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文民

作品数:178 被引量:97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7篇药物
  • 30篇药物不良
  • 30篇药物不良反应
  • 26篇药品
  • 23篇用药
  • 2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6篇血压
  • 15篇药物警戒
  • 15篇中药
  • 15篇流行病学
  • 14篇高血压
  • 13篇药物流行病学
  • 13篇不良反应监测
  • 12篇信号
  • 10篇信号检测
  • 9篇药物利用
  • 9篇自发呈报系统
  • 7篇药品不良反应...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机构

  • 136篇上海市药品不...
  • 36篇复旦大学
  • 1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上海市食品药...
  • 8篇广东省食品药...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长治医学院
  • 2篇陕西能源职业...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2篇华山医院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5篇杜文民
  • 29篇王永铭
  • 21篇陈斌艳
  • 21篇徐建龙
  • 18篇程能能
  • 15篇王宏敏
  • 14篇王晓瑜
  • 9篇贺佳
  • 8篇汤文璐
  • 8篇王龙兴
  • 7篇范维琥
  • 7篇叶小飞
  • 7篇金慧琳
  • 6篇胡晋红
  • 6篇王彤春
  • 6篇王卓
  • 5篇郑洪臻
  • 5篇张京生
  • 5篇孙华君
  • 4篇杨樟卫

传媒

  • 36篇家庭用药
  • 15篇中国临床药学...
  • 14篇药品评价
  • 12篇药物流行病学...
  • 8篇中国医学生物...
  • 7篇药学服务与研...
  • 6篇上海医药
  • 6篇中国新药与临...
  • 6篇中国药物警戒
  • 4篇中国卫生统计
  • 4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家庭医药(就...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医药食疗保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 13篇2008
  • 15篇2007
  • 19篇2006
  • 15篇2005
  • 17篇2004
  • 16篇2003
  • 10篇2002
  • 5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人类应用药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自觉地把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这是本世纪以来历次药害事件中,成千上万致残、致死换来的惨痛教训。80年代以来,由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研究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药物流...
王永铭杜文民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中林可霉素不良反应报告的情况 ,了解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方法 :国内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 196 0年~1997年的来自于《药物不良反应 196 0~ 1997多媒体光盘》 ;1998年~ 2 0 0 1年的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国外 196 0年~ 2 0 0 1年的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获得。结果 :国内 196 0年~ 2 0 0 1年文献资料中共检索出 16 4例林可霉素不良反应病例 ,最多见的是休克样反应 ,亦是主要致死原因 ;国外 196 0年~2 0 0 1年共 772例林可霉素病例报告 ,最多见的是伪膜性肠炎 ,也是主要致死原因。结论 :林可霉素不良反应国内外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以休克样反应为最常见 ,与剂量偏大有关 。
王奇志杜文民徐建龙
关键词:林可霉素伪膜性肠炎用药剂量
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及信号自动发现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本研究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计算机信号筛选3个方面探讨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和不良反应信号自动发现方法。监测的方法应尽可能多样化,数据编码字典要统一化,信号筛选算法也最好不要只选一种,整个监测-评价系统要有定期评估,以保证信号发现系统的良好运作。
傅政陈文贺佳王海南杜文民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收集数据编码
一种ADR信号检测的改进算法及其在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上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并评估其实际检测效果。方法建立基于新ADR报告(NAR)的信号检测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演算比较基于报告数(REP)和基于药物-不良事件组合(DEC)两种算法的ADR检测效果,评估数据库中已知ADR报告对信号检测的影响;并将NAR算法应用于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结果①对上海市ADR自发呈报数据库部分数据(2006-2007年)进行了信号检测计算,结果发现基于DEC的算法会产生不合逻辑的虚假信号,而基于REP的算法能避免产生这类信号并能发现被DEC算法忽略的有价值信号;筛除已知ADR报告能提高信号检出率57%。②建立了包含2650种药物,27230种DEC的已知ADR数据库,可自动筛选NAR。③采用基于NAR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上海市2004-2007年ADR自发呈报数据库进行检测,产生信号380条,包括加替沙星-低血糖反应、头孢他啶-过敏性休克,茵栀黄-荨麻疹等值得关注的信号。结论基于NAR的算法能显著提高ADR信号的检测效率。
何乐刘媛程能能杜文民魏志军陈斌艳王永铭
关键词: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自发呈报系统中已知ADR报告对信号检出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针对自发呈报系统中已知的ADR报告对信号检测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法使用综合标准法(MHRA)利用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7~2009年的60996份报告进行新策略验证。结果排除目标药物一非目标事件中的已知ADR报告后较不排除已知ADR的原始MHRA法分别多检出164、183、200个信号,检出率增幅达到48.9%,发现新严重信号分别为17、11、14个,其中严重信号刺五加注射液一肝功能异常至今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结论排除非目标药物一目标事件中的已知ADR法可提高检出率且操作简便易行。
李宏力程能能李熠杜文民
关键词:自发呈报系统数据挖掘信号检测
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被引量:2
2004年
杜文民王永铭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计算机管理系统药物流行病学数据库系统ADR不良反应监测
16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48
2005年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164例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系统损害和皮疹;其他还有过敏性休克、循环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说明书上未提及的不良反应。结论合理使用能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晓瑜杜文民王宏敏徐建龙戚秋鹏
关键词: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葛根素”与中药不良反应
2006年
杜博士:我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直在服药治疗,前阶段在医生建议下使用葛根素注射液,用后感觉不错,一直使用了20多天。这些天感觉腿部不适,医生说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可是我在报上看到葛根素注射液有溶血不良反应的报道。我母亲的情况是否为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中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杜文民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葛根素注射液高血压母亲医生
中药也有不良反应
2003年
中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萝卜白菜”,药品广告商们也拍胸脯说“绝无毒副作用”。其实并不然。
杜文民
关键词:中药药物中毒
老年人如何合理使用中药
2006年
我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抵抗力下降,难免生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治疗这些疾病会经常使用一些中药。想询问一下,老年人服中药是否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怎样合理使用中药,避免不良反应?
杜文民
关键词:合理用药中药老年人抵抗力慢性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