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晖
- 作品数:56 被引量:216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MSCT表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与术中所见相符,均表现为腹腔积液及腹膜不规则增厚;腹膜多发实性结节或肿块3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受累3例,1例累及右侧卵巢、输卵管,出现囊实混合性(囊性成分为主)或实性肿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CT有助于女性弥漫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但确诊需依据病理学诊断。
- 杨燕刘涛李国晖郑继坤何敬孟娴雷亿成
- 关键词:间皮瘤腹膜肿瘤女(雌)性
- 全血粘度实验室参考范围的建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笔者所在医院乃至所在地区实验室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职工4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599例的全血粘度的检测数据,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1.96s)为可信限,作为参考范围。结果:得出了低切到高切6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每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参考范围男性都高于女性,笔者所在医院实验室全血粘度参考范围高于北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结论:在全血粘度的参考范围建立这个问题上,应分年龄段、分性别、分地域性的多因素进行建立,寻求一个既准确而又不繁琐的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数据。
- 张清文宋贤刘俊李国晖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参考值范围
- 细胞DNA定量分析法与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细胞DNA定量分析与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者共1 327例[正常1 299例,宫颈炎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例、CINⅡ5例、CINⅢ6例、宫颈癌11例]。两种检查结果任一出现阳性即建议病患进行阴道镜病理活检,共3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巴氏染色细胞学检查和细胞DNA定量分析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共检出27例(2.0%)阳性病例,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共检出28例(2.1%)阳性病例,细胞DNA定量分析法诊断CINⅢ以上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结果,但两者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差不大。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法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较巴氏染色细胞学诊断高,且两者特异度相当。
- 李晓琳师俊梅刘涛李国晖张清文冯妮
-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DNA定量巴氏染色细胞学检查
- 脐尿管囊肿的MRI诊断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MRI表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脐尿管囊肿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脐尿管囊肿位于耻骨后间隙内的脐尿管走行区,其中10例处于脐与膀胱之间,1例巨大脐尿管囊肿向两侧扩展、向上延伸达肝下缘。10例表现为单纯性囊肿,呈类圆形或长条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囊壁薄而均匀;1例为多囊性囊肿伴有感染,呈多房状囊性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囊壁增厚、模糊、厚薄不均,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1例盆腔内可见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清晰显示脐尿管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信号特征和毗邻关系,可对其作出准确诊断,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 郑继坤李国晖杨燕孟娴毛晓雯雷亿成何敬
-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磁共振成像
- 半月板退变和损伤与滋养血管的MRI鉴别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索半月板退变和损伤与半月板滋养血管MRI信号的表现特征及鉴别依据,以提高对半月板病变的MRI诊断认识。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有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伴有相应症状的患者和100例无膝部明确急性或慢性损伤史且无相应症状的志愿者,进行左膝或右膝半月板的MRI检查,按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200个半月板及无症状组200个半月板两组,研究其MRI影像表现尤其是滋养血管的分布特征。结果滋养血管会参与部分半月板II级、甚至Ⅲ信号的构成。两组间半月板信号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症状组Ⅱ级、Ⅲ级信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0级信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无症状组,I级信号比例两组相近。两组间半月板滋养血管参与Ⅱ级、Ⅲ级信号的构成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MRI对半月板信号改变敏感,能清晰显示半月板退变和损伤的程度、范围和类型,同时可较好显示半月板滋养血管。MRI能够准确鉴别半月板病变和滋养血管,对于提高半月板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 郑继坤毛晓雯李国晖杨燕黄伟闵晓黎孟娴何敬雷亿成
-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
- 寰椎后桥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寰椎后桥的临床意义,以提高对寰椎后桥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进行颈椎X线检查后诊断为寰椎后桥患者,并分析其成因及临床症状。结果:在89例诊断为寰椎后桥患者中,X线片表现为单纯性寰椎后桥8例,伴椎闻盘病变8侧;伴有颈椎骨质增生81例。临床症状表现上仅有头颈部不适者21例,发作性眩晕或上肢无力麻木者68例:结论:寰椎后桥可以作为颈性眩晕的病因之一,应引起影像科医生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 李京李国晖毛晓雯黄伟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X线诊断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伤患者免疫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合并血液系统损伤患者免疫学特点.方法选择158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表现、血常规情况、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血液系统改变患者免疫学指标的特征.结果 158例PSS患者中存在血液系统损伤107例,发生率为67.7%;其中贫血69例(43.7%),血小板减少41例(25.9%),白细胞减少50例(31.6%).血液系统损伤组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血液系统损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系统损伤在PSS患者中较为常见,抗SSA和抗SSB抗体可能与PSS患者血液系统损伤的发生有关.
- 刘凌泉李国晖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免疫学
- 半肢骨骺发育不良踝部病变的X线诊断(附3例报告)被引量:2
- 2012年
- 半肢骨骺发育异常(dysplasia epiphysealis hemimelica,DEH)是一种少见的骨骺发育异常,最早由Mouchet和Be—lot在1926年报道,称为跗骨巨大症。1956年Fairbank报道了4例,提出半肢骨骺发育异常这一通用命名。半肢(hemimelica)意为病变仅侵及骨骺的一半(内侧或外侧)或局限于一个肢体的半侧,但有些病例可侵及整个骨骺,如股骨头骨骺、胫骨近端及腓骨远端骨骺,故Carlson又称其为单侧骨骺发育不良(unilateralpophyseal dysplasia)。
- 李国晖陈志鹏何敬杨燕雷亿成
- 关键词:骨软骨发育不良踝关节放射摄影术
- 改良血栓栓塞法建立家兔脑血栓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采用改良的血栓栓塞法建立家兔脑血栓模型,并引入CT技术等对模型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伪手术组和建模组两组,导管自家兔颈外动脉逆行至颈内动脉,伪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建模组借助导丝注入经过体外处理的线状长血栓;术前与术后行CAT检查对照,并于术后各时间点观察行为障碍评分及头颅NCCT测量CT值进行对照。结果建模组手术前后相比较,术后4hCTA显示建模组6例均成功置入自颈内动脉中段至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子;术后对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及颅脑NCCT检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模型简便易行,血栓位置稳定,血栓成分与临床类似,对动物损伤相对较小,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脑血栓模型。
- 尧雪洲李国晖杨燕许轫
- 关键词:实验动物模型
- 宫颈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危险因素结合分析
-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价值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近三年收治的46例25-65岁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大部分受检者有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对46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
- 李国晖郑继坤李竹琴李晓琳何敬
- 关键词:宫颈癌动态增强扫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