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
- 作品数:28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颌下腺细胞在不同生物材料上生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颌下腺细胞在几种生物材料表面的生长及形态,为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将SD大鼠的颌下腺细胞接种在10mm×10mm的PGA(polyglicolic acid)、PLLA(Poly-(L)-lactic acid)及脱细胞处理后的SD大鼠气管材料表面进行体外培养,对细胞在不同材料上生长情况、形态进行观察。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生长在SD大鼠气管表面的细胞密度大于PGA及PLLA。扫描电镜下脱细胞气管上的颌下腺细胞见分泌颗粒。结论SD大鼠脱细胞气管可用作组织工程化人工涎腺构建研究的生物材料。
- 陈尚黄桂林李学英陈伟
- 关键词:生物材料颌下腺细胞体外培养
- 口外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切除下颌骨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满城黄桂林蒋练宋庆高陈尚胡小华
- 关键词:切除修复口内切口小切口口外口腔颌面外科常规手术
- 小鼠孕期锌摄入量与其子代腭裂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给予妊娠期C57BL/6母鼠不同剂量的微量元素锌,探讨母体锌含量与其子代腭裂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锌对致腭裂环境因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孕鼠随机分为Ⅰ和Ⅱ两大组,Ⅰ组为单纯锌干预组,即正常对照组、高锌组(a组)、低锌组(b组),Ⅱ组为锌+外界因素干预组,即高温组(A组),高温+高锌组(A’组),内毒素组(B组),内毒素+高锌组(B’组),并给予相应干预,于胚胎18d处死孕鼠,观察胚胎腭裂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a、b、A、A’、B、B’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13%、2.94%、27.27%、21.21%、5.02%、27.59%、6.06%。实验a组和对照组间胚胎腭裂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与实验b组间比较(P<0.05);实验A’、B’组胎鼠的腭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和A’组间以及实验B和B’组间胎鼠腭裂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体血清锌含量与子代腭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易致腭裂的发生,在相同的致畸条件下,通过饮食摄入足量的微量元素锌可以对腭裂畸形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 王芳宋庆高王斌陈尚
- 关键词:妊娠腭裂微量元素锌
-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缺损的临床应用(附15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初步分析植骨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吻合血管的髂骨瓣4例,游离髂骨1例,游离肋骨10例。结果13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吻合血管的髂骨瓣修复下颌骨体部缺损效果较好,但技术要求较高。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也较适用,手术操作简单,但术中注意严密关闭口腔,植骨床应有一定的组织厚度包埋,并不留死腔是植骨成功的关键。
- 蒋练黄桂林陈尚满城
-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骨移植
-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对11例口腔癌切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术后观察1—12个月,皮瓣均存活,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移植是修复口腔癌术后颌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潘光华黄桂林蒋练宋庆高满城陈尚胡小华
- 关键词:游离前臂皮瓣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
- 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做口内切口,暴露并复位骨折,再在骨折线对应的口外颊部皮肤处做0.3 cm切口,将穿颊器经皮肤切口穿通至骨面,经穿颊器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颌下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口度正常,咬关系良好,无颌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无面神经损伤及涎瘘,面颈皮肤无明显手术瘢痕。对照组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6例,下颌下区均可见明显瘢痕。结论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骨角区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下颌下切口手术。
- 蒋练邹四海满城向晓波陈尚张隆庆
-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穿颊器手术入路
- 孕鼠锌摄入与外界不良因素共同作用对子代腭裂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孕鼠缺锌等不良因素对子代腭裂畸形发生的影响和锌在腭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42只C57BL/6 E0孕鼠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对照组、高温常锌组(A组)、高温高锌组(B组),高温低锌组(C组),内毒素常锌组(a组),内毒素高锌组(b组)、内毒素低锌组(c组)(n=6),高温为42.5℃水浴,9 min/次,1次/6 h。常锌饲料含锌30 mg/kg,高锌饲料100 mg/kg,低锌饲料5 mg/kg。内毒素为大肠杆菌脂多糖0.5μg/g,皮下注射。于胚胎18 d处死孕鼠,观察胎鼠腭裂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A、B、C、a、b、c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03%、24.13%、3.45%、36.67%、26.67%、5.71%、38.71%。对照组与B或b组比较,P>0.05,与其余试验组比较,P<0.05;实验B组与A或C组比较,P<0.05,实验b组与a或c组比较,P<0.05。结论:母体血清锌含量与子代腭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锌可以减少子代在不良刺激因素下的腭裂发生,但低锌与高温和内毒素不良因素的致子代腭裂畸形作用并无叠加。
- 宋庆高陈尚王芳王斌
- 关键词:妊娠腭裂微量元素锌
- 咽后壁隆起术在腭咽闭合不全中的初步探讨
- 目的探索一种主动性的功能性的手术方法纠正腭咽闭合功能不全velopharyngeal insufficiency,VPI)。方法以咽后壁隆起术代替咽后壁瓣咽成形术,改咽成形术传统的非主动性的阻塞性模式为主动性的功能性与非...
- 宋庆高陈尚何苇
- 关键词:腭裂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咽成形术
- 不同手术方式对幼兔鼻翼软骨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幼兔鼻翼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鼻畸形修复术式选择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只,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各12只,实验组Ⅰ、Ⅱ幼兔分别进行鼻翼弧形切口下的潜行剥离及宽度为2 mm×2 mm鼻翼软骨切除。分别于术后4、8、12、16周处死幼兔,完整取出鼻翼软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生长发育各阶段潜性剥离实验侧和对照侧鼻翼软骨细胞生长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侧软骨细胞的增殖活性一致;而鼻翼软骨部分切除组实验侧断端未形成软骨组织修复,甚至在个别切片上见到有鼻腔黏膜组织长入缺损空隙。结论:潜性剥离鼻翼软骨所造成的创伤对幼兔鼻翼软骨的发育没有不良影响,术后可以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完整个体,而早期切断鼻翼软骨对鼻翼软骨的发育有不良影响,潜在的透明软骨修复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完全代偿手术本身的损伤。
- 蒋练董茜茜宋庆高陈尚邹四海何苇
- 关键词:鼻翼软骨生长发育
-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降低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1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23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同时切除腮腺咬肌筋膜,随访0.5-2.5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组中有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3.3%;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组有1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有效减少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 蒋练黄桂林陈尚
- 关键词:腮腺手术腮腺咬肌筋膜腮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