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明

作品数:41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海棠
  • 11篇秋海棠
  • 10篇四季秋海棠
  • 9篇胁迫
  • 7篇花色
  • 6篇花色素
  • 6篇花色素苷
  • 5篇叶片
  • 4篇低温胁迫
  • 4篇园林
  • 3篇切花
  • 3篇切花菊
  • 3篇秋菊
  • 3篇组织培养方法
  • 3篇马蔺
  • 3篇抗性
  • 3篇黄菖蒲
  • 3篇基因
  • 3篇CU
  • 2篇顶芽

机构

  • 34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省林业科...
  • 1篇郏县农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0篇张开明
  • 21篇李永华
  • 6篇黄苏珍
  • 6篇原海燕
  • 5篇逯久幸
  • 3篇栗燕
  • 2篇王珂
  • 2篇张凌
  • 2篇王政
  • 2篇武荣花
  • 2篇郭楠
  • 2篇雷雅凯
  • 2篇张曼
  • 2篇贺丹
  • 2篇刘保国
  • 2篇李永
  • 2篇陈敏
  • 2篇张淑梅
  • 2篇蒋鹤
  • 2篇靳慧慧

传媒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河南林业科技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及光照对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合成的诱导及调控机理被引量:9
2018年
本文研究了低温和不同光照引起的过剩光能对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以常温常光(25/15℃,200μmol·m^(-2)·s^(-1),CC)为对照,低温低光(16/6℃,100μmol·m^(-2)·s^(-1),LD)处理下植物没有产生过剩光能;而低温常光(16/6℃,200μmol·m^(-2)·s^(-1),LC)和低温高光(16/6℃,500μmol·m^(-2)·s^(-1),LH)处理下Fv/Fm、Fv/Fo、ФPSⅡ、qP和PCR值的明显降低及NPQ值、HDR值、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的明显增加表明,LC和LH处理使四季秋海棠叶片产生了过剩光能,且植株在LH处理下产生的过剩光能更多。同时,过剩光能在LC和LH处理下的产生伴随着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BsPAL、BsCHS、BsF3H和BsANS表达的增强,最终使叶片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增加。
屈莹谢久凤王珂齐睿白雪张开明
关键词:四季秋海棠光照花色素苷
低温胁迫下菊花叶片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对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以秋菊晚花品种‘金龙腾云’为试材,于不同低温(4、-4℃)条件下分别处理3、6、9、12 h,研究其对叶绿素荧光参数、脂肪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过程中,CmFAD2表达量9 h达到最高,CmSAD、CmFAD7表达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和双键指数(DB,I)值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光化学猝灭(Qp)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猝灭(NP,Q)则先降后升,表明菊花叶片通过降低PSⅡ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效率,增加热耗散的方式响应低温胁迫。同一温度下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Fv/Fm、Qp、NP,Q值变化趋于平稳,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随温度降低显著升高,且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与亚油酸、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及DB,I值呈显著正相关。低温胁迫提高了菊花叶片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量,促使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增加,进而维持PSⅡ功能相对稳定,为深入阐述菊花低温响应生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聂林杰孙泽硕程祥飞张开明李永华
关键词:菊花低温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不饱和脂肪酸
水生花卉黄菖蒲Cu^(2+)胁迫抗(耐)性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黄菖蒲在不同Cu2+浓度处理下的生长特点和部分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黄菖蒲的生长对Cu2+胁迫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相关性。植物生物量、根系净伸长率及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Cu2+胁迫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高浓度下均下降;胡萝卜素含量随着Cu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Cu2+胁迫早期,SOD和POD对黄菖蒲的抗Cu2+氧化胁迫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期CAT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了黄菖蒲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不同酶对Cu2+协迫具有协调抗性。
张开明黄苏珍原海燕苏杰仇硕
关键词:黄菖蒲CU^2+胁迫抗性抗氧化酶
低温胁迫时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组分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量被引量:1
2022年
以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为研究对象,选择株高10 cm左右,状态良好、长势一致的幼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白天15℃、夜晚5℃),其他条件与培养时保持一致,分别在低温胁迫处理0、1、3、6、9、24、48、96、144、264 h时采集叶片样品。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从混合叶片样本中提取总RNA,使用反转录试剂盒(Takar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条链;按照荧光定量试剂盒(Takara,RR820A)说明书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BsPAL、BsC4H、Bs4CL、BsCHI、BsCHS、BsF3H、BsANS、BsANR、BsLAR、BsUFGT、BsDFR、BsF3′H)和转运基因(BsGST)低温时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低温处理对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结构基因和转运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都显著升高。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相结合,鉴定出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的组成成分,包括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测定了低温不同时间花色素苷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引起低温时四季秋海棠叶片变红的主要物质是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
姚珂心王瑞博刘静白雪齐睿刘胜男李永华张开明
关键词:四季秋海棠低温胁迫花色素苷基因表达
茶用菊品种金丝皇菊对盐胁迫的响应被引量:8
2019年
通过盐胁迫下茶用菊的抗性机制分析,为茶用菊在盐渍化土地上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金丝皇菊为供试材料,进行4种浓度NaCl溶液处理,对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脂肪酸含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探讨脂肪酸去饱和酶关键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逐渐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不断升高。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具有差异性。不同盐浓度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具有差异性,在所有处理组中变化不规律。各处理组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50、2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100 mmol/L处理组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与清水对照组相比,金丝皇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逐渐增加,在200 mmol/L处理组中先上升后下降。在50、100 mmol/L处理组中,CmSAD、CmFAD2和CmFAD7的表达量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然而,在200 mmol/L处理组中,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相比,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则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综上,低浓度盐胁迫下金丝皇菊通过提高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热耗散以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响应机制来保护光合系统免受破坏,从而增强细胞膜体系的稳定性,缓解盐胁迫伤害。
王磊赵鹏飞逯久幸张开明李永华
关键词:盐胁迫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脂肪酸
四季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季秋海棠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灭菌:选取四季秋海棠的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后用酒精浸泡,再用无菌水清洗,而后用次氯酸钠消毒,再用无菌水二次冲洗,将四季秋海棠的外植体切割接种;(2)营养液...
张开明田耕王阳李小红屈莹白雪司静雅
一种黑壳楠染色体制片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的染色体制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壳楠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用于制片的材料在3‑5℃的条件下预处理12‑30h;(2)固定:将预处理后的材料转移至卡诺固定液中,在3‑5℃条件下...
逯久幸刘红利李永华刘保国陈鹏黄淦李菲栗燕张开明史屹峰
农杆菌介导四季秋海棠遗传转化体系建立被引量:2
2023年
以四季秋海棠‘超级奥林匹克’叶片为外植体,探索愈伤组织对卡那霉素筛选浓度;将外源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遗传转化,探索优化预培养、侵染液浓度(OD600)、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最适浓度为25 mg·L^(-1)。将四季秋海棠BsRbohD外源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经转基因植株分子鉴定,共获得两组不同遗传转化条件阳性植株共12株,分别为:预培养2 d、侵染液浓度OD_(600)=0.7、侵染时间10 min、共培养4 d,阳性率为11.1%;预培养1 d、侵染液浓度OD_(600)=0.7、侵染时间8 min、共培养4 d,阳性率为58.8%。研究初步建立农杆菌介导四季秋海棠稳定遗传转化体系,为深入开展分子设计育种与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李逸菲王瑞博夏惠婷任璞玉赵丹丹秦肖洁李永华张开明
关键词:四季秋海棠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
一种切花菊剑叶黄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花菊剑叶黄的组织培养方法,选择外植体:选择顶芽完全展开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切花菊剑叶黄幼嫩叶片或者茎段;消毒;培养:培养方式包括叶片组培和茎段组培;诱导芽体:诱导芽体阶段分两个时间段:第一段温度为25...
李永华张开明李永贺丹张凌王政雷雅凯张曼张淑梅蒋鹤
铜污染的植物毒害、抗性机理及其植物修复被引量:42
2005年
就过量铜对植物的毒害效应及抗性机理等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修复铜污染的研究和应用中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张开明黄苏珍原海燕顾永华
关键词:植物修复抗性机理铜污染毒害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