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立
- 作品数:82 被引量:32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抗枯萎病粉蕉新品种'粉杂1号'的选育
-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和粮食作物之一,但是香蕉枯萎病严重威胁着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选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枯萎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径.'粉杂1 号'粉蕉是以'广粉1号'为亲本材料,从其种子实生苗中选种获得的粉蕉新品种.20...
- 胡玲玉吴元立杨护许林兵杨兴玉黄秉智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栽培技术
- 果园综合管理对从化三华李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2007年
- 三华李是从化市的特色水果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效益下降,从化三华李果园几乎失管,导致果树生长势弱、病虫危害严重、果实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对果园采取包括整形修剪、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的综合管理措施后,三华李树体在1~2年内恢复了树势,果实产量大幅度提高,果实品质得到改善并符合国家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标准,实现了高产、优质、安全的生产目的。
- 黄永红曾继吾周碧容吴元立夏瑞易干军
- 关键词:综合管理三华李无公害果品
- 果梅新品种‘新白梅’
- 2009年
- 1989年开始在新兴县果梅产区进行果梅新品种选育。经过18年初选、复选、子代性状观察、区试和生产试验,从实生果梅‘火梅’中选育出‘新白梅’品种。与母株相比其抗逆性强。高产稳产,优质。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 周碧容李宝林谢耀明易干军甘廉生王心燕余宏达陈启雄黄永红梁健华曾继吾梁志荣吴元立李登南苏绍安
- 关键词:新品种选育果梅性状观察抗逆性强高产稳产
- 一种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的抗病性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对香蕉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wilt)的抗病性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属于农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香蕉离体快速繁殖的生根培养阶段,将已经在生根培养基生长2-3周的试管苗转移至改良培养基MIS预培...
- 吴元立易干军彭新湘
- 文献传递
- 一种鉴定香蕉种质资源的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香蕉种质资源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对现有香蕉进行测序,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库。本发明发现香蕉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ITS测序不能对每一种香蕉都进行很好的区分。本发明根据不同香蕉的序...
- 曾鸿运吴元立黄秉智
- 贡蕉冬植薄膜覆盖试验初报被引量:4
- 2000年
- 李丰年黄秉智杨护许林兵吴元立
- 关键词:贡蕉冬季栽培
- 基于ITS Sanger测序的香蕉杂交和自交后代的鉴定
- 2024年
- 【目的】以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分子标记,鉴定新创制的杂交和自交香蕉子代,为香蕉育种和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亲本及其疑似后代的DNA,PCR扩增和Sanger测序,利用软件“DNAMAN”和“SnapGene”进行序列比对,分析ITS的多态性,从而确定杂交和自交后代。当疑似子代植株的ITS序列与亲本相比,在一个或多个碱基位点上显示出差异时,该植株被归类为阳性植株;反之,若未发现此类差异,则判定其为假阳性植株。【结果】以‘广粉1号’栽培蕉和‘天野BB1号’野生蕉、‘粉杂1号’栽培蕉自交以及‘尖苞片蕉1号’和‘尖苞片蕉2号’共3个组合的疑似后代为材料,通过性状观察,发现只有部分子代植株与亲本存在某些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杂交和自交是否成功;而利用前期建立的香蕉ITS Sanger测序法,发现其与亲本的ITS存在显著差异并有一定联系,说明这些材料都是阳性植株。【结论】‘广粉1号’和‘天野BB1号’‘粉杂1号’自交以及‘尖苞片蕉1号’和‘尖苞片蕉2号’的疑似后代均为阳性植株。ITS Sanger测序法可用于香蕉杂交和自交后代的鉴定。ITS Sanger测序法对相同杂交或自交组合产生的不同子代也有一定的基因分型效果。
- 曾鸿运许林兵吴元立黄秉智
- 关键词:香蕉杂交自交分子鉴定ITS
- 一种香蕉防风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防风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每两行香蕉树之间设置两个管桩,且分别设置在两行香蕉树的两端;在两个管桩之间悬挂钢丝绳,钢丝绳的离地高度至少高于香蕉树的高度;在钢丝绳上悬挂若干绳子,各绳子的一端可拆卸地对应...
- 许林兵肖维强黄秉智杨兴玉吴元立胡玲玉
- 文献传递
- 粉杂1号粉蕉的高产优质栽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粉杂1号粉蕉的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种植、留芽、水肥管理、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步骤。发明的栽培方法可使粉杂1号粉蕉收获期适中,果实产量高、品质好、卖价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黄秉智许林兵杨护吴元立
- 文献传递
- 香蕉-尖孢镰刀菌互作机理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0年
- 由土壤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香蕉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已发现Foc的4个生理小种。20世纪70年代,Foc 1号生理小种造成我国华南地区的龙牙蕉和粉蕉种植园大面积发病;90年代中后期,在广东省的香牙蕉种植园发现Foc 4号生理小种,并且迅速向其他香蕉产区蔓延。目前,国内各香蕉主产区均有报道发生Foc 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该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香蕉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对香蕉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以及香蕉枯萎病致病机理、抗性机制、抗病品种选育、抗性种质筛选及抗病性鉴定、防治等多个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1)在继续研究已有抗病品种对Foc TR4抗性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入研究Cavendish对Foc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2)利用已经建立的香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获得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并进一步应用寄主植物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HIGS)获得更加持久稳定的抗病性;(3)将已经建立的香蕉试管苗离体水培系统应用于香蕉-Foc互作研究。
- 吴元立杨乔松李春雨黄秉智董涛盛鸥毕方铖邓贵明胡春华高慧君窦同心何维弟刘思文易干军
- 关键词: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抗性机制抗病品种选育抗病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