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芳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固定绿狐尾藻的浮框及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绿狐尾藻的浮框及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漂浮底座包括外漂浮支撑体和内漂浮支撑体;所述外漂浮支撑体和内漂浮支撑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内漂浮支撑体上通过支撑立柱连接有固定框;沿...
- 刘新亮刘锋张树楠李红芳王毅肖润林吴金水
- 一种绿狐尾藻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狐尾藻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是:A、绿狐尾藻收割;B、绿狐尾藻脱水:脱水至含水量为50%‑60%之间;C、料物混合:混合占青贮饲料总重量10%‑20%的玉米粉、1.5%‑3.0%的含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
- 刘新亮刘锋肖润林曾冠军王毅李红芳吴金水
- 文献传递
- 基于同质性的浏阳河水质时空特征及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浏阳河梨、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2005年1月—2018年11月水体中每月21项监测指标数据,通过评价函数构造与综合打分、改进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浏阳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67个考察月份内,梨断面综合水质状况最优且长期保持相对稳定,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质相对较差且波动较大,特别是在枯水期与平水期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为IV类,且主要为无机污染。但是,2008年以来,随着水污染综合整治政策的实施,黑石渡与三角洲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科学有效的水质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可以为浏阳河流域水质监测与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 彭英湘邹霖汤雅婷陈鸿祥唐岳晖于磊李红芳刘锋
- 关键词: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步骤是:依次经过农村污水收集与前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和渗滤系统处理。同时公开了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污水经收集管网汇总到总进水管道,总进水管道与前处理单元格栅设...
- 刘锋吴金水李红芳肖润林王迪张雄
- 文献传递
- 低温环境下人工湿地植物组配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强化低温环境下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能力,对于促进人工湿地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菖蒲(Acorus calamus L.)两种湿地植物,在室外低温环境下(<15℃),研究人工湿地植物组配对不同负荷养殖废水的处理效应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种、单种和不同顺序混种绿狐尾藻(M.aquaticum)和菖蒲(A.calamus L.)处理下,菖蒲+绿狐尾藻组合湿地(AM)对TN、TP和COD去除率均为最高,在低负荷和高负荷环境下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2%、71.3%、83.0%和67.3%、81.9%、75.3%。相较于空白对照和植物单种的湿地系统,植物混种系统的DO较高,且AM处理在低负荷和高负荷环境下均能保持较高的C∶N。根据Pearson相关性以及PCA分析,DO与TN、NH^(+)_(4)-N去除率显著相关(P<0.05),C∶N与COD去除关联性最好。可见,菖蒲+绿狐尾藻植物组合可能通过改善DO和C∶N等湿地微环境条件来增强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够作为低温环境下强化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有效措施。
- 阳光李红芳谢陈胡莲彭金花肖润林刘锋
- 关键词:人工湿地氮去除养殖废水
- 亚热带典型分散式养殖农区的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我国亚热带丘陵区一个多年以生猪养殖业为主的农村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蔬菜,综合评估养殖业对该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水中氮磷污染严重,河水铵态氮和总磷的含量范围为4.89-18.20 mg/L和1.05-3.33 mg/L,受养殖废水直接排放的池塘水铵态氮和总磷最高分别为132.7、45.3 mg/L;地表水中铵态氮、总氮和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地下水主要受硝态氮污染,含量在5.44-44.82 mg/L之间;(3)土壤主要受重金属Cd和Cu污染,耕层土壤中,菜地土的Cd和Cu超标率均为100%,水稻土中Cd的超标率达87.5%;(4)蔬菜样品中Cd、Pb、Zn、Ni含量范围分别为0.29-1.94 mg/kg、0.52-4.25 mg/kg、50.66-209.47 mg/kg、1.61-9.11 mg/kg,均超过国家蔬菜安全标准。因此,改善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妥善解决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
- 杨凤飞刘锋尹黎明肖润林张树楠李红芳杨知建徐华勤
- 关键词:水污染
- 一种对农村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处理生物滤池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农村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处理生物滤池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生物滤池装置包括表层、脱氮除磷层、承托层和底层;所述脱氮除磷层按水流方向依次为生物脱氮材料层、隔离层和吸附除磷材料层;所述生物脱氮...
- 刘锋张树楠李红芳罗沛刘新亮陈哲
- 南方农村分散养猪废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针对我国南方农村分散式小型养殖场排放污水特点,构建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组合式生态处理系统,并于2012年7月-2014年6月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NH_4^+-N、TN、TP的质量浓度和COD平均分别为489、635、37.9 mg/L和651 mg/L的情况下,出水平均分别为10.9、23.7、1.36 mg/L和38.0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8%、96.4%、96.7%和92.0%。处理后出水中NH_4^+-N、TN、COD和TP等指标全部达到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该生态组合处理技术能对小型养殖场排放污水进行高效处理,且具有建设运行成本低、管理方法简单等优点,在我国南方农村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周娟刘锋尹黎明罗沛李红芳吴金水
- 关键词:养猪污水氮磷COD
- 亚热带农区生态沟渠对农业径流中氮素迁移拦截效应研究被引量:47
- 2016年
- 以我国亚热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程——生态沟渠为研究对象,在2013~2014年对其径流量和每月进出口水质中NH^+_4-N、NO^-_3-N和TN的质量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分析生态沟渠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去除差异,探讨了生态沟渠对面源污染中氮素迁移的拦截效应.结果表明,2 a内生态沟渠对NH^+_4-N、NO^-_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58.3%和48.7%;拦截量分别为38.4、59.6和171.1 kg·a^(-1);进水中无机态氮NO^-_3-N和NH^+_4-N之和占TN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47.5%,出水中平均值为33.6%,比进水显著降低(P<0.01).2014年生态沟渠中水生植物全部改种为绿狐尾藻后,对NO^-_3-N和TN的拦截率比2013年分别增加了30.5%和18.2%,表明种植绿狐尾藻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沟渠对氮素的拦截能力.可见,生态沟渠对农区地表径流中氮素迁移有较好的拦截作用,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面源氮污染防控技术.
- 王迪李红芳刘锋王毅钟元春何洋肖润林吴金水
-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业面源污染拦截
- 氨态氮浓度和收割频率对绿狐尾藻根系泌氧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植物根系泌氧特性对人工湿地微环境的状态以及污染物去除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分析0~200 mg/L氨态氮和2种收割频率下的绿狐尾藻根系泌氧特性,并探究植物株高、单株生物量、根孔隙度等对根系泌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9 d的培养,在0 mg/L、50 mg/L、100 mg/L和200 mg/L氨态氮处理下绿狐尾藻根系泌氧速率分别为8.6μmol/(h·g)、14.1μmol/(h·g)、14.6μmol/(h·g)和7.7μmol/(h·g)。除培养第15 d外,50 mg/L和100 mg/L氨态氮处理的绿狐尾藻根系泌氧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收割处理会降低绿狐尾藻根系泌氧速率,根系泌氧速率表现为:未收割对照>14 d收割一次处理>7 d收割一次处理,收割频率高的绿狐尾藻根系泌氧速率较低。适宜的氨态氮质量浓度及收割频率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恢复,过高的氨态氮质量浓度或收割频率会降低植物根孔隙度和株高,从而减少根系泌氧速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狐尾藻根系泌氧速率与其根孔隙度、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根系泌氧速率取决于作物自身生长状态和根系特征。在湿地运行管理中,适当调节进水氮负荷和植物收割频率有利于优化植物生长状况和根系泌氧特性,从而改善湿地环境。
- 黄鑫星蒋家陆罗沛李红芳张树楠张树楠刘锋肖润林肖润林
- 关键词:氨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