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芬

作品数:33 被引量:22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11篇枯病
  • 9篇叶枯病
  • 9篇白叶枯
  • 9篇白叶枯病
  • 5篇稻白叶枯病
  • 5篇生物防治
  • 5篇水稻白叶枯
  • 5篇水稻白叶枯病
  • 5篇田间
  • 5篇农抗120
  • 5篇中生菌素
  • 5篇物防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苹果
  • 4篇枯草芽孢杆菌
  • 3篇稻飞虱
  • 3篇稻螟
  • 3篇稻螟赤眼蜂

机构

  • 33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汝州市农业技...
  • 1篇郑州市园艺场

作者

  • 33篇张桂芬
  • 19篇申效诚
  • 15篇孔建
  • 14篇王文夕
  • 11篇赵白鸽
  • 11篇鲁传涛
  • 8篇程红梅
  • 2篇张穗
  • 2篇刘庆元
  • 2篇薛俊杰
  • 2篇孔健
  • 2篇王克荣
  • 2篇杨永升
  • 1篇王彩敏
  • 1篇张忠山
  • 1篇刘芹轩
  • 1篇范西玉
  • 1篇陈龙华
  • 1篇祝洪海

传媒

  • 8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生物防治通报
  • 5篇植物保护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农村农业农民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生菌素防治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叶斑病的田间试验初报被引量:7
1995年
1992~1993年在河南省试验的结果表明:以中生菌素替代果园常用杀菌剂退菌特、多菌灵等,与波尔多液交替喷雾,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防效相当于化学药剂处理,大面积使用可使病果率控制在5%以下。对叶斑病类防效突出,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化学药剂处理。
孔建赵白鸽申效诚张桂芬王文夕常聚普李志清潘战社王同贵
关键词:中生菌素轮纹病叶斑病苹果树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抗真菌作用研究初报被引量:16
1992年
作者从郑州市苹果园中分离到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强拮抗作用的细菌,编号B-903,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现将该菌株抗菌物质及其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孔建王文夕赵白鸽程红梅申效试张桂芬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抑菌作用
几种杀虫剂对稻螟赤眼蜂的毒性及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
作者在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研究中心生态室(光照14小时、25(、恒温)内,以人工饲料饲育的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之新鲜卵块为寄主,采用药液浸渍寄生卵块的方法,评价了巴丹(Padan,75,%颗粒水溶...
张桂芬竹内博昭平井一男
关键词:稻螟赤眼蜂杀虫剂生物防治种群
枯草芽孢杆菌B—903抗菌物质产生条件及部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1994年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是从郑州果园中筛选出的,它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通过对其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认为,在NYDA培养液中,培养液初始pH值为7时,最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振荡培养112h,培养滤波的抑菌活性可达最大值;不同初始接菌量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时间影响不大;在250ml三角瓶中,随装液量减少,培养液抑菌活性有增大趋势;大米粉和豆饼粉是最适合产生抗菌物质的碳、氮源;调节培养滤液pH值至4为抑菌活性物质最简便的保存方法,振荡培养112h的培养滤液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稀释2318倍。
王文夕孔建赵白鸽程红梅申效诚张桂芬
关键词:抑菌物质抗菌素枯草芽孢杆菌
苹果轮纹烂果病生物防治研究初报被引量:7
1993年
1990~1992年在郑州进行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剂中生菌素751和抗生素B-903对苹果轮纹病离体培养的菌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1.77~18.70mm;田间将生物药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后,经“751”100倍液防治的轮纹病烂果率低于化学农药处理,且对早期落叶斑点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贮藏前用751的复配剂QGF处理后,获得了满意的防病保鲜效果.
赵白鸽孔建申效诚王文夕程红梅张桂芬王彩敏
关键词:苹果轮纹病生物防治抗生素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抗菌物质的研究被引量:23
1992年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903菌株系从郑州苹果园中分离得到,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将 B-903菌株摇床培养24小时,细菌数量以对数增长达最大值;培养41小时,抗菌物质开始检出,此时培养液 pH 值由6.5变为7.5,以后随细菌数量减少和 pH 值的回降,抗菌物质逐渐积累,于培养112小时达最高值。作者认为该物质是细菌衰亡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培养过程中的供氧条件影响细菌数量的增长和抗菌物质积累。B-903抗菌物质为水溶性物质,常温下,酸、碱条件不破坏该物质活性,酸性环境中,该物质具热稳定性。
孔建王文夕赵白鸽程红梅申效诚张桂芬
关键词:抗菌物质生物防治枯草杆菌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应用中国农科院最新研制的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研究了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室内浸种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100mg/kg、在水温58℃下浸稻种48h,可全部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白叶枯病菌,切断了种子带菌传病的途径。田间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50mg/kg、水温55~60℃的药液浸种48h,再于秧苗3~4叶期和移栽前5~7d用中生菌素15mg/kg施药保护,田间白叶枯病可迟发生20d以上,其发病程度亦显著降低,对于轻病田或轻发生年份大田可免于防治;重病田或重发生年份于发病初期再用中生菌素15mg/kg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作者认为用中生菌素浸种及秧田期施药保护不仅改变了以往田间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的策略,而且大大降低了防治费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张桂芬程红梅鲁传涛王克荣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中生菌素生物防治浸种
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被引量:9
1990年
1981—1987年,研究了稻纵卷叶螟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经回归系数b值法(Podler等,1975)分析表明,一至二龄和三龄幼虫期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时期,捕食性天敌及气候因子所导致的害虫失踪是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并根据生命表资料和对关键因素建立亚模型的方法,组建了自第三代迁入蛾量起预测当代三龄幼虫数量的预测式。本模型在郑州地区应用准确率达80%以上,有效地指导了防治。
张桂芬刘芹轩申效诚赵白鸽薛俊杰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
农抗120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1987~1989年进行了农抗120与常用化学杀菌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药效对比,及不同使用期农抗120的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全省多点用300倍农抗120,施药2次,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平均为83.91±11.86%,比常用化学杀菌剂高23~43%,农抗120的防效与施药时期关系密切,两次灌根时间都应在发病之前,第一次施药时间:直播西瓜在4~5片真叶期,移栽西瓜在苗床期,右,据河南省120个县市,11万亩西瓜的防治示范结果,隔7~10天,进行第二次施药,病株率已控制在0~8%左平均防效为70~95%,每亩挽回西瓜损失200~400公斤。
张桂芬孔建申效成刘庆元张穗张立本王太平
关键词:西瓜枯萎病农抗120
BT制剂的应用技术
1992年
化学农药发展到60年代,由于农药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在国际上引起了震动,使农药发生了转折,引出生物制剂农药的研制和生产。在生物农药中,发展较快而广泛应用于农林、贮藏和环卫害虫的苏云金杆菌就是其中的一种,即目前市场上出售的BT乳剂、7216和青虫菌等BT制剂。由于它高效。
张桂芬
关键词:生物农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