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伏生

作品数:202 被引量:1,975H指数:2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1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9篇土壤
  • 25篇毛竹
  • 17篇杉木
  • 16篇养分
  • 14篇亚热带
  • 13篇地径
  • 13篇凋落
  • 13篇有机碳
  • 13篇人工林
  • 12篇沙地
  • 12篇解磷
  • 12篇阔叶
  • 12篇阔叶林
  • 11篇凋落物
  • 11篇植物
  • 11篇土壤氮
  • 11篇肥料
  • 10篇氮素
  • 9篇土壤氮素
  • 9篇科尔沁沙地

机构

  • 146篇江西农业大学
  • 45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南昌大学
  • 6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江西科技师范...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江西省林业科...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常熟高等专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99篇陈伏生
  • 47篇方向民
  • 34篇胡小飞
  • 25篇卜文圣
  • 23篇曾德慧
  • 23篇张扬
  • 20篇杨清培
  • 15篇杨光耀
  • 15篇郭春兰
  • 14篇施建敏
  • 13篇陈广生
  • 13篇王方超
  • 13篇张林平
  • 12篇张扬
  • 12篇李建军
  • 10篇王辉民
  • 10篇范志平
  • 8篇欧阳明
  • 7篇段小华
  • 7篇邓泽元

传媒

  • 19篇江西农业大学...
  • 16篇生态学杂志
  • 1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2篇生态学报
  • 6篇林业科学研究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林业科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Journa...
  • 4篇生物灾害科学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水土保持科技...
  • 3篇南方林业科学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土壤通报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华中昆虫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11篇2024
  • 11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18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被引量:31
2006年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和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N矿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土壤N净矿化量表现为草地(8.06μgg)和赤松林(9.06μgg)低于樟子松林(18.36μgg)和杨树林(17.88μgg)(p<0.05);树脂吸附的无机N表现为草地(283.50μggdryresin)和杨树林(297.00μggdryresin)最低,樟子松林(440.10μggdryresin)居中,而赤松林(835.65μggdryresin)最高(p<0.05)。综合分析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矿化特征和N有效性,表明樟子松、赤松和小叶杨均可作为固沙造林选择树种,其表现为赤松>樟子松>小叶杨。认为深入开展生态系统N平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固沙林的功能。
陈伏生曾德慧范志平陈广生Singh A.N.
关键词:固沙林土壤氮素科尔沁沙地
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选择中亚热带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原位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间伐强度(25%间伐、50%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间伐显著增加土壤氨化速率(P<0.01),但降低硝化速率(P<0.01);50%间伐显著增加土壤硝化速率(P<0.01),而林下植被剔除显著降低土壤硝化速率(P<0.01)。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氨化速率与有机碳(SOC)、全氮(TN)及全磷(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硝化速率与SOC、含水量(SW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NH+4-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处理下的氨化速率均显著增加(P<0.01),而硝化速率显著降低(P<0.01)。25%间伐显著降低土壤净氮矿化和氨化过程的Q10值,对硝化过程的Q10值影响不显著;50%间伐对氨化和硝化过程的Q10值影响均不显著;林下植被剔除对氨化过程的Q10值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硝化过程的Q10值。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氮矿化过程的Q10值介于1.17-1.36之间。25%间伐和林下植被保留有利于毛竹林土壤氮素的供给。
李光敏陈伏生徐志文刘娟张扬张扬万松泽
关键词:硝化速率温度敏感性间伐
土地利用变化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40
2004年
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草地和 8年前开垦的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和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草地与耕地表层 (0~ 1 0cm)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亚表层(1 0~ 2 0cm)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耕地土壤全氮贮量比草地高 2 6 2 36kg·hm-2 .草地与耕地比较 ,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明显差异 ,草地土壤全氮的基台值、空间相关度比耕地小 ,而其变程和分数维比耕地大 ;草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低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比较均匀 ,而耕地土壤全氮水平空间异质性高 ,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明显 .草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 ,但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强的相关性 (r =0 395 ,P <0 0 5 ) ;耕地表层与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空间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而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 ,空间相关性极高 (r =0 6 83,P <0 0 1 ) .可见 ,农业活动不仅影响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还影响着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格局 .
陈伏生曾德慧陈广生
关键词:农业活动土壤全氮地统计学科尔沁沙地
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有效氮季节动态被引量:2
2009年
亚热带地区土壤中有效氮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是限制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以位于南昌市城乡生态界面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区、郊区、乡村3个不同梯度土壤有效氮月份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土壤有效氮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城乡梯度对土壤有效氮、硝态氮占矿质氮的比例(相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01),其中土壤铵态氮的年平均含量为城区>郊区=乡村,而硝态氮、矿质氮和相对硝化速率均为城区>郊区>乡村。可见,城市化过程不仅影响森林土壤有效氮的总量,还影响其形态组成;硝态氮是城区和郊区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而铵态氮是乡村森林土壤中有效氮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城市森林管理中应加强土壤硝态氮的养分管理。
余明泉杜天真陈伏生胡小飞
关键词:有效氮
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的适生分布、影响因子与保护空缺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生境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南方山地阔叶林维系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而由于保护覆盖不足,保护效果亟待提高。以典型山地阔叶林树种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为例,通过大尺度采集发生点,预测适生分布,获知影响其适生分布的关键因子。同时,以九连山种群进行案例研究,调查地方尺度下木莲植株的发生,了解其在山地地形、植被类型的选择特征。用MaxEnt构建最佳模型预测适生区,结果显示木莲适生区主体位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山地(如戴云山、南岭、罗霄山、武夷山等),向北延至大别山南坡,向西达横断山脉。木莲适生分布主要受最干月降水量(bio14,贡献率34.6%)、海拔高度(19.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15.6%)、最暖季降水量(bio18,12.0%)、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7.0%)影响,其60%适生概率范围或生态位bio14为30—55mm、海拔为400—1500m、bio18为500—800mm等。在适生区基础上,叠加考虑阔叶林分布,并选择其偏好海拔高度(>700m)提取获得木莲优先保护区,经与现有自然保护区叠加分析后,进行空缺识别,结果显示优先区保护覆盖为4.1%—6.0%,而高适生区保护覆盖也<10%(占比8.03%),覆盖比重较低。而沿<400m、400—700m、>700m海拔梯度显示>700m区域保护比重(8.7%)明显高于400—700m(4.4%)与<400(2.3%)组,说明前期保护区设计基本遵从优先区保护原则,能有效保护木莲高适生区。同样的,九连山保护区案例显示,当地木莲51.4%高适宜生境受到核心区的严格保护。研究结果表明,仍需在黄山-天目山区、苗岭东段、高黎贡山北段与南段、中越边界山区与广东西南山区6个空缺提高保护覆盖,通过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优化当前保护网络,提高山地阔叶林的整体保护水平。
邹武王渌赖童朱祥福陈伏生曾菊平
关键词:木莲
氮添加对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探讨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Cmin)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选择亚热带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长期氮添加与室内控温培养试验,分析土壤Cmin及β^(-1),4-葡萄糖苷酶(βG)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野外试验设置对照(N0)、低氮(N1:50 kg N hm^(-2)a^(-1))、高氮(N2:100 kg N hm^(-2)a^(-1)) 3种处理,每种处理3次重复,室内培养设置10—40℃。结果表明:(1)氮添加增加土壤Cmin,为N2>N1>N0,但其Q10(Cmin)差异不显著。(2)氮添加增加βG的潜在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催化效率(Vmax/Km),且Vmax和Vmax/Km均为N2>N1>N0,而氮添加对半饱和常数(Km)影响不显著。Q10(Vmax)和Q10(Km)大小为N2>N1>N0且差异显著,但是Q10(Vmax/Km)无显著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30℃培养温度下,Cmin和全磷(TP)、硝态氮(NO-3-N)、有效磷(a P)、Vmax正相关; Vmax和TP、NO-3-N正相关,和p H负相关; Km和全氮(TN)负相关; Vmax/Km和p H负相关,和TP正相关。30—40℃培养温度下,Q10(Vmax)和p H负相关,Q10(Vmax/Km)和TN负相关。研究可为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碳素循环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增温响应的模型提供重要参数。
董清馨张心昱王辉民王辉民郭志明付晓莉
关键词:温度敏感性杉木林
一株拉塔伯克霍尔德菌PN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拉塔伯克霍尔德菌PN1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分类命名为Burkholderialata,菌株编号为PN1,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80。本发明从毛竹根系内筛选...
毛瑢万松泽张扬石福习张芸陈伏生
一种盆栽类土壤不同深度温室气体释放速率测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栽类土壤不同深度温室气体释放速率测定装置,包括:花盆,沿着其深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横瓶孔和探针孔;横瓶,其安装在所述横瓶孔中;所述横瓶的瓶身位于花盆内,瓶口位于花盆外,花盆覆土时瓶身置于土壤中,瓶壁与周围土...
李建军 张春阳 童洁陈伏生方向民卜文圣 郭利平黄超 王吉 严雪琴 傅汝饶
一株百岁兰曲霉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百岁兰曲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百岁兰曲霉菌(Aspergillus welwitschiae)JX‑S3,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217;从杉木根际土壤筛选获得,具有高效的解磷能力;对5...
张扬杨豆陈伏生毛瑢张林平万松泽张芸方向民
一种多色青霉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青霉菌及其应用。该多色青霉菌命名为多色青霉菌(Penicilliummulticolor)JX‑M6,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215。本发明从毛竹根际土壤筛选的多色青霉菌(Peni...
张扬张林平杨豆陈伏生方向民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