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莹 作品数:34 被引量:11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肝癌的基因靶向治疗 被引量:1 2008年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种复合基因病,其涉及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细胞凋亡基因以及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基因等。有鉴于此,针对病变基因的基因靶向治疗成为肝癌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开展的肝癌基因靶向治疗的策略包括:自杀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导入抑癌基因、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核酶以及RNA干扰等。但直到现在,大部分关于肝癌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研究或前期临床研究阶段。 林菊生 常莹关键词:肝细胞 基因疗法 APOBEC3G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lipoprotein B mRNA 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 like3G,APOBEC3G)(也称为CEM15)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脂质体转染pcDNA3.1 Human APOBEC3G-Myc-6Xhis、pcDAN3.1/His-C进入HepG2.2.15细胞,转染后,RT-PCR证实转染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证实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RT-PCR分析APOBEC3G对HBV 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APOBEC3G基因与蛋白在HepG2.2.15细胞都有表达,与空质粒转染组相比,pcDNA3.1 Human APOBEC3G-Myc-6Xhis转染组HBsAg含量下降70.38%,HBeAg含量下降62.88%,未转质粒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结论APOBEC3G在体外可以抑制HBV复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制剂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韩思源 林菊生 林园园 常莹 姚津剑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APOBEC3G 抗病毒作用 PEG10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parternal express gene 10)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探讨其作为肝癌转移基因的可能性。方法提取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L、MHCC-97H的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对反转录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用管家基因-βactin的cDNA起始浓度作为参照标化PEG10的cDNA起始浓度,对标化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HepG2、MHCC-97L、MHCC-97H标化后的PEG10 cDNA相对起始浓度分别为(3.15±0.05)×10-3(、5.06±0.03)×10-3(、6.14±0.09)×10-3,各肝癌细胞系之间PEG10表达量差异也存在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EG10基因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呈正相关,可以推测PEG10基因可能是促使肝癌转移的癌基因。 张琼 叶达伟 常莹 宋宇虎 谢娜 王晓燕 林菊生关键词:肝癌 肿瘤转移 荧光定量PCR 遗传印记基因PEG10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变化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 建立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PEG10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PCR阳性转基因鼠经RT—PCR、Westernblot鉴定后,皮下注射H22细胞,连续测量肿瘤体积。12d后取肿瘤和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肝脏组织进行SP染色,检测PEG10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结果阳性首建鼠的肝脏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转基因小鼠皮下瘤的体积(4.08、4.23cm3)及质量(6.89、6.48g)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1.61cm。及1.63g,P〈0.05),均向周围组织侵袭并出现肝转移,肝脏中检测到PEG10蛋白;野生型小鼠的肿瘤组织有包膜,未出现肝转移。结论构建的PEG10转基因小鼠模型可促进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刘瑶 林菊生 郑新民 谭锦泉 汪志军 张强 吴伟 常莹关键词:肝肿瘤 转基因小鼠 皮下移植瘤模型 靶向Mcl-1的shRN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设计以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为靶点的短发夹状RNA(shRNA),构建携带此shRNA的重组质粒,探讨脂质体转染该重组质粒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对针对Mcl-1基因不同位点的shR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si RNA-hH1neo-Mcl,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Mcl-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筛选能高效抑制Mcl-1基因表达的shRNA重组质粒并应用MT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的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含shRNA片段的重组质粒,依次命名为pMclsi-1、pMclsi-2、pMclsi-3。经测序证实,插入的DNA片段的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Mcl-1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下调,其中以pMclsi-1重组质粒下调效应最强。MTT检测显示pMclsi-1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后24 h细胞凋亡率为6.5%,48 h细胞凋亡率为15.6%,显著高于对照组(3.9%,P<0.05)。结论采用RNAi技术可特异阻断Mcl-1基因的表达,Mcl-1基因有促进细胞增生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余琴 陈琼 黄焕军 宋宇虎 常莹 田德安 林菊生关键词:短发夹状RNA 细胞增殖 乙型重型肝炎并发症对重型肝炎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荟萃分析乙型重型肝炎并发症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并发症成为乙型重型肝炎诊断标准的可能。方法检索截止到2009年11月国内公开发表的乙型重型肝炎相关的论文,提取文献中含有预后和并发症数据,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将上述效应量进行异质性检验,荟萃分析其合并后的效应量。结果共检索到2229篇文献通过遴选,最终有8项研究纳入荟萃分析,共包含1771例乙型重型肝炎病例。荟萃分析生存组(好转组)和死亡组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对危险度依次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和腹水。在荟萃分析中肝性脑病、感染和腹水在8项研究中具有同质性。上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有一定异质性。结论荟萃分析发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在死亡组和生存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肝性脑病、感染和腹水同质增加病人死亡率,考虑作为临床乙型重型肝炎预后判断指标。但由于各并发症发病率未超过半数,故各并发症不能作为乙型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姚津剑 于伟玲 常莹 林圆圆 林菊生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 并发症 预后 人XAF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人肝癌细胞株中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析XAF1基因启动子在肝癌细胞株中的活性,为研究XAF1基因转录调控的基本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肝癌细胞株中扩增XAF1基因的1 395 bp启动区域片段并分别克隆到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和pEGFP-1中,分别将含有XAF1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和pEGFP-1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性并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通过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及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重组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克隆的XAF1启动子片段序列正确;转染后的HepG2、SMMC7721荧光素酶相对发光强度分别是6.97±0.74、6.12±0.59。其绿色荧光蛋白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构建的含XAF1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质粒为研究XAF1基因的转录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陈琼 余琴 汪志军 里进 胡晓文 王晶 常莹 林菊生关键词:基因 XAF1 启动区 转录调控 靶向Kus基因的串联短发夹状RNA表达系统对HepG2细胞中Ku70和Ku80的同时干预作用 2007年 目的在同一载体上串联针对不同靶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探讨其同时干预不同靶基因的效应。方法在已筛选到高效干预靶基因Ku70、Ku80的shRNA表达载体的基础上,构建串联的shRNA表达载体psiRNAKus,该载体能同时表达针对Ku70的shRNA和针对Ku80的shRNA,酶切鉴定和DNA测序确定psiRNAKus构建成功后,将其转染入肝癌细胞株HepG2,转染后48 h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干预靶基因的效果。结果psiRNAKus表达的shRNAs能够同时抑制Ku70和Ku80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的表达。结论在同一载体上串联的针对不同靶基因的shRNA表达系统有望在实验和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 任精华 林菊生 常莹 吴颖 张颖慧 张强 何星星关键词:KU70 KU80 siRNA抑制肝癌细胞DNA修复门控基因表达的实验 2007年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siRNA抑制DNA修复门控基因Rad52、Ku70和Ku80的效果并筛选出高效的siRNA作用靶位。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每一个门控基因的mRNA序列各选择了2个靶位点并构建了相应的siRNA表达载体(psiRNA1~6)。酶切分析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将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用来检测psiRNAs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干扰靶基因的效果。结果psiRNA1~6作用细胞后明显抑制了靶基因的表达。比较而言,psiRNA1、psiRNA4、psiRNA5干扰效果分别比psiRNA2、psiRNA3、psiRNA6更佳。结论siRNA为进一步研究DNA修复门控基因Rad52、Ku70和Ku80的功能奠定基础。 任精华 林菊生 董旭旸 徐冬 常莹关键词:SIRNA表达载体 放疗敏感性 肝脏特异性表达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转基因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小鼠肝脏特异性表达人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转基因载体pALB-PEG10-EGFP,为制备转基因小鼠做准备。方法RT-PCR扩增PEG10基因cDNA序列,克隆入T载体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LB-EGFP中ALB的下游,构建转基因载体pALB-PEG10-EGFP;在Lipofectamine介导下转染L02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挑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分析PEG10在L02细胞中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pALB-PEG10-EGFP构建成功;稳定转染后的L02表达有PEG10的mRNA及蛋白,且主要定位于胞浆。结论重组体pALB-PEG10-EGFP的构建初步奠定了转基因小鼠制备的基础。 刘瑶 林菊生 熊杰 谭锦泉 张强 常莹 任精华关键词:PEG10 转基因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