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明远

作品数:75 被引量:27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3篇立克次体
  • 33篇斑点热
  • 22篇斑点热群
  • 21篇斑点热群立克...
  • 15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10篇立克次体病
  • 8篇酶链反应
  • 8篇基因
  • 7篇聚合酶
  • 7篇聚合酶链反应
  • 7篇合酶
  • 7篇分离株
  • 7篇病毒
  • 6篇中国分离株
  • 6篇生物学
  • 6篇克隆
  • 5篇立克次氏体
  • 5篇流行病学调查
  • 5篇分子

机构

  • 54篇中国预防医学...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福建省卫生防...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吉林省卫生防...
  • 1篇预防医学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卫生...

作者

  • 75篇范明远
  • 25篇毕德增
  • 18篇张健之
  • 11篇陈敏
  • 7篇于学杰
  • 6篇栾明春
  • 6篇赵立成
  • 5篇陈香蕊
  • 5篇宋秀萍
  • 4篇张丽娟
  • 3篇赵晶
  • 3篇周玲
  • 3篇李子华
  • 3篇陈振光
  • 2篇汪民
  • 2篇贺金荣
  • 2篇周祖杰
  • 2篇蔡虹
  • 2篇张曼丽
  • 2篇周方

传媒

  • 20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疾病监测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国外医学(微...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0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10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5篇199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rOmpA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用Rr190.70p-602n引物扩增了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SFGR)中国分离株(BJ-90株、Ha-91株和HLJ-054株)及SFGR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sibiricu)246株和派克立克次体(R.parkeri)的rOmpA基因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中,用双脱氧法进行序列测定,并与SFGR的rOmpA基因已知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FGR国际标准株间rOmp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06%~96.62%,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为83.05%~94.35%,中国分离株与国际标准株及参考株rOmpA基因片段比较的结果发现:BJ-90株及Ha-91株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标准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06%和98.31%,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则为98.87%和96.61%,HL-93株和HLJ-054株与日本立克次体(R.japonica)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6.62%和95.68%,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2.09%和89.27%。在中国分离株内,BJ-90株和Ha-91株的核昔酸同源性高达99.20%,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7.74%,HIJ-054株和HL-93株rOmp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定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12%,94.92%。因此认为在中国广阔的地域内,除HLJ-054株和HL-93株可能为SFGR的新成员外。
陈敏范明远毕德增张健之陈香蕊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克隆
立克次体分类学研究进展
1995年
立克次体分类学研究进展张健之,范明远在历史上,曾把所有的细胞内立克次体都归到立克次体目。近年来,随着立克次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如用立克次体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DNA-DNA杂交,全DNA或基因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质粒分析...
张健之范明远
关键词:立克次体分类学
立克次体病预防现状和展望
1994年
立克次体病预防现状和展望范明远(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100050)1发展现状在国外,立克次体病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立克次体病已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发达国家为汲取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斑疹伤寒肆虐的教训,他们始终没有放松对立克次体病的...
范明远
关键词:立克次体病
用鸡胚卵黄囊分离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在用传统的实验动物感染法分离立克次体同时,并尝试用鸡胚卵黄囊培养法直接分离立克次体。结果:用前者未分离出立克次体,而用后者分别从来自北京昌平县的中华革蜱和来自黑龙江省虎林县的嗜群血蜱中各分离到1株立克次体。经鉴定,这两株立克次体属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鸡胚卵黄囊培养法可以直接从现场节肢动物标本中分离病原体。
毕德增张健之范明远
关键词:立克次体
中国斑点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1997年
陈敏范明远
关键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啮齿动物自然疫源地
中国斑点热的研究成就被引量:11
1999年
斑点热(Spottedfever,SF)是由一群病原体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SFGR)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落矶山斑点热、钮扣热、北亚热、昆士兰斑点热、立克次体痘和日本红斑热等。由于斑点热死亡率低...
张健之范明远
关键词:斑点热立克次体流行病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
我国北亚蜱传斑点热的发现、证实和研究
1993年
1.在我国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从而新发现了一个病种——北亚蜱传斑点热(North Asia Tick Borne Spotted Fever,简称北亚热North Asia Fever)。
范明远于学杰毕德增赵立成周玲
关键词:FEVER流行病学调查自然疫源地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原理及应用
1992年
脉冲电场凝胶(PFG)电泳采用两个方向不同的电场,作用于同一凝胶交替电泳,使DNA大分子在凝胶中随着电场方向的转换不断进行重新定向、迁移,并沿两个电场夹角平分线净迁移,使DNA分子按其分子量大小获得了有效分离。PFG电泳能有效分离10Mbp(=10~7bp)大小的DNA片段,较传统凝胶电泳分离的DNA片段大几百倍。与寡位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相结合,PFG电泳已被用于许多真菌、细菌等简单生物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于学杰范明远
关键词:脉冲电场凝胶电泳
黑龙江蜱传斑点热研究进展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目中最复杂的一群,目前世界范围内共发现有20余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近40余年的不懈努力,证实在我国共发现4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除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外,黑龙江立克次体、内蒙古立克次...
张丽娟范明远
关键词:蜱传斑点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
新发现的蚤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病
斑点热(Spotted Fever)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中病原性立克次体引起的1组蜱、螨传立克次体病。该群立克次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菌,蜱、螨为保...
范明远栾明春
关键词:发病机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