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立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在我国农村村民自治背景下,有相当数量的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仍处于勉强维持合作、不协调的状况。要正确解决两委之间关系不协调的状况,就必须注重任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理顺党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介入方式;健全法律制度,界定两委职责;推广选举创新,提倡交叉任职;创新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加强支部建设,提高领导能力。
- 陈兴立
- 关键词:村民自治村党支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需冲出“潜规则”重围被引量:2
- 2011年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遵照法律要求,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潜规则"作为非正式法律制度,与法制化要求相悖,它的存在,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彻底打破法制建设中的"潜规则"障碍,就要从源头着手,梳理清法律法规显规则与"潜规则"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做好不同性质"潜规则"的禁绝、约束、引导和转化工作,消除"潜规则"存在的社会土壤,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畅通无阻。
- 陈兴立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潜规则显规则公平正义
- 对行政问责制度的宏观思考被引量:3
- 2009年
- 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法治对所有权力主体的要求。问责制度是推进法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以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或不作为从而保障公民权利为目标,旨在推进政府由无限、无责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变革,具有重大的宪政意义。在问责的制度建设上,必须从问责的范围、程序、对象及执行四个方面进行宏观把握,争取有所突破。
- 陈兴立
-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度政府职能公民权利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
- 关于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若干理论问题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对"村民自治"这一概念尝试性地下了定义,揭示了村民自治的特点,基于村民自治的实践将村民自治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其作用给予了准确定位,并分析了村民自治对于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基层农村民主、经济、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 陈兴立
- 关键词: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民主政治民主选举制度
- 宪法人权视野中的刑法解释观
- 2011年
- 人权价值是宪法的目的价值、核心价值,这决定了刑法目的是保护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目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存在片面理解人权、忽视人权甚至侵犯人权等问题,破解问题之通途在于,建立保护与保障统一,情、理、法融合及以罪过原则为本的人权刑法解释观。目的解释作为这种解释观的根本方法,寓于法理与情理、规范与事实的类推过程之中。
- 陈兴立
- 关键词:人权价值刑法目的类推
- 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2010年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各级行政部门公正、公平、公开执法的能力与水平。近几年,我国行政执法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
- 陈兴立
- 关键词:行政执法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行政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