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方 作品数:49 被引量:31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湖北省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湖北省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湖北省2010年报告AEFI1770例,县级报告覆盖率为100%。48h内报告率88.76%,48h内调查率97.74%,个案调查表完整率100%。1770例AEFI中,男、女性别比为1.41∶1,≤2岁儿童占77.46%。发生AEFI前五位的疫苗为麻疹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在接种第1剂后发生AEFI的占65.42%;接种后≤1d发生的占84.18%。AEFI分类诊断中,不良反应占96.10%,其他占3.90%。在各种AEFI临床损害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卡介苗淋巴结炎。湖北省NIP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0.28/100万剂~33.05/100万剂。结论湖北省2010年AEFI监测系统仍需提高监测质量。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NIP疫苗首剂接种后的1d内,是监测的重点。监测结果显示,湖北省NIP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李书华 王雷 王兆 赵明江 郑莉 罗玉娥 杨北方 李琼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3岁以上人群接种国产四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Meta分析评价3岁以上人群接种国产四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quad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QIV)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以期为我国制定QIV免疫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将比较3岁以上人群接种国产QIV和三价流感病毒灭活疫苗(t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TIV)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纳入分析,应用Stata11.0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QIV与TIV比较,局部及全身反应发生率的合并效应值风险比(risk ratio,RR)分别为1.10(95%CI:0.88~1.38,I^(2)=0,P=0.809)和0.97(95%CI:0.87~1.09,I^(2)=0,P=0.485)。QIV与TIV比较,接种后对于含有相同疫苗毒株的抗体阳转率(seroconversion rate,SCR)和抗体保护率(seroprotection rate,SPR)的RR(分别为0.98~1.06及0.98~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2)分别为28.8%~89.9%和0~80.2%,P均>0.05);而对于TIV中不包含的乙型疫苗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针对B/Victoria的SCR及SPR的RR分别为2.88(95%CI:1.75~4.74,I^(2)=98.3%,P<0.001)和1.64(95%CI:1.16~2.33,I^(2)=99.3%,P<0.001),针对B/Yamagata的SCR及SPR的RR分别为1.89(95%CI:1.57~2.27,I^(2)=94.4%,P<0.001)和1.15(95%CI:1.04~1.28,I^(2)=98.4%,P<0.001)。结论3岁以上人群接种国产QIV不仅具有与TIV相似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还可对TIV未包含的乙型流感疫苗株产生较好免疫效果。 邓鹏 钱小爱 李琼 沈恒 王兆 刘岩 占发先 杨北方关键词:安全性 免疫原性 META分析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现状评估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全球208个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过程,初步预测疫情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14日208个国家的疫情数据和典型国家的防疫措施数据。采用累积报告发病率、累计报告死亡率、累计报告病死率和实时再生数(R t)指标评估疫情流行现状,使用R软件provenance包对全球国家进行分组,探讨政府防疫政策对疫情防控的影响。结果截至2020年12月14日,全球COVID-19累计报告发病率93.49/万,累计报告死亡率0.21‰,累计报告病死率3.1%。208个国家中有112个国家的R t仍然≥1.0,96个国家的R t<1.0。208个国家的分组情况表明,来自同一大洲的国家常聚集在一起,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易归为一组。结论截至2020年12月14日,大部分国家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面临着较大压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目前R t较高,且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较为宽松,这一地区的疫情局势可能会继续恶化,后期需要重点关注。 刘岩 王兆 沈恒 杨北方 童叶青 占发先 王节涛基于大样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评价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0~12月湖北省6月龄及以上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湖北省2015年10~12月期间接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227920剂次,累计报告AEFI17例,常见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红肿、烦躁不安、疼痛和瘙痒;系统中被动观察和报告AEFI异常反应病例共4例,报告发生率为1.76/10万剂,其中3例为过敏性皮疹,1例为视神经炎。结论湖北省使用的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宜无接种禁忌人群的普遍接种。 邓鹏 李琼 钱小爱 郭雪 陈海平 刘小琴 石煊雯 姜葳 叶建君 占发先 杨北方 罗林云关键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上市后 安全性 研究机构疫苗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完善的研究机构疫苗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临床试验全过程,保证疫苗临床试验质量。方法:收集相关文献并结合本机构近10年疫苗临床试验实践经验,从研究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质控活动的实施入手,探讨研究机构疫苗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结果:研究机构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通常由质量管理人员、系统标准文件、现场设施设备、质量控制活动组成。在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需要质量管理人员之间密切配合、严格遵守系统标准文件,并按照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实施,才能有效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性和真实性。结论:质量管理是保证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真实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整个临床试验过程。研究机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疫苗临床试验的质量及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 沈恒 王兆 刘岩 李琼 邓鹏 钱小爱 童叶青 占发先 杨北方关键词:疫苗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 湖北省2010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湖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和免疫成功率情况,评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效果,于2010年抽取湖北省A县开展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监测,并在湖北省B县开展了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 杨北方 张迟 赵明江 缪小平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 免疫效果分析 免疫水平监测 脊灰减毒活疫苗 免疫成功率 抗体水平 武汉地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刘满清 彭劲松 胡权 杨北方 周敦金 王远虹 唐力 周璇 王斌 曾晶 朱洪浩 朱泽荣 李保站 段继俊 孔雯骅 庞蓓蓓 该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2004.6-2005.5和2007.7-2008.6两年的监测,对武汉地区腹泻人群中星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对该人群中存在的星状病毒的时间分布、人群来源地区、年龄和性别分布、基因型别...关键词:关键词:星状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腹泻防治 检测试剂盒 武汉地区基因1型星状病毒基因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仅次于轮状病毒。2004年6月--2005年5月我们对武汉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人群病原学分析的前期研究发现,全年HAstV的检出率为9.87%,以基因1型为主,仅1株基因3型HAstV株(WH1859),为HAstV-3中新的基因亚型。目前国外学者通过对位于HAstV衣壳蛋白编码基因ORF2的258~606个核苷酸之间的348bp片段进行分析, 刘满清 蘑力 杨北方 朱洪浩 周玉 彭劲松 王远虹 朱泽荣 刘瑜 孙诗红关键词:基因特点 星状病毒 蛋白编码基因 病毒性腹泻 病原学分析 疫苗临床试验现场选择及评估的探讨 被引量:4 2022年 疫苗临床试验通常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负责机构,在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实施,为保证疫苗临床试验的质量,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建立完善的疫苗临床试验现场选择及评估标准,对现场的硬件设施、软件条件等进行评估。结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几年在疫苗临床试验现场选择及评估方面积累的经验,从疫苗临床试验现场选择基本原则及考虑要点、现场评估要点、现场选择及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现场选择及评估要点,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沈恒 王兆 李琼 杨北方 童叶青 占发先关键词: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部分地区2010年人群乙肝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人群中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个市的3个县的人群中抽样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人群700人,HBsAg阳性率为2.14%,2个市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1%、2.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09,P=0.270);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30,P=0.005),0~4岁为0.67%,15岁以上为5.00%,15~19岁最高,为7.00%;农村和城市无统计学差异(χ2=0.613,P=0.434)。抗-HBs阳性率为56.29%,2个市分别为51.43%、6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9,P=0.011);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61,P=0.000),0~1岁组最高,为77.00%,0~4岁为63.67%,5~14岁为42.50%,15岁以上为59.00%;农村和城市无差异(χ2=2.322,P=0.128)。结论湖北省人群HBsAg携带率低,抗-HBs阳性率不高,仍应加强乙肝疫苗的常规免疫与查漏补种工作。 杨北方 张迟 占建波 叶建君 占发先 郑莉 蔡碧 李琼 罗玉娥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