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东

作品数:102 被引量:563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源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经济管理
  • 31篇社会学
  • 26篇历史地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3篇人口
  • 14篇影响因素
  • 13篇人口分布
  • 9篇城市
  • 8篇乌江流域
  • 8篇城市化
  • 7篇地理加权回归
  • 7篇地形
  • 7篇人口老龄化
  • 7篇经济发展
  • 7篇老龄化
  • 5篇植被
  • 5篇生态
  • 5篇生态环境
  • 5篇能源
  • 5篇农业
  • 5篇空间自相关
  • 5篇耕地
  • 4篇地理
  • 4篇实证

机构

  • 89篇贵州师范大学
  • 13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7篇李旭东
  • 6篇张善余
  • 3篇但文红
  • 2篇汪境仁
  • 2篇赵翠薇
  • 2篇瞿瑶
  • 1篇杨尽利
  • 1篇邱添
  • 1篇陈群利
  • 1篇熊翠琳
  • 1篇吴智凤
  • 1篇王娜
  • 1篇洪涛
  • 1篇张佳乐
  • 1篇王丽娟
  • 1篇罗友花

传媒

  • 12篇贵州师范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4篇贵州科学
  • 4篇生态科学
  • 3篇人口学刊
  • 3篇地理研究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南京人口管理...
  • 3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西北人口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贵州民族学院...
  • 2篇世界地理研究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2篇六盘水师范学...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山区小流域植被覆盖度演变时空格局被引量:7
2020年
探究高原山区小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为小流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参考。选取1989-2017年贵州省黑滩河流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等方法反演流域植被覆盖度,探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以及不同地貌植被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9-2017年黑滩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由61.45%上升到67.49%,2011年后植被覆盖度上升最为明显;2)1989-2017年黑滩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总体南高北低,其中1989-1996年、1989-2017年南部植被覆盖度上升相对较多;3)1989-2017年黑滩河流域中海拔丘陵区植被覆盖度较高,小起伏低山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小起伏中山区植被覆盖上升最明显。
程东亚李旭东安芬应奎郭晓芳龙映豪方冰轲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地貌小流域
贵州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立足贵州人口受教育和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灰关联模型,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贵州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就在教育方面如何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熊翠琳李旭东
关键词:人口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
黔中城市群人口-产业-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2010—2020年人口、产业与土地数据,综合运用耦合度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黔中城市群人口-产业-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黔中城市群土地城镇化率增幅明显,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产业城镇化发展缓慢,产业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产业城镇化质量不高,人口集聚与发展带动能力不足;虽然城镇化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但随时间发展呈上升趋势,协调水平以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为主;协调度变化呈现“微升—大幅提升”的演变特征,中部协调度上升幅度较大,西北部协调度上升较为缓慢;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异显著,表现出明显的以贵阳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但县域间差距趋于收敛;路网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迁入率对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较为显著,且表现出较强的时空分异规律.
张鑫雨李旭东田俊
关键词:城镇化耦合协调度
贵州乌蒙山区耕地与人口及经济空间变化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根据贵州省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乌蒙山区从1990—2006年近20年的耕地与人口、经济的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并引入某一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公式,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回归分析这一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得出耕地资源受人口因素比受经济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协调好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即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促进耕地资源向集约化发展,是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
杨尽利李旭东邱添
关键词:耕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贵州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动态关系及协调度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贵州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城市化与耕地资源保护形成矛盾的突出问题,分别利用协整理论和协调度指标对贵州省1982-2008年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及其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二者呈负相关。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发展是耕地变化的单向G ranger原因。大部分年份的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型,耕地资源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
李旭东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面积耕地资源保护
贵阳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水资源环境是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研究西部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规律,对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借助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阳市2001~2015年间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线性的增长趋势,协调类型逐渐从严重失调转变至优质协调类型。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是动态的历史过程,只有促进两大系统综合指数的稳步提高,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才会稳步提升。
蔡振饶李旭东李玉红杨江州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资源环境
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的贵州经济平衡增长途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贵州老龄化人口具有地域性和经济性的典型特征,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层面给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科学看待老龄化,从被动转为主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劳动配置,重视银色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视角的贵州经济平衡增长途径,对于贵州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张佳乐李旭东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
基于MGWR的贵州高原县域人口集聚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以贵州高原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从自然、社会、经济维度构建系统指标体系,利用人口集聚度来测算贵州省县域人口集聚时空演变特征,引入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定量探讨贵州高原县域人口集聚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贵州高原县域人口集聚呈现多核心分布状态,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地区为核心地区,黔南、黔西南、黔东南地区人口集聚程度低;(2)2010年与2020年,贵州高原县域人口集聚主要以人口集聚度均值上下地区为主,其次是人口稀疏地区,高人口集聚度地区最少;(3)各影响因素对贵州高原县域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政府财政支出、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影响县域人口集聚的主要因素,石漠化率和地区GDP增速次之,地形、人均GDP、二三产值占比和到省会距离对县域人口集聚的影响较小.
郭兴李旭东
关键词:县域人口集聚人口分布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2000-2018年NDVI变化及其与地形梯度、人口分布的关系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研究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变化及其与地形梯度、人口分布的关系,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开展、国土空间优化整治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0—2018年贵州省北盘江流域NDVI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海拔、坡度、人口密度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①2000—2018年北盘江流域NDV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长稳定,植被呈现不断恢复的趋势。②2000年北盘江流域NDVI空间分布在东南部最高,在西北部最低,NDVI高值在中部地区分布较为破碎,至2018年各地区NDVI值差距显著缩小,其中在西北部和中部NDVI低值区转变最为明显。③2000—2018年北盘江NDVI显著减少、轻微减少及轻微增加的地区面积较少,面积比例不足10%;而显著增加地区面积为19986.04 km^(2),比例为90.93%。④2000—2018年,北盘江流域NDVI的海拔效应表现为阶段变化特点,其中2000—2010年NDVI值随着海拔的上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0—2018年NDVI值随着海拔的上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NDVI值随坡度增加表现为上升—下降趋势;而NDVI值随人口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结论]地形因子奠定植被生长条件,而社会和人为因子对NDVI值变化影响较大。
尉文艺李旭东
关键词:NDVI
云贵高原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21年
云贵高原地理环境复杂,气温与降水空间差异显著,研究其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1—2010年云贵高原180个气象站的平均气温、降水数据,利用克里金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等插值方法,探究了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云贵高原气温空间分布总体南高北低,乌蒙山区和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区气温相对较低。(2)云贵高原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在云南南部较高,云南东北和贵州西北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在局部地区受地形影响明显。(3)云贵高原气温与降水分布的各种插值平均百分比误差中,误差依次为SPLINE>TREND>OK>KED>IDW(降水),SPLINE>TREND>IDW>KED>OK(气温),气温OK,降水IDW插值精度高,效果好。(4)云贵高原海拔每上升1000 m,气温下降范围在6.2~3.3℃,哀牢山(无量山)—横断山沿线海拔对气温的影响程度较高,但海拔对降水的影响相对复杂。
郭晓芳李旭东程东亚
关键词:气温降水空间插值影响因素云贵高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