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1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醉深度监测仪应用于患儿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预测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麻醉深度检测仪应用于患儿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5例全麻手术患儿,均接受麻醉深度监测仪检测,以气管拔管时不同检测结果将其分为A组(41例)、B组(54例),分析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情况,包括镇静/警觉评分、血氧饱和度、麻醉观察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镇静/警觉评分、麻醉观察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与A组相近(P>0.05);B组拔管后10 min时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A组(P<0.05);意识恢复阶段中,刺激无反应时B组的HR、MAP水平与A组相近(P>0.05);睁眼或哭闹、定向力恢复时B组的HR、MAP水平均较A组低(P<0.05);B组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患儿麻醉苏醒期中应用麻醉深度监测仪,可有效评估患儿意识恢复质量。
- 段百杰张侃
- 七氟烷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8
- 2013年
-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需给予临床麻醉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七氟烷麻醉治疗,对照组给予异氟烷麻醉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静脉诱导插管麻醉,对两组麻醉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在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七氟烷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中取得的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麻醉方法。
- 张亚东张侃
- 关键词:七氟烷临床麻醉异氟烷
-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麻醉管理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53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术中观察包括无创血压(BP)、心率(HR)等指标。结果气腹后15min其术中观察指标明显上升,干预处理后气腹后30min,其MAP、HR下降,PETCO2基本维持不变。53例患者均在手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其平均气腹时间为251.2±17.0min,平均拔气管导管时间为29.3±3.4min。重视术前麻醉管理和围手术期的随访、评估、监测及管理,及时处理并发症,能保障患者的手术麻醉安全。
- 张侃李亚东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麻醉
-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与乳酸林格氏液对食管癌患者输血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与乳酸林格氏液对食管癌患者输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切皮前30 min以15 ml/(kg·h)速度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对照组患者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对比两组患者稀释前(T0)、稀释后(T1)、术毕(T2)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指标,两组的出血量、输液量及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及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T0~T2点的中心静脉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及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Hct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0~T2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输液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输血量。
- 张侃李世多李亚东
- 关键词: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乳酸林格氏液食管癌输血量血流动力学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被引量:69
- 2020年
- 目的比较全麻(G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CSEA组52例和GA组44例。观察2组术前(T1)、麻醉10 min(T2)、30 min(T3)时循环功能指标水平,评估T1、术后6 h(T4)、术后24 h(T5)时认知功能和谵妄发生情况,检测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记录2组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障碍(POCD)、谵妄发生情况。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2组T2~T3时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T1时点,但CSEA组高于GA组(P<0.05)。2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于T4时点降低,于T5时点升高,但均低于T1时点,CSEA组高于GA组(P<0.05);2组谵妄量表评分于T4时点升高,于T5时点降低,但均高于T1时点,CSEA组低于GA组(P<0.05)。CSEA组术后24 h POCD和谵妄发生率均低于GA组(P<0.05)。2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于T4时点降低,于T5时点升高,但均低于T1时点,CSEA组高于同时间GA组(P<0.05)。2组手术情况、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波动较小,并可减轻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谵妄的影响,手术情况及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良好。
- 李亚东张侃
- 关键词:骨折下肢腰硬联合麻醉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腹横肌阻滞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严重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后疼痛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行LSG手术的严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切皮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TAP阻滞,其中实验组患者双侧TAP分别予以0.375%罗哌卡因20 mL注射,对照组予以20 mL生理盐水注射,术毕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术后1 h、2 h、6 h、12 h、18 h和24h的静息状态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第1次补救性镇痛时间晚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能够有效控制LSG术后疼痛,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术后恢复。
- 张侃李世多李亚东
- 关键词:镇痛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15日~2019年12月2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睁眼时间、睫毛反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动作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时、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血流波动及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 金曼张侃王君毅张湲钫黄小倩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脊柱结核应激反应异丙酚
- 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提高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旨在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提高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及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平片检查提示气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CT模拟支气管镜及后处理技术处理,收集整理3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气管狭窄患者麻醉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经整理32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发现,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Ⅰ级者24例,气管狭窄程度分级Ⅱ级者8例。经CT模拟支气管镜图像测量,32例患者中气管狭窄最严重出直径3.1~9.1mm,平均直径(6.71±1.21)mm;气管狭窄最严重处横截面积:0.80~1.26cm^2,平均横截面积(1.00±0.69)cm^2。以CT图像资料为根据,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3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麻醉诱导,第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氧饱和度:95~100%,呼气末二氧化碳:3.50~5.51kPa,术中、拔管后未发生气管插管并发症。结论麻醉前应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气管狭窄患者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提高气管狭窄患者气管插管安全性、麻醉质量意义重大。
- 李亚东张侃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气管狭窄麻醉质量
- 静脉镇痛泵不同配方对于骨科术后镇痛疗效的对比分析
- 2021年
- 骨科术后患者极易有疼痛出现,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等,如果缺乏理想的镇痛,那么就会促进患者术后死亡率的提升,而良好的术后镇痛管理则一方面能够促进患者疼痛的减轻,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减少,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镇痛[1]。虽然阿片类药物可能引发一些严重并发症,但是现阶段,其仍然是临床最常采用的镇痛药物[2]。舒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在静脉自控镇痛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3]。为了将长期完善的术后镇痛提供给患者,对单一药物具有较大的给药量、较多且严重的不良反应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骨科术后镇痛中静脉镇痛泵不同配方的疗效。
- 鱼婷张侃薛武学
-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痛泵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疗效
- 不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给药方案在人工流产术中抑制体动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给药方案在人工流产术中抑制体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延安市人民医院120例早期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静脉推注舒芬太尼1μg/kg,1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0~1.5μg/kg,以4 mg/s术中间隔推注;观察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首次剂量为2μg/mL,入睡后以1.8μg/mL速度输注。观察两组麻醉疼痛情况,两组相关时间和药物用量,以及麻醉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和术后宫缩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扩宫刮宫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7±0.8)min比(7.7±0.9)min,(3.4±0.5)min比(4.8±0.8)min,(71.6±7.8)mg比(129.5±26.7)mg],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0.9±5.4)mg比(32.1±6.4)mg](P<0.01)。观察组体动、嗜睡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0%(3/60)、3.3%(2/60)、3.3%(2/60)、3.3%(2/60),低于对照组的30.0%(15/60)、15.0%(9/60)、18.3%(11/60)、20.0%(12/60)(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人工流产术中抑制体动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
- 李世多白文娟马涛张侃
- 关键词:靶控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人工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