浅水湿地显著低于典型湿地,暗示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移除作用;③除Pb和Zn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均造成了中度污染;④重金属元素分布受有机碳和粒径大小的显著影响,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浅水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浓度及其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揭示有机碳对重金属的螯合作用;⑤在有湿地分布的浅海湿地区,重金属元素浓度均表现为浅水湿地显著低于典型湿地,暗示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移除作用,相反,在大规模湿地被改造成农田的锦州海岸带地区,造成了近海浅水湿地的严重污染。该研究揭示了滨海湿地对重金属元素的过滤作用及在缓解环境污染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黄孝钰叶思源袁红明袁红明赵广明丁喜桂何磊赵广明刘瑾杨士雄韩宗珠何磊郭若舜
- 关键词:重金属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湿地
- 滨海湿地地表高程动态变化与加积速率测量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程测量方法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滨海湿地地表高程动态变化与加积速率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滨海湿地地表高程动态变化与加积速率测量方法,用于地表加积区或侵蚀区测量,包括以下步骤:(1)将地表高程测量仪固定在测量点;...
- 叶思源赵广明袁红明丁喜桂王锦
- 利用多重湿地植被群落的污水处理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多重湿地植被群落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置湿地池、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第一水质监测井、进水池、螺旋式湿地池、出水池、第二水质监测井;所述螺旋式湿地池包括观光塔,观...
- 裴绍峰祝雅轩叶思源袁红明郭磊杨士雄赵广明
- 青岛地区镉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
- 本文以毒性元素排名第三的镉克拉克值(0.2×10<'-6>)和岩石中的平均含量(0.058×10<'-6>)值作为青岛市本地区的背景值,以土壤、海底沉积物、水、蔬菜、海洋生物中镉的含量及有关国家允许标准值为依据,讨论了镉...
- 陈正新李绍全王保军董贺平袁红明叶思源
- 关键词:镉环境效应污染治理
- 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划分及各环境中碳埋藏速率的评价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不同古环境中的碳埋藏速率,于2007年在研究区布设了一口30.3m浅钻,以对其进行了沉积学观测以及含水量、有机碳、总碳和营养成分测试分析.通过地层分析,将其全新世地层划分为8种沉积环境.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方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中部分层位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划分,其他层位也进行了年代推测.同时利用确定的年代计算了不同沉积环境碳的埋藏速率.结果表明:总碳和有机碳与各营养元素都呈很好的线性相关;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有机碳和总碳埋藏速率的主控因素;虽然沉积物Corg浓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高沉积速率,Corg的平均埋藏速率达到1 331g/(m2·a),远高于世界其他高Corg浓度的湿地,因此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 赵广明叶思源丁喜桂袁红明王锦
- 关键词:古环境演化环境地质黄河三角洲
- 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河道分布和三角洲发育及其古环境的演变被引量:4
- 2021年
- 渤海湾及其沿岸是中国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仍有一些基础的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晚更新世晚期黄河是否流经渤海湾?全新世黄河在渤海湾及其沿岸形成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在海域如何展布?以上问题一直是中国海洋地质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借助2016—2017年在渤海湾获取的约2000 km的浅地层剖面数据、2个30 m左右的取芯钻孔(BXZK2017-1和BXZK2017-2孔)及相应的AMS ^(14)C和OSL测年数据,同时结合前人的一些浅剖数据和钻孔的研究成果,将渤海湾中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出4个地震单元(SU1~SU4)和6个沉积单元(DU1—DU6),分别对应前三角洲相、潮坪与浅海、泛滥平原、河道相、海陆交互相、湖沼相。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总体的地层框架和沉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黄河可能在21.8~9 cal kaBP,由近东西向流经渤海湾北部进入渤海中部盆地;全新世以来,渤海湾从西北侧至南侧,依次分布4期次的三角洲叶瓣,对应的发育时间可能分别是1400 AD~现在、11~1128 AD、700 BC~11 AD和1855~现在;渤海湾西侧最北两期次的水下三角洲可能主要与海河有关,而南侧其余2期次三角洲叶瓣则可能分别对应岐口超级叶瓣以及现代黄河三角洲超级叶瓣。加深了解渤海湾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地层序列演化、古河道发育以及全新世三角洲在渤海湾的展布情况,将有助于渤海湾海岸带开发、海底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范等。
- 雷雁翔何磊叶思源赵俐红叶思源杨士雄袁红明Edward ALaws
- 关键词:晚更新世浅地层剖面古河道古环境演变
- 一种采集滨海湿地土壤孔隙水的组合采样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集滨海湿地土壤孔隙水的组合采样器,以解决现有的纵向剖面不同深度的孔隙水原位取样困难等问题,所述组合采样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取水架模块、第二取水架模块和第三取水架模块,第二取水架模块的数量至少为1个;沿...
- 裴绍峰段云莹廖名稳叶思源袁红明谢柳娟杨士雄王丽莎王锦裴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