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佳嶷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仁政
  • 1篇仁政思想
  • 1篇忠厚
  • 1篇文学
  • 1篇文学风格
  • 1篇现代高校
  • 1篇校长
  • 1篇校长培训
  • 1篇历代
  • 1篇教育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师
  • 1篇教师培训
  • 1篇公文
  • 1篇公文处理
  • 1篇公文处理工作
  • 1篇公文管理
  • 1篇高校
  • 1篇传承

机构

  • 3篇北京教育学院

作者

  • 3篇孙佳嶷
  • 1篇马宪平
  • 1篇万迪欣

传媒

  • 2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办公室业务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坚持党的领导 推动学院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11年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首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建院58年、历经重组的北京教育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坚持为首都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工作。学院已经成为首都人才强教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石,为首都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马宪平万迪欣孙佳嶷
关键词:基础教育校长培训教师培训
仁政思想与文学风格的传承——从《刑赏忠厚之至论》说起
2006年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学及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当中,一位是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领袖,一位则是代表着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坛大家。二人推崇古文,提倡仁政治国,关系紧密,私交颇深。而苏轼的一篇科考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则是他们彼此相知的“契合点,”体现欧阳修与苏轼在仁政思想和文学风格(散文方面)等方面存在传承关系。
孙佳嶷
关键词:仁政文学传承
从我国历代公文演变看现代高校公文处理工作
2013年
方琼挥斥间,上下五千年。在文明与历史不断演进的漫漫岁月中,诗词、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革新与繁荣,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应用文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记载着殷王朝从盘庚动迁至商纣覆灭的卜辞甲骨,被公认为是最早体现原始公务文书性质的重要考古文物。
孙佳嶷
关键词:公文处理现代高校公文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