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印
- 作品数:125 被引量:969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剂量60Co辐照对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利用60Coγ射线对小麦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照射,通过测量苗高,细胞形态学观察,对POD、SOD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种子萌发后24小时测得的苗高与辐照剂量无明显关系,自48小时以后测定的苗高则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小麦根...
- 吕金印陆璃高俊凤
- 关键词:核农学小麦Γ射线辐照保护酶辐照剂量
- 干旱对不同基因型春小麦碳同化物分配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和尚头、定西24、陇春8139三个春小麦品种分别进行两种水分处理(正常供水、干旱处理),在各生育期前10 d14CO2光合标记,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分别采样,测定其叶、茎、根、颖壳不同器官中14C同化物放射性。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发育过程中,14C同化物的分配中心随生育期的不同而改变,适当的干旱处理,能够促进根中同化物向地上器官的转移,增加穗中同化物量的积累。将春小麦三个品种相比较:在正常水分下,小根系的新品种陇春8139根中同化物滞留量较少,同化物主要分布在地上器官,有利于穗的生长;在干旱处理下,大根系的老品种和尚头根部没有同化物的冗余。
- 吕金印李成龙张俊林李凤民
- 关键词:春小麦干旱
-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质膜H^+—ATPase活性与H^+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6年
- 在渗透势为-0.5和-1.0MPaPEG处理下,不抗旱的郑引一号小麦根PMH+-ATPase活性分别下降45%和65%,抗旱品种陕合六号则增加了11%和12%。小麦根组织H+分泌与PMH+-ATPase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胁强增加,郑引一号H+分泌下降,陕合六号H+分泌是先升高后略降。Na3VO4和DCCD对H+分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外源电子受体Fe(CN)63-的加入促进了小麦根H+分泌,陕合六号增加25%-39%,郑引一号增加21%-45%。与此同时,Na3VO4没有表现出对H+分泌的抑制作用。
- 吕金印高俊凤
-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质膜氢离子腺苷三磷酸酶
- 铬在南瓜不同器官的赋存研究
- 本研究以富铬南瓜和普通南瓜为材料,采用元素示踪技术、比色法等方法研究了盆栽、水培和普通栽培条件下,铬在南瓜苗期、初花期的不同器官的赋存状态,包括铬在南瓜幼苗根茎叶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各器官中铬存在量以次为:果实(4...
- 程永安吕金印王枫杨德高双斌
- 关键词:南瓜铬
- 渗透胁迫下小麦根质膜Ca^(2+)-ATP_(ase)活性及动力学被引量:10
- 1997年
- 在渗透势为-0.5和-1.0MPa的PEG溶液胁迫下,小麦抗旱品种陕合6号根质膜(PM)Ca2+-ATPase活性分别增加59%和25%,水分敏感品种郑引1号该酶活性是先略降5%而后增加43%。8mmol/LEGTA能明显抑制PMCa2+-ATPase活性,陕合6号抑制率为43%~77%,郑引1号为46%~56%,其中两品种在PEG胁迫以后,EGTA的抑制率减小。经对Ca2+-ATPase的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陕合6号Km值分别下降46%和22%,Vmax虽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郑引1号Km值分别下降75%和82%,Vmax约降低到对照的1/3.
- 吕金印高俊凤曹翠玲
- 关键词:渗透胁迫
- 不同基因型番茄幼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镉吸收差异被引量:25
- 2010年
-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镉(1、5、10mg·kg-1)胁迫下4种基因型番茄圣粉1号、东圣1号、农城906和宝冠1号幼苗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镉吸收量、活性氧含量(ROS)及其他生理指标,筛选出镉低积累基因型番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番茄对镉胁迫响应存在差异。随镉处理浓度增加,4个品种番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地上部Cd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在中浓度(5mg·kg-1)镉处理下达到峰值,品种间为宝冠1号>圣粉1号、农城906>东圣1号。4个品种番茄幼苗Cd转移率随镉处理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其中东圣1号Cd转移率较低,根部Cd滞留较多,向地上部转移较少。4个品种番茄幼苗生理活性存在差异,宝冠1号番茄幼苗ROS含量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随镉处理浓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东圣1号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综合各项指标,4个基因型番茄中东圣1号为镉低积累品种。
- 张微吕金印柳玲
- 关键词:番茄
- 镉胁迫对菜豆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菜豆幼苗叶片DNA损伤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处理浓度(0,20,40,80mg/L)的增加,菜豆幼苗中的Cd含量及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低浓度(20mg/L)Cd处理下含量增加,中、高浓度(40,80mg/L)Cd处理下减少.选取8条寡核苷酸引物(10bp),利用RAPD随机扩增技术,对菜豆幼苗叶片细胞基因组DNA进行扩增,8条引物均产生特异性谱带.正常叶片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得到46条谱带.与正常组相比,Cd处理下利用不同引物扩增得到的RAPD图谱发生改变,呈现不同程度的谱带强度增强或减弱、谱带缺失或新增,与对照的RAPD图谱存在明显差异.Cd胁迫下基因组模板稳定性下降,并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稳定性下降幅度增大.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指示镉毒害生物遗传效应,并为镉污染地区蔬菜品种的选育及镉毒性的评价提供依据.
- 吕金印邸丽俊叶庆富
- 关键词:RAPD镉胁迫DNA多态性可溶性蛋白
- PEG胁迫及复水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幼苗脯氨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以两种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探究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小麦幼苗叶片与根系脯氨酸累积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PEG胁迫下抗旱品种‘普冰143’根长和根干重下降不大,而水敏感品种‘郑引1号’根长和根干重下降显著;且于胁迫处理36h时‘普冰143’根系脯氨酸含量增加(75.0%)显著大于‘郑引1号’(37.7%),复水24h后均恢复至对照水平。(2)PEG胁迫下‘普冰143’叶片中谷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P5CS和鸟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δ-OAT活性均显著增加,且‘普冰143’叶片脯氨酸两条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均得以加强;PEG胁迫处理36h时,‘郑引1号’叶片中P5CS活性增加显著,δ-OAT活性变化较小,且‘郑引1号’叶片脯氨酸合成可能以谷氨酸途径为主;但在PEG胁迫下两个不同抗旱性品种的根中P5CS、δ-OAT活性均变化较小。(3)PEG胁迫处理36h时‘普冰143’叶片脯氨酸降解酶PDH活性显著下降,而‘郑引1号’叶片PDH活性显著增加,复水后抗旱品种叶片该酶活性显著增加,水敏感品种恢复至对照水平;但PEG胁迫处理下两个不同抗旱性品种的根中PDH活性均显著下降。研究表明,PEG胁迫下小麦叶片是合成脯氨酸的主要部位,抗旱品种‘普冰143’根系脯氨酸持续积累与叶片中高的脯氨酸合成关键酶活性及脯氨酸转运有关。
- 姜淑欣刘党校庞红喜吕金印
- 关键词:PEG胁迫小麦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
- 不同改良剂对小青菜中镉和铅含量的降低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改良剂对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小青菜镉、铅含量的效果。【方法】以小青菜品种"塌地乌"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沸石、骨粉、FeS2、纳米羟基磷灰石、粉煤灰及其两两组合)处理,测定重度镉(40mg/kg)、铅(1 200mg/kg)污染土壤中小青菜生物量、镉和铅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及土壤pH值,分析不同改良剂处理对小青菜中镉铅含量的降低效果。【结果】施入改良剂后,小青菜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沸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下的生物量最大,与未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增产51.1%(P<0.05)。小青菜地上部镉含量降幅最大的为石灰+沸石处理;地上部铅含量降幅最大的为沸石+骨粉处理。小青菜中镉的转运系数大于铅,表明镉比铅更容易迁移到小青菜地上部分。施入改良剂后,土壤pH值显著升高,且以沸石+骨粉处理下的pH值最大。【结论】施用改良剂后,小青菜中镉和铅的含量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 李鹰翔吕金印齐君王帅叶庆富
- 关键词:改良剂镉铅
- 旱地覆膜对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转运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7年
- 利用14CO2示踪研究了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同化的14C在标记后24h约78%已储存在茎鞘和穗轴中,11%已转运至籽粒,11%还滞留在叶片中;成熟时叶片的14C-同化物几乎都外运了,茎鞘和穗轴中还滞留约28%,70%已转运分配到籽粒中。覆膜小麦的14C-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比对照慢。另外,研究还表明覆膜小麦花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MDA含量比对照低,叶片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强,干物质多,籽粒产量高。因此,覆膜使小麦增产的原因在于小麦中前期生长加快,后期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增强,最终使得同化的干物质总量大大增加;但并不促进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分配。
- 杨俊峰龚月桦王俊儒吕金印李生秀
- 关键词:小麦覆膜^14C同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