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晶 作品数:15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1980—2015年内蒙古气象灾害损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以1980—2015年气象灾害损失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综合指标法,建立气象灾害损失综合指数,分析内蒙古气象灾害损失的变化特征,并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死亡人口对气象灾害综合损失的影响大于直接经济损失;1980—2015年内蒙古气象灾害综合损失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1998年之前气象灾害综合损失较小,增加趋势不明显,气象灾害损失中死亡人口占主导地位;1998年之后综合损失显著增加,气象灾害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主导地位;1980—2015年气象灾害损失等级逐年加重,1998年以后气象灾害损失偏重;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灾害综合指数均与气温显著相关,死亡人口与降水量显著相关,气温和降水量异常是引发内蒙古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加重的重要原因。 刘新 冯晓晶 刘林春 高志国 刘炜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干旱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1年 对在内蒙古气候中心干旱监测评估业务中经常使用的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土壤相对湿度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三种气象干旱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适用性分析。并对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指标能较确切反映出干旱程度,尤其在对干旱过程的跟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反映干旱程度比较敏感。 冯晓晶 高志国 马朴关键词:气象干旱 干旱监测 内蒙古地区干旱灾害监测气象服务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2006年 近几年,许多省份都开展了干旱监测与预警服务,根据内蒙古开展干旱监测服务使用的干旱分析指标及系统的业务运行情况、服务情况,提出了在干旱预警系统业务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冯晓晶 邸瑞琦 白美兰关键词:干旱 干旱监测 干旱指标 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陆面融合数据集,为精细化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而数据的适用性评估是开展数据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CN05.1格点观测数据和内蒙古119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资料,对CLDAS的2 m平均气温和降水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评估,并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The Fifth Generation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和英国的CRU TS(Climatic Research Unit gridded Time Series)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数据集均能很好地反映内蒙古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特征,但对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量存在低估、平均气温存在高估现象,且CLDAS数据集还能够反映地形变化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CLDAS和CRU TS的降水变率空间分布优于ERA5;CRU TS和ERA5的气温线性趋势与CN05.1观测结果相似,但增温率高于观测,而CLDAS气温产品还能反映局地降温趋势。无论是月尺度还是季节尺度,CLDAS数据集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CRU TS和ERA5,平均绝对误差小于CRU TS和ERA5,CLDAS气温和降水产品误差最大的区域在河套地区。 董祝雷 赵艳丽 冯晓晶 刘诗梦内蒙古地区综合干旱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系统 郝文俊 李喜仓 冯晓晶 王沛 冯月清 王志春 赵慧颖 李金田 杨丽桃 李兴华 在大量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构建了适用于干旱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的多年多要素数据集(库)和实时气象网络信息自动获取检索、解读解译、质量控制及与历史序列资料对接追加入库等气象信息采集处理应用...关键词: 关键词:干旱 预警 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标准分析与确定 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内蒙古地区冰雹灾害发生特点,分析冰雹灾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对象,冰雹灾害时空分布,并按影响对象、受害症状严重程度将冰雹灾害在春末夏初划分为轻雹灾、重雹灾,在夏秋划分为轻雹灾、中雹灾、重雹灾,确定相应气象指标,为农牧业防灾抗灾提供依据。 邸瑞琦 吴秋风 郝文俊 冯晓晶 杨丽桃关键词:冰雹 受害症状 气象指标 1961—2016年内蒙古极端降雪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0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6年冬半年逐日降雪资料,采用相对极值处理方法确定了各站极端降雪事件的阈值,详细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极端降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有3个极端降雪事件频发区域;阈值、极值、频率和极端降雪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差异;从发生站次数的年代际变化情况看,20世纪70年代是频发期,其次是60年代和21世纪以来的前10a,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增多的变化趋势;在月际循环上,极端降雪事件表现为双峰的特征,最大值位于3月,次大值位于11月。区域分布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112°E以东表现为双峰型特征,以西是单峰型特征;21世纪以来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的极端降雪事件发生频繁,地域分布特征和极端性突出。 冯晓晶 高志国 刘新 刘炜关键词:阈值 近50年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春夏季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选取内蒙古地区累年平均降水量>200mm的7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逐日降水量资料,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指数)计算方法,建立了各站历年春季和夏季CI指数序列。利用EOF方法,分析了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春季和夏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1)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春旱和夏旱均分为三种类型,且均具有全区一致干旱或不旱型、东西反相干旱型和南北反相干旱型的分布规律。但春季和夏季干旱或反向干旱的中心分布区域略有不同。2)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春季干旱均出现在1980a以前,1980a后全区性的春季重旱减少,但局部重旱有所增加。夏旱在1980a以后呈两年或以上持续发展的态势,且近年来全区性夏旱发生频率增高、强度增加。3)内蒙古地区气候变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气候变暖后内蒙古地区降水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化,使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春季干旱减轻,而夏旱加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白美兰 李金田 李喜仓 邸瑞琦 冯晓晶 杨晶关键词:EOF方法 干旱特征 气候变暖 内蒙古地区2007年度气候异常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位于中高纬度的内蒙古地区为响应最为积极区域之一。内蒙古地区处于东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地区,气候要素的年际间变化较大,易发生某些异常突变和出现极值,成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较高地区之一。通过对2007年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探讨在全球和中国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气候异常特征,旨在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提供依据。 冯晓晶 杜羽 格日勒关键词:气候异常 气温 降水 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环流异常特征及其预测 被引量:8 2021年 利用内蒙古地区116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象业务内网提供的130项气候监测指数,计算内蒙古夏季旱涝急转指数并分区,分析各分区“旱转涝”和“涝转旱”年的海气异常特征,探讨各气候区夏季旱涝急转指数与前期环流和海温指数的关系,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近39 a来,内蒙古各气候区从春末夏初到盛夏由旱转涝的特征趋于减弱,而由涝转旱的特征趋于增强。(2)内蒙古西部地区夏季旱转涝年和涝转旱年,东亚大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均存在显著差异;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夏季旱转涝年和涝转旱年,东北冷涡强度、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存在显著差异。(3)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指数与前期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黑潮区及北太平洋东北部海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4)基于前期环流及海温指数构建的内蒙古夏季旱涝急转指数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为内蒙古地区夏季旱涝急转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刘炜 赵艳丽 冯晓晶关键词:夏季 旱涝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