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珂

作品数:152 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专利
  • 66篇期刊文章
  • 13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电子电信
  • 24篇电气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图像
  • 32篇网络
  • 15篇输电
  • 14篇输电线
  • 14篇输电线路
  • 14篇电线路
  • 13篇卷积
  • 10篇人脸
  • 10篇螺栓
  • 8篇电力
  • 8篇电信
  • 8篇图像分类
  • 8篇金具
  • 8篇基站
  • 7篇直方图
  • 7篇数据集
  • 7篇自然语言
  • 7篇博弈
  • 6篇通信
  • 5篇人脸图像

机构

  • 119篇华北电力大学
  • 43篇北京邮电大学
  • 5篇张家口职业技...
  • 5篇石家庄指挥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广西电网公司
  • 1篇华北电网有限...
  • 1篇保定供电公司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诺基亚西门子...
  • 1篇河北能源工程...
  • 1篇国网冀北电力...

作者

  • 152篇张珂
  • 28篇赵振兵
  • 16篇戚银城
  • 11篇李保罡
  • 10篇赵伟
  • 10篇孔英会
  • 10篇苑津莎
  • 9篇吕廷杰
  • 9篇翟永杰
  • 8篇赵文清
  • 6篇刘涛
  • 6篇张平
  • 6篇王莹
  • 6篇王新胜
  • 5篇李中
  • 5篇靳越
  • 5篇张卫华
  • 5篇王义凯
  • 4篇张海峰
  • 4篇张纬栋

传媒

  • 10篇中国图象图形...
  • 5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电力系统通信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软件
  • 2篇激光与红外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智能系统学报
  • 1篇煤矿机械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现代通信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自动化博览
  • 1篇通讯世界

年份

  • 5篇2025
  • 15篇2024
  • 20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关键部件及缺陷的检测方法,选取Cascade RCNN作为基础模型,使用Swin Transformer作为主干网络;在原有特征金字塔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平衡特征金字塔网络,平衡上下层之间的信息...
张珂董超谢志远石超君韩槊
一种监听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监听方法,针对多条可疑链路共存的情况,首先获取可疑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根据可疑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将其分为已经达到监听状态和暂未达到监听状态两个部分,对于已经达到监听状态的可疑链路,合法监听端将自...
李保罡姚源斌赵伟张珂
IMS与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被引量:5
2006年
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支持各种综合业务,因此,ETSI和ITU-T已将其作为NGN的核心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IMS的网络架构及其特点,分析了基于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优势,提出了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并指出这种融合方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芮智张珂田宝玉
关键词:IMSNGN软交换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输电线路金具及其缺陷深度学习检测方法综述被引量:7
2022年
输电线路金具是输电线路上担负机械连接、固定及保护作用的重要组成部件,受复杂的气候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易发生缺损、锈蚀和脏污等异常与缺陷。采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输电线路上的金具缺陷进行检测并及时消除缺陷是提高检修效率效益、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首先根据输电线路金具的功能对金具及其缺陷种类进行了详细划分,并概述了常用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及用于解决小目标金具检测、遮挡金具检测问题的深度学习方法,然后对输电线路上几种关键金具及其缺陷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对目前金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康泰安王宝莉刘少航霍亚琳张珂戚银城
关键词:输电线路金具目标检测螺栓
四叉树直方图的特殊方向关系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空间方向关系形式化模型是空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对特殊方向关系("包围","在…和…之间"等)表达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特殊方向关系形式化模型的特点和缺陷,然后介绍了四叉树直方图的基本思想和构造方法,接着详细阐述了基于四叉树直方图的特殊空间方向关系的判定方法,最后采用人工图片和真实图片作为算例与现有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针对"包围"和"在…和…之间"等特殊方向关系获得接近人类认知的判定结果,并且克服了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
张珂王小捷靳越
关键词:空间方向关系模糊集
深度学习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综述被引量:12
2023年
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姿态估计方法存在难以实现复杂场景下分离目标和背景、易受人为设定先验信息影响、效率过低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日趋成熟,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的精确率和速度等性能均优于传统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近年来,作为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的基础,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在解决拥挤和遮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大多数网络模型采用的是层数过多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对网络速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基于部署在边缘侧的实际应用需求,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网络的轻量化成为研究热点,且具有潜在的创新应用价值。根据基于深度学习的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的发展历程和优化趋势,可将其分为单人姿态估计、多人姿态估计以及轻量级人体姿态估计3类。本文对各类人体姿态估计采用的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总结,对各类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各类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虽然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各类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处理人体姿态估计任务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二维人体姿态估计模型采用的技术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给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孔英会秦胤峰张珂
关键词:轻量化
基于SAW-PCL的输电线路缺销螺栓弱监督检测方法
2024年
螺栓作为输电线路中不可或缺的紧固件,其缺销必然会引起重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螺栓目标较小、标注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AW-PCL的输电线路缺销螺栓弱监督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级标注信息即可定位到螺栓目标。在主网络中引入卷积块注意模块(CBAM),抑制无用的背景特征,提取螺栓精细特征,提高螺栓的检测能力。针对弱监督检测中缺销螺栓的检测精度远低于正常螺栓及不平衡性问题,提出自适应加权损失函数(SAW),动态调节模型对不同类别样本的学习程度,均衡不同类别之间的检测精度,并定义了平均类间检测精度差(ADPD)来评价不平衡性。构建的自适应加权损失函数可以提升缺销螺栓的检测精度,对正常螺栓和缺销螺栓的检测精度有一定的均衡能力,定义的ADPD可以评价模型检测性能的平衡度。在自建数据集V1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均值(mAP)提高了19.7%,ADPD值降低了21.8,在mAP和ADPD双重指标评估下的模型表现出了更好的缺销螺栓检测能力。
赵振兵马迪雅丁洁涛翟永杰赵文清张珂
图像配准中的边缘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图像的边缘是图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边缘特征提取一直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的经典研究课题,在图像配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图像匹配精度至关重要。该文对现有经典以及新型的边缘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重点比较了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方法,从而总结出相对有效的图像边缘提取方法,为进一步进行图像配准提供了依据。
余萍崔少飞赵振兵张珂陈斯
关键词:图像配准多尺度
TD-LTE系统上行性能评估与HPSS技术的研究
2010年
本文对TD-LTE上行系统,从接收天线类型,上下行时隙配置,小区规模,系统带宽,载波频率这些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评估。同时在TD-LTE上行系统中对HPSS技术进行了评估。评估采用了符合3GPPE-UTRANLTE规范的系统级仿真平台。TD-LTE系统在1x8s天线配置下,性能明显优于FDD1x2系统。TD-LTE系统小区边缘用户对小区半径更为敏感。HPSS技术更适用于大半径小区,可使平均吞吐提高40%,边缘吞吐提高62%。
张珂康剑锋
前包钦格复合体中胞体-树突簇放电模式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
哺乳动物脑干延髓外侧的前包钦格(pre-B(?)tzinger)复合体是呼吸节律产生和调节的关键部位。在该部位存在一类能够自发产生节律性放电的特殊神经元,其放电行为与呼吸节律的产生密切相关。对此类神经元放电行为的研究有助...
张珂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