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婉凤

杨婉凤

作品数:27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肝炎
  • 17篇乙型
  • 17篇乙型肝炎
  • 15篇慢性
  • 15篇慢性乙型
  • 14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中医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4篇肝炎患者
  • 3篇细胞
  • 3篇灵猫
  • 3篇干扰素
  • 3篇肝硬化
  • 3篇肝组织
  • 3篇病毒
  • 2篇动物
  • 2篇血清

机构

  • 2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传染病...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 1篇上海市中医门...
  • 1篇安福县人民医...

作者

  • 27篇杨婉凤
  • 15篇高月求
  • 14篇孙学华
  • 10篇朱晓骏
  • 8篇陈建杰
  • 8篇李曼
  • 7篇商斌仪
  • 4篇卓蕴慧
  • 4篇王灵台
  • 4篇周振华
  • 4篇黄凌鹰
  • 3篇金树根
  • 3篇张鑫
  • 3篇姚军
  • 2篇孙岷
  • 2篇凌琪华
  • 2篇刘顺庆
  • 2篇吴眉
  • 1篇孙青
  • 1篇莫锦明

传媒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肝脏
  • 2篇肝博士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药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集8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人口学资料、中医证候、SF-36量表、CLQD表、实验室指标等信息,利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不同中医证型在...
凌琪华陈建杰齐艳艳杨婉凤
关键词: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中阻型肾阳虚型肝郁脾虚型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病机和病理特征建立的慢性乙型肝炎(ALT1-2×ULN)治疗方案临床应用
高月求孙学华朱晓骏周振华李曼金树根张鑫黄凌鹰杨婉凤商斌仪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中医药(中医内科)领域。主要内容:该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依托"十一五"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全国12家研究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明确了轻...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机病理特征中药调控
石军颗粒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代偿期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石军颗粒(清开颗粒)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代偿期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同时予石军颗粒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对照组采用石军颗粒常规灌肠;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空腹血氨(NH3)、NCT-A和NCT-BC改善情况。结果①NCT-A和NCT-BC与血氨正常与否无关(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NH3、NCT-A及NCT-BC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NH3和NCT-A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血氨不能作为轻微肝性脑病诊断标准;②石军颗粒经结肠途径治疗仪灌肠治疗代偿期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商斌仪陈建杰卓蕴慧杨婉凤孙学华朱晓骏孙岷姚军
关键词:代偿期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灌肠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荟萃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在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已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利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按入选标准,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95%CI[3.87~5.55](P〈0.001);与非抗病毒西药相比,HBsAg、HBeAg、HBV DNA都明显降低,结果分别为:95%CI[3.41~6.26],95%CI[1.87~2.95],95%CI[2.06~3.24],P均〈0.001;与抗病毒西药相比,也有明显疗效,结果分别为:95%CI[1.92~5.11],95%CI[1.91~3.40],95%CI[1.71~3.28],P均〈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单纯西药比较有一定优势。
杨婉凤余卓李曼孙学华朱晓骏高月求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灵猫方抑制饥饿诱导HepG2.2.15细胞自噬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灵猫方对饥饿诱导HepG2.2.15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选取15只SD大鼠制备灵猫方药物血清,设立厄尔平衡盐缓冲液(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EBSS)组、EBSS+空白血清组、EBSS+5倍药物血清组、EBSS+10倍药物血清组及DMEM组,每组3个样本。培养HepG2.2.15细胞1、2、4及6h,构建pEGFP-N1-LC3B表达载体,转染HepG2.2.15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浆中GFP-LC3B分布表达变化,计算点状样GFP-LC3B的细胞数与GFP-LC3B转染HepG2.2.15细胞数比值。透射电镜观察各组HepG2.2.15细胞浆内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pG2.2.15细胞LC3BⅡ/Ⅰ比值(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betaⅡ/Ⅰ)。结果培养2h时,与EBSS+空白血清组比较,EBSS+5倍药物血清、EBSS+10倍药物血清明显抑制GFP-LC3B由散在分布向点状分布改变(P<0.01),电子透射电镜显示EBSS+5倍药物血清组、EBSS+10倍药物血清组抑制自噬体形成,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BSS+10倍药物血清组LC3BⅡ/Ⅰ比值较EBSS+空白血清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灵猫方药物血清抑制饥饿诱导HepG2.2.15的自噬。
朱晓骏孙学华刘顺庆李曼商斌仪杨婉凤高月求
关键词:HEPG2.2.15细胞自噬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1年
从生化、免疫、病理、病毒、基因等方面综述了近6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的研究概况。
付雯琴杨婉凤商斌仪孙学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
补肾冲剂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 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探讨该药物对CHB患者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的影响。方法:收集CHB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肾冲剂联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离扩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DC,流式细胞法检测DC表面CD86、CD80、CD40、CD14、CD11c、HLA-DR的表达。检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的刺激指数及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0表达。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LT、AST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对数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淋巴细胞混合实验中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冲剂与干扰素联合治疗CHB在改善肝功能、降低HBVDNA数量方面疗效更,且对IFN-γ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提示其疗效机理可能在于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
孙学华郑亚江李曼朱晓骏商斌仪杨婉凤卓蕴慧高月求
关键词:补肾冲剂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HBVDNA树突状细胞
灵猫方通过增强天然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灵猫方对pHBV1.3转染Hep G2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灵猫方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0.25mg/ml和0.5mg/ml灵猫方水提物干预HBV质粒转染HepG2细胞,以0.9%Na 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组,72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水平;收集细胞提取总RNA,RT-PCR法检测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及干扰素效应蛋白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RIG-I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mg/ml灵猫方干预pHBV1.3转染Hep G2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IFN-α、IFN-β、IFN-λ1 mRNA及OAS1、Mx A、PRKmRNA表达水平表明显升高(P<0.01),RIG-I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灵猫方通过促进pHBV1.3质粒转染HepG2细胞的I、III型干扰素产生,增强天然免疫功能,从而抑制HBV复制,可能是通过RIG-I通路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加干扰素的形成。
朱晓骏张鑫周振华金树根高雅婷孙学华杨婉凤高月求
关键词:HEPG2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148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检查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F),分析比较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问的相关性。结果:瘀血阻络证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湿热中阻证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其肝组织病理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商斌仪陈建杰高月求卓蕴慧杨婉凤孙学华朱晓骏孙岷姚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理辨证分型
柔肝方上调肝组织Dectin-1及下调TLR4治疗CCl4造模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柔肝方对CCl4致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Dectin-1、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柔肝方组。模型组与柔肝方组均腹腔注射CCl4,每周3次,共6周;其中第3周起两组分别给予0.9%NaCl溶液与柔肝方灌胃,干预6周。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肝组织中Dectin-1、TLR4及相关下游蛋白和mRNA的水平,探讨柔肝方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果柔肝方组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ALB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柔肝方组肝脏假小叶形成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肝脏羟脯氨酸(Hy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柔肝方组Dectin-1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TLR4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柔肝方组肌动蛋白α(α-SMA)、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β1 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柔肝方组脊髓趋化因子受体2(CCR2)表达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柔肝方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Dectin-1、下调TLR4的表达有关,也可能与下调CCR2表达有关。
黄凌鹰张鑫李曼陈博武徐张迎张雪唐亦非高月求杨婉凤
关键词:DECTIN-1肝纤维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