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为明
- 作品数:232 被引量:6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农秀1号”快速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04年
- 金群力蔡为明冯伟林范丽君方菊莲
- 关键词:栽培秀珍菇培养基
- 香菇转录因子LeZNF143响应高温胁迫的功能分析
- 2024年
- 高温胁迫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转录因子在调节香菇对高温胁迫的防御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测定了15个香菇品种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的速度,从中筛选出了高温耐受型菌株NKY-5和敏感型菌株NKY-11。定量结果显示,C2H2型转录因子LeZNF143在菌丝体中高表达,高温胁迫下,菌株NKY-5中LeZNF143基因诱导表达显著高于NKY-11;亚细胞定位显示LeZNF143定位在细胞核中;将香菇转录因子LeZNF143在酵母中过表达,显著提高了酵母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推测转录因子LeZNF143参与调控香菇响应高温胁迫。通过JASPAR数据库预测LeZNF143的下游靶基因为漆酶基因(Lcc4/Lcc7/Lcc11),高温胁迫下,香菇体内漆酶活性显著增高,耐受型菌株NKY-5的漆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型菌株NKY-11。综上所述,转录因子LeZNF143可能通过调控下游漆酶的活性提高香菇对热胁迫介导的氧化应激的耐受性。
- 王梅宋婷婷蔡为明曲英敏范丽军胡心柔金群力
- 关键词:香菇高温胁迫
- 金针菇生长发育期间相关胞外酶的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以白色金针菇菌株为材料,研究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甲基纤维素酶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较低,现蕾后活性急剧增强,达到11.43 U;半纤维素酶高峰出现于采收期,达到8.13 U;漆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较高,原基形成后迅速下降到0.15 U;中性蛋白酶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比较稳定,现蕾前相对较低,子实体生长阶段酶活性明显增强;酸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菌丝培养呈下降趋势,但生殖生长期迅速升高。
-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田芳芳
- 关键词:金针菇生长发育胞外酶培养料
- 蘑菇不同品种的栽培性状及脂酶同工酶关系的探索
- 本文对蘑菇7个品种进行栽培性状及脂酶同工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棕秀一号出茹最快,茹形和品质以棕秀一号、ABC为好.(2)各品种的单产经t测试,以棕秀一号最高,与U<,3>、2796、4607、3003比较有极显...
- 冯伟林蔡为明杜新法
- 关键词:蘑菇栽培性状脂酶同工酶
- 一种小米燕麦牛樟芝菌质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小米燕麦牛樟芝菌质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培养牛樟芝液体发酵菌种、培养小米燕麦牛樟芝菌质、制备小米燕麦牛樟芝谷菌粉的过程得到了小米燕麦桑牛樟芝谷菌粉,再测定小米燕麦桑牛樟芝谷菌粉...
- 宋婷婷蔡为明俞商婷张作法
- 蘑菇线虫种类及其防治技术被引量:5
- 2008年
-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蘑菇线虫的发生种类及其发生特点,介绍了蘑菇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几种化学防治方法。
- 刘又高柴一秋李发勇施立聪蔡为明
- 浙东双孢蘑菇延时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05年
- 温岭市地处浙东南沿海,有30多年的食用菌种植历史,以双孢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往往因鲜菇集中上市而造成价廉伤农。笔者经过4年的摸索,采用错开下种时间,利用冬季加温、保温技术等措施,将第1潮菇上市时间定位在春节期间,既能避开上市高峰期,同时增加菇农的经济收入。
- 颜伯霖蔡为明徐友根潘灵
- 关键词:蘑菇延时栽培技术
- 双孢蘑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矫正被引量:6
- 2019年
- 根据特定试验材料与条件选择RT-qPCR分析中合适的内参基因,对于准确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该研究采用RT-qPCR技术对8个内参基因在5个发育时期、3种不同组织器官和4个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ΔCt法、GeNorm和NormFiner对单基因、双基因组合和三基因组合的表达差异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温度处理菌丝中最佳内参基因分别为40 s+actin+Eif 5基因组合、Eif5+ubiquitin+PRL 14基因组合和EF1+ubiquitin+RPL 14基因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双孢蘑菇发育和温度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 赵建霞沈颖越冯伟林金群力宋婷婷范丽军蔡为明
- 关键词:RT-QPCR内参基因双孢蘑菇
- 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杏鲍菇生产性菌株遗传差异的研究
- 本实验应用ISSR技术分析了杏鲍菇生产性菌株的DNA序列多态性,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ISSR引物对12个杏鲍菇生产性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这些杏鲍菇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68~1.00。采用平均...
-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
- 关键词:杏鲍菇ISSR
- 工厂化蘑菇栽培专用营养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工厂化蘑菇栽培专用营养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一种工厂化蘑菇栽培专用营养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粉碎,粉碎后颗粒直径1‑4mm;2)将步骤1)大豆颗粒浸入浓度为1%的甲醛溶液中,浸24h;3...
-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