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
- 作品数:54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索、分析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GRACE冠心病风险评分、NIHSS心功能等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YHA心功能等级的Ⅰ、Ⅱ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Ⅳ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51±2.37)mm]、LVESD[(30.53±1.74)mm]低于对照组[(55.46±1.61)、(42.94±1.52)mm],LVEF[(56.52±5.74)%]高于对照组[(43.37±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RACE冠心病风险评分为(70.65±6.11)分,低于对照组的(76.52±7.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倪伟欣吴强王楚林林宇鹏张华弟
- 关键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丹参多酚酸盐急性心肌梗死
- NSTE-ACS冠脉介入围术期治疗中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的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NSTE-ACS冠脉介入围术期治疗中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的应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12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氯吡格雷治疗,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氯吡格雷治疗同时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7d,仅1例术后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中1例死亡,1例再发梗死,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4例术后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0d,1例再发梗死,1例梗死后心绞痛,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2例死亡,1例再发梗死,1例靶血管血运重建,4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冠脉介入围术期治疗中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强化治疗的联合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不增加患者的出血发生率。
- 王楚林吴强徐名伟沈宁林宇鹏
- 关键词:替罗非班氯吡格雷
- 重度心力衰竭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Ⅳ级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4例,以美托洛尔联用地高辛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美托洛尔的耐受情况及最大耐受剂量。结果联合应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能显著提高美托洛尔使用的耐受性,联合使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8周后使用美托洛尔剂量更大,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地高辛,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美托洛尔的耐受性,且能使美托洛尔较快达到较大的治疗剂量,对心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 吴强王楚林陈晓英林宇鹏徐名伟
- 关键词:重度心力衰竭美托洛尔耐受性地高辛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限制型心肌病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限制型心肌病的准确性。方法对5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限制型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较明显,表现为心肌、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致密;房室瓣受累;室壁舒张运动受限。除1例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可作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对限制型心肌病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最终确诊则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 林慧吴强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限制型心肌病
-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检测脑钠肽的临床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检测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3月 ̄2006年6月有急性呼吸困难患者80例。左心衰竭组41例,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组26例,其中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35例。另统计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慢性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13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BNP。结果①血浆BNP水平在左心衰竭组及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组分别为(1285.3±1516.3)pg/ml、(103.8±146.5)pg/ml,(P<0.01)。②左心衰患者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1907.4±1406.2)pg/ml,(625.4±494.8)pg/ml,(107.9±108.0)pg/ml,两两相比均P<0.01。③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与不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420.4±717.1)pg/ml,(79.8±87.4)pg/ml。④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组与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测定血浆BNP对鉴别左心衰竭与非心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有重要价值。血浆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显著增高。血浆BNP浓度可作为一项慢性肺源性急性呼吸困难是否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早期诊断的指标。
- 徐名伟吴强陈扬波罗书裕
- 关键词:急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脑钠肽
-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小剂量氯吡格雷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小剂量氯吡格雷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CI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PCI术后延续抗血小板用药1年,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非致死性再发梗死、再发心绞痛及脑梗死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小剂量氯吡格雷延长应用能有效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明显增加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未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用药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王楚林吴强林宇鹏沈宁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氯吡格雷心脑血管事件
- 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SF-36评分的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麝香保心丸、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SF-36评分、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利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较对照组的78.6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较对照组低,LVEF、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FABP、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清H-FABP、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姚华丽徐名伟吴强
-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慢性心力衰竭
-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急性心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39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础上以微量泵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心功能状态、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BNP含量;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比较随访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IMI分级:观察组患者0、Ⅰ、Ⅱ、Ⅲ级患者数分别是0、1、1、38;对照组相应为1、2、2、34;观察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CK-MB和BN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不良事件: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6%)显著低于对照组(7.7%)(P<0.05)。结论:替罗非班早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可显著增加术后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状态,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和心肌缺血程度,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 林宇鹏徐名伟吴强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支架置入后MACCE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采取支架置入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CH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高Hcy水平被分成:CHD组,CHD+高Hcy组,均为60例,采用SYNTAX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对两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支架置入后的MACCE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与CHD组比较,CHD+高Hcy组支架置入数[(1.63±0.73)枚比(2.45±0.87)枚]、冠脉病变血管数[(1.73±0.63)个比(2.25±0.70)个]及SYNTAX得分[(25.90±5.88)分比(33.03±8.29)分]均显著增加(P均=0.001);在一年随访中,CHD+高Hcy组MACCE总发生率显著高于CHD组(23.33%比6.67%,P=0.01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和冠心病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需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 王楚林吴强林宇鹏徐名伟倪伟欣张华弟陈晓英
- 关键词:冠心病高半胱氨酸
-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金属裸支架治疗联合氯吡格雷)61例和观察组(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5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C-反应蛋白(CRP)、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脂、CRP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远期观察疗效良好。结论 DES植入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远期疗效良好。
- 谢阳吴强邝鸿生许百洁林宇鹏吴敏
-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