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晋

作品数:149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专利
  • 3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理学
  • 17篇机械工程
  • 15篇电子电信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核科学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3篇条纹
  • 42篇条纹相
  • 42篇条纹相机
  • 27篇X射线
  • 23篇射线
  • 23篇聚变
  • 23篇光阴极
  • 16篇像管
  • 16篇惯性约束
  • 16篇惯性约束聚变
  • 16篇变像管
  • 15篇光电
  • 14篇光纤
  • 13篇阴极
  • 13篇透射
  • 13篇脉冲
  • 12篇相机
  • 12篇激光
  • 10篇针孔
  • 9篇等离子体

机构

  • 149篇中国工程物理...
  • 7篇北京应用物理...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微...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北方夜视技术...

作者

  • 149篇李晋
  • 105篇杨志文
  • 102篇刘慎业
  • 68篇胡昕
  • 67篇陈韬
  • 59篇曹柱荣
  • 58篇董建军
  • 53篇黎宇坤
  • 51篇袁铮
  • 35篇杨品
  • 34篇张兴
  • 33篇王峰
  • 30篇邓博
  • 26篇江少恩
  • 25篇丁永坤
  • 24篇杨正华
  • 23篇王强强
  • 23篇车兴森
  • 20篇杨家敏
  • 17篇谢旭飞

传媒

  • 17篇强激光与粒子...
  • 5篇物理学报
  • 3篇光学学报
  • 3篇中国物理学会...
  • 2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光子学报
  • 2篇中国科学:物...
  • 2篇第三届全国高...
  • 2篇第五届全国高...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6篇2025
  • 6篇2024
  • 21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5篇2019
  • 16篇2018
  • 20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X射线成像器件的瞄准装置及其调校方法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成像器件的瞄准装置及其调校方法和应用方法,所述的瞄准装置包括X射线成像器件、瞄准透镜、可调光阑、支撑机构、四维调节机构和监视器,X射线成像器件位于瞄准透镜中心,且二者分别对靶的X光和可见光成像位置、...
任宽刘慎业侯立飞杜华冰景龙飞赵阳杨志文韦敏习邓克立姚立詹夏宇李晋杨国洪李三伟江少恩董建军曹柱荣丁永坤
一种二维空间分辨的黑腔辐射流诊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空间分辨的黑腔辐射流诊断系统,用于对黑腔内辐射流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演化过程进行高精密诊断。黑腔内部发出的X射线先由针孔成像到变像组件的透射式平响应X射线光电阴极上,光电阴极将X射线转化为电子,电子再由...
李晋胡昕邓克立杨志文陈韬袁铮黎宇坤邓博王强强张文海董建军曹柱荣
基于光电子脉冲展宽的高时间分辨成像技术被引量:5
2014年
为获取超快光脉冲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子脉冲准线性展宽的高时间分辨二维成像技术。利用高频时变电场的线性工作区加速光电子脉冲信号,通过优化阴极激励源的电参数,选择光电子进入加速区的时刻实现光电子脉冲的准线性展宽。利用曝光时间100ps的门控选通微通道板在脉冲展宽模块的记录面进行选通曝光成像,实现高时间分辨的二维成像。为改善系统的空间分辨和成像畸变,添加轴向聚焦磁场解决电子漂移区中由电子空间电荷效应引起的时间和空间弥散,对于能量4 keV、出射角0.1°的电子束,聚焦磁场的最佳强度为0.057 T,此时阴极中心位置的空间分辨可达5 1p/mm,阴极边缘位置空间分辨稍差。基于光电子脉冲准线性展宽技术,可将漂移距离50 cm,初始脉宽10 ps的电子脉冲展宽10倍,从而可将门控MCP探测器的时间分辨提高1个量级(即10 ps以内)。
袁铮杨志文李晋陈韬曾鹏侯立飞曹柱荣刘慎业
关键词:聚焦磁场
用于测量高功率大型激光器的电磁脉冲诊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高功率大型激光器的电磁脉冲诊断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功率:10~60TW,激光装置大小为:1~5m半径的大型激光器,n个SMA接头镶嵌于圆形的盲板上设置的n个孔洞内;架杆的左端与盲板的中心固定连接...
易涛杨进文李延帅王传珂刘慎业李晋
分幅变像管动态空间分辨率的标定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提高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二维成像诊断的精密化程度,提出了分幅变像管动态空间分辨率的标定方法.标定原理是以直边函数为物,经光学系统成像后求解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从而获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在神光II装置上利用八路激光打靶产生1—3.5keV能区的连续X射线标定源,照射高Z刀边材料,并成像到分幅变像管阴极上,分幅变像管采用脉冲选通工作模式获得动态像.对分幅变像管采集的动态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根据调制传递函数为0.1时对应的空间截止频率,得到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20lp/mm.根据分幅变像管的动态空间分辨理论,计算系统的极限空间分辨率为22.8lp/mm.标定结果略低于极限空间分辨率,与理论基本吻合.根据传统标定方法得到该分幅变像管的静态空间分辨率为22lp/mm,比动态空间分辨率略高.在二维成像诊断时,分幅变像管工作于动态选通模式,故动态空间分辨率的标定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其成像诊断能力.
袁铮董建军李晋陈韬张文海曹柱荣杨志文王静赵阳刘慎业杨家敏江少恩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
多层膜KB在内爆自发射诊断中的应用
2013年
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内爆自发射的高分辨多能点诊断技术研究。利用双周期多层膜KB的选能能点,配合多级记录系统,实现了内爆自发的高空间分辨准单色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胶片可以获得发射2.5keV和3.5keV的清晰图像,利用CCD可以获得8keV的窄能带清晰图像。实验结果可以很好用于芯部不对称性、电子温度分布以及密度分布的分析处理,为惯性约束聚变精密物理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
曹柱荣邓博董建军杨正华杨志文蒋炜陈家斌李晋袁铮黄天暄唐琦何小安张海鹰刘慎业江少恩丁永坤
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设备准直装置及方法,所述的准直装置包括成像元件、成像节、波纹管、内筒、外筒、关节轴承、指向调节器、盲板、准直孔和激光器;成像节的小端连接成像元件,成像节的大端通过波纹管连接外筒的一端,外筒的另一端连接...
杨志文李晋袁铮刘慎业陈韬黎宇坤王鹏陈黎
低噪音长阴极扫描变像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长阴极扫描变像管,包括沿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阴极、栅极、第一聚焦极、第一阳极、第二聚焦极、第二阳极、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第二阳极靠近偏转电极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阳极孔,该阳极孔上覆盖有金属屏蔽网。采...
李晋胡昕杨志文张兴王峰梁志远刘慎业董建军杨品杨正华李颖洁
一种激光内爆诊断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内爆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滤片、双通道X射线成像系统和双通道X射线条纹相机。双通道X射线条纹相机包括双通道X射线扫描变像管、光纤锥、像增强器和图像记录系统。双通道X射线扫描变像管包含多组电子聚焦系统和扫...
李晋王峰杨志文胡昕刘慎业杨品董建军黎宇坤张兴杨正华梁志远陈铭李颖洁
基于亚皮秒紫外激光器的诊断设备标定平台被引量:4
2017年
为充分利用亚皮秒紫外激光器的大能量、超短脉宽的紫外激光输出特性,配套建立了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诊断设备性能指标的标定平台。标定平台具备激光能量测量、光传输延迟、光束分割与等比递减、序列光脉冲产生器等功能,可为相关诊断设备提供结构支撑和高真空度的运行环境。通过机械与光学设计完成了平台各部件的研制,并利用该平台对X射线二极管的响应时间、X光条纹相机的扫速、X射线分幅相机的动态范围等指标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该标定平台与亚皮秒紫外标定源的匹配度良好,可实现多种诊断设备性能指标的精密标定。
袁铮邓克立李晋杨志文吴冰静陈韬邓博齐文博王强强曹柱荣刘慎业
关键词:激光器动态范围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