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玲

作品数:30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液
  • 7篇肾病
  • 7篇肾功能
  • 6篇血液透析
  • 6篇肾功能衰竭
  • 6篇功能衰竭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5篇细胞
  • 4篇肾炎
  • 3篇单核
  • 3篇血压
  • 3篇肾功能衰竭患...
  • 3篇肾小球
  • 3篇衰竭
  • 3篇提取物
  • 3篇趋化蛋白
  • 3篇蚯蚓提取物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机构

  • 30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张小玲
  • 18篇邵凤民
  • 17篇陈晖
  • 14篇程银桢
  • 12篇朱清
  • 6篇邵风民
  • 5篇楚天舒
  • 4篇朱长连
  • 3篇王小阳
  • 2篇梁艳
  • 2篇阎磊
  • 1篇寇灵芝
  • 1篇李玮
  • 1篇袁晓莉
  • 1篇邢清和
  • 1篇闫新慧
  • 1篇何丽君
  • 1篇王倩
  • 1篇马旭
  • 1篇娄淑敏

传媒

  • 7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17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循环IL-6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循环白介素-6(IL-6)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IL-6,据IL-6水平分为两组,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结果IL-6水平高组与水平低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升高。结论IL-6水平可以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张小玲陈晖邵凤民
关键词:血液透析白介素-6动脉粥样硬化
指甲肌酐含量的测定鉴别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意义被引量:1
1999年
我们用碱性苦味酸比色法测定了30例健康人,22例急性肾衰、50例慢性肾衰病人的游离指甲浸出液肌酐含量分别为63.74±18.12μmol/100g、68.95±20.69μmol/100g、122.97±75.94μmol/100g,反映出3个月前指...
邵凤民张小玲王小阳王小阳朱清
关键词:指甲肌酐肾功能衰竭急性慢性
法安明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1999年
张小玲陈晖邵凤民朱清程银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法安明凝血血脂
蚯蚓提取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对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观察了口服蚯蚓提取物治疗前后血压、血尿素氮及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显示,蚯蚓提取物治疗2周后血压、血尿素氮及血浆内皮素均明显下降,提示蚯蚓提取物治疗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的机理可能与蛆蚓提取物治疗能使血浆内皮素的含量下降有关。
邵凤民朱长连程银桢朱清张小玲楚天舒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蚯蚓提取物
重症急性肾衰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5年
合并有多器管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急性肾衰(ARF)称为重症ARF,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使重症ARF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炎症介质的清除可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因此我们对重症ARF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张小玲陈晖邵凤民
关键词:急性肾衰细胞因子AR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微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8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RIA法检测患者血浆IL-10、IL-18、CR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RF患者血浆IL-10(58·49±21·82)μg/L、IL-18(310·58±182·73)ng/L、CRP(7·48±1·35)mg/L均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13±5·93)μg/L、(45·31±196·69)ng/L、(3·36±0·71)mg/L(P<0·01)。结论CRF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参与的微炎症反应。
王倩张小玲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
指甲肌酐含量测定鉴别急慢性肾衰的临床意义
1996年
指甲肌酐含量测定鉴别急慢性肾衰的临床意义张小玲邵风民朱清楚天舒程银桢临床上有肾衰表现而既往肾功能状况不清的患者,尤其是B型超声检查肾脏大小正常时指甲游离端肌酐(Ncr)测定有助于临床医师推断肾衰病程长短,判断某些病例是急性肾衰(ARF)或慢性肾衰(C...
张小玲邵风民朱清楚天舒程银桢
关键词:指甲肌酐肾功能衰竭
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对IgA肾病疗效及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被引量:53
2019年
背景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雷公藤多苷、厄贝沙坦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从根源上缓解IgA肾病的进展尚未被证实。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尿足细胞排泄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IgA肾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雷公藤多苷组(42例)、厄贝沙坦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6例)。雷公藤多苷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次,2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服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和厄贝沙坦片(150 mg/次,2次/d);所有患者治疗12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血清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尿蛋白缓解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足细胞。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b高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低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Scr、24 h尿蛋白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Alb、eGFR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BUN、SUA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足细胞少于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P<0.05)。雷公藤多苷组、厄贝沙坦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尿足细胞均少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厄贝沙坦治疗IgA肾病患者疗效及减少尿足细胞排泄的效果优于单一雷公藤
梁艳张小玲刘冰朱清邵凤民
关键词:雷公藤属厄贝沙坦足细胞
蚯蚓提取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探讨蚯蚓提取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其疗效的机理。方法 :对合并高血压 18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 16例终末期肾衰患者给予口服蚯蚓提取物 15 0mg/次 ,每日 3次 ,连服 14d ,每天测定血压的变化 ,并在治疗前后取血测定血浆ET - 1的含量。结果 :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ET - 1含量与平均动脉压成正比 (P <0 0 5 ) ,口服蚯蚓提取物治疗后 ,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同时血浆ET - 1的含量测定值也明显降低(P <0 0 0 1) ,结论 :口服蚯蚓提取物具有降血压作用 。
邵凤民王小阳张小玲邢清和朱长连程银桢张明轩
关键词:肾实质性高血压肾小球疾病内皮素蚯蚓提取物中医药治疗
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的意义
2005年
张小玲陈晖邵风民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IGA肾病MCP-1炎症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