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选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应用高精度GPS监测鲜水河断裂的现代地壳运动
- 近年来用GPS对鲜水河断裂的活动性进行监测,获得了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的现代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场.GPS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的左旋走滑是由于西南盘的运动速度高于东北盘的表现,同时鲜水河断裂的南段速度高于北段的运动速率.鲜水河断...
- 刘宇平唐文清陈智梁张清志赵济相张选阳
- 关键词:鲜水河断裂带地壳形变灾害监测
- GPS在地球动力学和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机动灵活等诸多优点。由于全球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和载波相位技术的成熟,其高精度、低投入和全球尺度测量的优势更加显著,成为实时监测现代地壳形变、地球动力学机制的有...
- 赵济湘陈智梁张选阳刘宇平唐文清
- 关键词:地壳形变构造应力场GPS地球动力学
- 西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第四纪多次冰川阻江事件被引量:45
- 2006年
- 在第四纪的末次冰期、新冰期和小冰期期间,位于大峡谷入口处的则隆弄跃动冰川发生多次的快速前进,多次发生阻塞雅鲁藏布江事件,在大峡谷以上河段形成4期(Ⅳ-Ⅰ)的林芝古堰塞湖。^14C测年结果指示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堰塞湖分别发生在9760—11300aB.P.,1220±40—1660±40aB.P.和287±93—394±83aB.P.。估计Ⅳ-Ⅱ期堰塞湖库容量约2150km^3,835km^3和81km^3。冰川阻塞湖坝的溃决释放突发性洪水,对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河段及下游地区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 刘宇平D. R. MontgomeryB. Hallet唐文清张建龙张选阳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应用GPS监测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代地壳运动
- 通过1991-2001年期间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的GPS监测,获得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在不同参考框架下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其测量的速度精度高于2mm/yr。GPS监测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的现代地壳运动以印度板块与华北地块之间...
- 刘宇平唐文清陈智梁赵济湘张选阳张清志R.W.KingB.C.BurchfielelL.H.Royden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华北地块现代地壳运动GPS
- 中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的GPS监测被引量:53
- 1999年
- 通过 1 991~ 1 997年期间对中国西南地区GPS(全球定位系统 )载波相位测量 ,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及相邻地区现代地壳运动的速度场 .相对于成都、川滇地块及其以西的速度大多为 5~ 1 0mm/a ,鲜水河 小江断裂以东的川青地块和扬子地块运动微弱 ,约为 0~ 7mm/a. 2个地区都表现为顺时针的涡旋运动 ,而没有明显的地壳物质向东挤出或逃逸 .
- 陈智梁张选阳沈凤赵济湘赵济湘刘宇平唐文清RobertW.KingLeighH.Royden
- 关键词:青藏高原GPS地壳运动形变
-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运动的GPS测量被引量:24
- 1998年
- 在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走滑断裂,这些断裂是否驱使地壳块体向东作长距离的滑移或逃逸,并成为东亚大陆及相邻海域地质构造的主要动力因素,是当前地学界关注的重大科学命题。对此。
- 陈智梁刘宇平赵济湘张选阳唐文清RobertW.KingB.ClarkBurchfielLeighH.Royden沈凤
-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壳运动GPS
- 层序地层学和海平面变化被引量:6
- 1989年
- 一、引言、意义海平面相对于大陆的震荡变化受全球海面变化,以及沉积物供给的变化和沉降速率的控制。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全球海面变化的原因,以及它与其它全球地质现象,如板块构造、气候、大洋缺氧事件等之间的关系,那么,区分全球海面变化与沉积物供给和沉降的影响,这一地层学上的老问题便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从地震地层学以及最近的层序地层学认识到:沉积层系可分成许多由不整合面限界的沉积序列;最近又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序列内的相组合和几何形态与海平面变化有关。这样,就为阐明全球海面变化史铺平了道路。CRER第一工作组的任务——层序地层学和海面变化——就是要在上述成就的基础上,对白垩纪时的沉积旋回性的成因,按1-10百万年的时标进行预定的研究,特别要估计白垩纪时。
- 张选阳李文汉
-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海平面变化地震地层学体系域旋回性大洋缺氧事件
- 四川泸定昔格达组的堰塞湖成因及其意义被引量:28
- 2004年
- 文章通过对泸定大渡河上松林-大板厂地段T6阶地基座古堰塞坝崩塌-块体流堆积的识别,以及与其上游邻近地段甘海子T6阶地基座昔格达组崩塌、块体流堆积至湖相沉积序列的对比和成因联系分析,阐明了泸定昔格达组的堰塞湖成因。该区在晚新生代时,由于古大渡河岸坡的不稳定性,发生大型崩塌-块体流,堵塞河道,形成古堰塞坝和古堰塞湖,并在湖盆中充填了以海子坪昔格达组上部为代表的湖相沉积和少量的低能河流相沉积;同时,指出在对昔格达组大区域对比和综合研究中,特别是在分析它的地质意义时,必须考虑这种复杂性和非等时性。古堰塞坝和古堰塞湖应对地质灾害监测和水利工程建设有很好的启示。
- 陈智梁孙志明L.H.Royden张选阳
- 关键词:湖相沉积
-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现时地壳运动被引量:18
- 2003年
- 通过1991—2001年期间在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的GPS测量,获得该地区不同参考框架下的地壳运动速度场,其测量的速度精度高于2mm/yr。印度板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地壳形变分为喜马拉雅及高原南部、高原中部(拉萨—格尔木)和高原北部(格尔木—金塔)三部分,它们分别吸收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速率的43%、24%和32%。在欧亚框架下和相对于成都,印度板块和华南地块之间存在着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轴心的顺时针巨型涡旋构造———滇藏涡旋构造,运动速度分别为26~6mm/yr和24~7mm/yr,总体上从北东方向转变为南东和南西方向,有别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北东方向。滇藏涡旋和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形成与南迦巴瓦 阿萨姆"犄角"的楔入作用有关。
- 刘宇平陈智梁唐文清赵济湘张选阳张清志Robert W. KingBurrcel C. BurchfielLeigh H. Royden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速度场地壳形变
-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被引量:9
- 2006年
- 红河断裂带(RRFZ)是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本文利用1999年和2003年的GPS观测,通过数据反演,获得在欧亚参考框架下的速度矢量图。结果表明:在欧亚框架下,东向分量平均速度为3.726mm/a;北向分量平均速度为-9.013mm/a;由北向南,各测站的北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由西向东,各测站的东向分量速率值逐渐减小;测区内呈现明显的右旋拉张走滑运动。分析表明云南红河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特征以及断裂活动性质与构造地质相当一致。
- 张清志刘宇平陈智粱唐文清张选阳Robert W.KINGBarrcel C.BURCHFIEL
- 关键词:红河断裂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