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彩霞

作品数:80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2篇催化
  • 38篇光催化
  • 16篇可见光
  • 13篇可见光催化
  • 13篇催化剂
  • 12篇教学
  • 10篇纳米
  • 9篇降解
  • 8篇纳米管
  • 7篇氧空位
  • 7篇钛酸
  • 7篇可见光催化活...
  • 7篇课程
  • 7篇光催化活性
  • 6篇仪器分析
  • 6篇纳米管钛酸
  • 5篇污染
  • 5篇光催化剂
  • 5篇TIO
  • 5篇丙烯

机构

  • 79篇河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开封大学

作者

  • 79篇冯彩霞
  • 36篇王岩
  • 14篇李德亮
  • 10篇张凌
  • 8篇金振声
  • 7篇周艳梅
  • 6篇种瑞峰
  • 5篇毛立群
  • 5篇张云庚
  • 4篇李永红
  • 4篇张纪伟
  • 4篇何建英
  • 4篇张治军
  • 3篇王晓冬
  • 3篇杨建军
  • 2篇黄先顺
  • 2篇刘山虎
  • 2篇党鸿辛
  • 2篇段海静
  • 2篇张顺利

传媒

  • 7篇广州化工
  • 5篇化学研究
  • 3篇感光科学与光...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大学化学
  • 1篇Chines...
  • 1篇河南化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6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调角度的新能源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热水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新能源热水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水器本体,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至底座...
王岩冯彩霞刘山虎邢瑞敏
空气气氛中Pt和TiO_2间强相互作用的STS和XPS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TiO2和Pt-TiO2膜,并利用扫描隧道谱(ST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空气气氛中Pt与TiO2间的强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STS研究发现,673K空气气氛中处理后,Pt-TiO2/ITO表面出现两类新的隧道电流-偏压曲线,TiO2的费米能级从导带边移向价带边,表明Pt和TiO2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XPS结果证明,焙烧后Pt原子热扩散到TiO2晶格中并取代Ti原子形成可提供h+的缺陷,从而引起了STS谱的变化.
张敏冯彩霞金振声程刚杜祖亮党鸿辛
关键词:
NH3处理温度对N掺杂P25-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NH3处理温度对N掺杂P25-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可见光催化活性与表面组成和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H3处理温度在600℃时,有最高活性;在700℃,P25-TiO2转变为以金红石相为主,表面未发生N掺杂,这与700℃时NH3分解有关;N掺杂浓度、可见光吸收两者与可见光催化活性之间均不存在顺变关系.讨论揭示:N掺杂P25-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是由三个要素协同作用产生:(i)表面生成大量束缚单电子氧空位(Vo·),(ii)表面有N掺入,(iii)晶型以锐态矿为主,三者缺一不可.
陈蔚萍王岩金振声冯彩霞张纪伟吴志申张治军
关键词:氮掺杂光催化可见光催化活性
一种热稳定的磷酸铜晶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稳定的磷酸铜晶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配制硝酸铜水溶液和磷酸氢二铵水溶液;(2)磁力搅拌下向磷酸氢二铵水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铜水溶液,得到蓝色悬浊液,并调节pH,之后水浴搅拌;(3)将步骤(...
冯彩霞王岩王思梦李红涛张俊可赵亚雯
纳米管钛酸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了纳米管钛酸(NTA)对丙酮液相缩聚反应的影响,并与TiO2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进行了对比。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 NTA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NTA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的主要产物在反应温度为(25±2)℃时,为双丙酮醇(DAA)和异亚丙基丙酮(MO);在反应温度为56℃时,主要产物只有MO。而TiO2在反应温度为(25±2)℃时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的活性很低;反应温度为56℃时,TiO2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的主要产物是DAA。NTA和TiO2催化丙酮液相缩聚反应性能的差异归因于NTA和TiO2表面结构的不同。
张纪伟冯彩霞张顺利王晓冬杨建军金振声
关键词:纳米管钛酸催化丙酮双丙酮醇缩聚反应
案例教学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本课程开展案例式教学进行了探索。通过优选实际工程案例的导入、课前准备以及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的实施,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张凌张凌冯彩霞何建英王新海
关键词:案例教学固体废弃物教学改革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仪器分析是化学师范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该文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究如何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以雨课堂为教学平台,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依据师范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性改进”的教育理念,将仪器分析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一流课程。
冯彩霞王岩种瑞峰张凌
关键词:仪器分析
一种CQD/Ni-MOF<Sub>V</Sub>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CQD/Ni‑MOF<Sub>V</Sub>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太阳能光催化还原CO<Sub>2</Sub>产物难转化成CH<Sub>4</Sub>的问题。步骤如下...
冯彩霞王紫琼王岩蔡晓强段海静
镶嵌铂的纳米管钛酸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将氯铂酸的乙醇溶液引入到钛酸纳米管内,再经过热处理制备了镶嵌铂的纳米管钛酸(简写为PN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明氯铂酸大部分转变成Pt0和PtO,顺磁共振谱(ESR)表明在PNTA中生成了束缚单电子的氧空位,在紫外-可见扩散漫散射谱(DRS)谱上表现出对可见光有吸收能力.丙烯的可见光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激发下(λ>420nm),PNTA对丙烯的光催化去除反应具有活性.
冯彩霞金振声王晓冬杨建军
关键词:纳米管钛酸氧空位可见光光催化
一种Li、C、N三元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i、C、N三元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步骤如下:(1)将硝酸锂和尿素共同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纳米管TiO<Sub>2</Sub>,磁力搅拌混合直至无水乙醇完全挥发,得到混合物;(2)将...
王岩冯彩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