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林
- 作品数:57 被引量:13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控制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液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的新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液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的新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液粘度的测定:采用平开维奇型标准粘度计对浸出液的粘度进行测定,通过测定浸出液的粘度来控制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形成;(2...
- 刘美林温建康杨丽梅
- 文献传递
-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现状、特征及治理情况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技术获得长足发展。在采矿方面广泛应用大规模、高效率、经济、低贫化、低损失率的开采新工艺与新技术,实现露天采矿工艺连续化和地下矿山强化开采。在选矿方面,推广国内已有的先进实用的选矿...
- 刘美林徐政杨丽梅温建康宋永胜
- 文献传递
- 中等嗜热菌浸出黄铜矿的温度影响规律及种群组成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浸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嗜热菌在12~55℃时可保持浸矿活性,其最适生长温度为45~50℃,温度达到60℃时初始阶段还保持一定活性,但几天后菌浓度逐渐降低,种群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克隆文库分析表明:45℃和60℃条件下浸矿细菌主要为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Acidithiobacillus caldus,Sulfobacillus thermotolerans和Acidosphaera rubrifaciens,其中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菌所占比例较大,是浸矿过程中的优势菌种。60℃条件下浸出过程中还存在古生菌Ferroplasma cupricumulans,古生菌可以利用其他浸矿菌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生长。它们之间对浸出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可共同促进黄铜矿的溶解。
- 温建康徐金光陈勃伟武彪姚国成刘美林王淀佐
- 关键词:细菌浸出黄铜矿中等嗜热菌克隆文库
- 硫酸体系中铟的萃取研究进展
- 工业上提取铟的体系多为硫酸体系,本文综述了在硫酸体系中用不同萃取剂萃取铟的研究进展。硫酸介质中萃取铟常用的萃取剂为酸性磷类萃取剂,如P204、P507、P5708、P538D等,同时阐述了萃取剂萃取铟的机理,分析萃取剂的...
- 李皓温建康刘美林武彪李想尚鹤
- 关键词:铟萃取
- 含砷碳质难处理金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贵州某金矿含金3.05 g.t-1、砷0.25%、硫5.95%、碳质1.44%,金粒度极小(多数小于2μm),采用浮选工艺获得的金精矿金品位低,硫砷难以分离,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只有10.21%,为典型的难选冶金矿石。针对浮选金精矿的特点,开展了高效浸矿菌的选育、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自泥堡金矿(NB)、紫金山铜矿(ZJ)、白山镍钴铜矿(BS)、墨江镍钴矿(MJ)、德兴铜矿(DX)等五个矿山的浸矿菌群中NB菌生长繁殖最好,故选定NB菌群作为实验用菌种,经过进一步的连续转接、逐级驯化后,用于生物预氧化,氧化周期15 d,硫的氧化率达到49.31%,金的氰化浸出率达到80.18%。采用构建16SrDNA克隆文库的方法对预氧化体系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体系中NB菌群既包含细菌也包括古菌,细菌主要由Sulfobacillus sp.(52%),Sulfobacillus thermotoler-ans(25%),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23%)组成,而古菌为Ferroplasma acidiphilum。
- 尚鹤温建康武彪刘美林姚国成
- 关键词:难处理金矿氰化浸出群落分析
- 细菌对铜矿生物浸出液粘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用Ubbelohde粘度计对紫金山铜矿生物浸出液在25℃时的粘度进行了测定,对有菌和无菌两种浸出液的粘度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有较大的差别,无菌浸出液的粘度明显高于有菌浸出液的粘度,主要是由于在无菌浸出液中,存在大量的Fe3+离子,而Fe3+离子所带电荷较大,使得溶液的带电密度增大,在离子的第一溶剂化层中有较强的定位效应,这种效应使溶液粘度增加的作用变大。同时将有菌和无菌浸出液的粘度值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粘度值随浸出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粘度的测定为生物冶金中减少第三相的生成,溶液纯化和分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刘美林阮仁满温建康王淀佐
- 关键词:生物冶金粘度
- 一种利用高砷离子耐受性浸矿微生物进行含砷难浸金矿微生物预氧化的方法
- 一种利用高砷离子耐受性浸矿微生物进行含砷难浸金矿微生物预氧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始浸矿菌群接种到3K培养基中进行培养;2.采用含硫培养基进行浸矿微生物硫氧化能力的筛选驯化培养;3.在培养液中加入硫化砷固定化微胶...
- 武名麟武彪刘美林莫晓兰
- 文献传递
- 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控制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液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的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控制硫化铜矿生物浸出液萃取过程中第三相形成的工艺,本工艺包括用铜离子选择电极装置对生物浸出液的铜离子电位值进行测定;通过控制生物浸出液的铜离子电位值小于248mV,即可控制萃取过程中第三相的...
- 刘美林武名麟周桂英刘学
- 文献传递
- 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为解决比较复杂的镍浸出液的分离问题,研究了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的吸附模型,同时考察了树脂用量、溶液pH值、镍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镍铁浓度比对树脂的吸附量及镍和铁的分离系数。结果显示:镁在D401树脂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存在着单分子层吸附和双分子层吸附。镍不符合以上两个模型。溶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pH值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CNi=0.5 g/L、pH=4、[Mg]/[N i]=3∶1、T=36 h。50 mL的树脂用量时吸附较多,镍对镁的分离系数明显提高。不进行酸洗、碱洗时树脂吸附较大,分离系数增大。
- 李玲黄松涛温建康武名麟刘美林
- 关键词:镍镁离子交换
- 应用固定化室温离子液体吸附提取红土镍矿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离子的工艺
- 一种应用固定化室温离子液体吸附提取红土镍矿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离子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1)、对室温离子液体1-癸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1-癸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进行固定化操作,将其固定于多孔性固体吸附载体上,...
- 武名麟武彪刘学刘美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