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林
- 作品数:66 被引量:26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单孔腹腔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3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肝癌外科治疗中的优势与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为3例肝癌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平均住院3.7 d,无一例发生胆漏、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美观、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但在手术对象选择、器械应用、手术时间控制等方面尚存有一定局限性。
- 周陈杰潘明新蒋泽生何国林刘海燕高毅
-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检查单孔病例报告
- 间歇取样的生物反应系统
- 本发明的一种间歇取样的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培养组件和间歇取样组件;所述间歇取样组件包括旁路管线、凸轮机构以及垫板,所述旁路管线一端与所述培养组件的出料端连接,且所述旁路管线的中部设置有软管段;所述凸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垫板上...
- 李阳彭青高毅钟克波何国林潘明新徐小平蒋泽生
- 先天性无胆囊症两例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先天性无胆囊临床极为罕见,我院自1999—2009年以来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无胆囊症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63岁。因体检发现肝脏肿瘤,查CT提示为肝右叶肿物,胆囊息肉或肿物,收住人院治疗。
- 何国林王友顺陈聪
- 关键词:手术证实肝脏肿瘤胆囊息肉肝右叶肿物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1例报告
- 2013年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一种罕见的生物学行为未定或具有交界性恶性潜能的胰腺肿瘤,而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即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癌更为少见,截至2011年,国内文献仅见2例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 何国林张强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 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套型单孔腹腔镜穿刺装置,包括:手掌套、设置在所述手掌套的底部并且与之导通的手腕套、设置所述手掌套的顶部并且与之导通的多个手指套、设置在每个手指套末端的固持器、弹性卡设在所述手腕套顶部内侧壁的支撑套筒...
- 潘明新程远蒋泽生何国林张宪光
- 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 2019年
- 背景:研究表明,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可促进肝脏特异性细胞的行为更加接近体内的状态,可增强肝细胞的活性及功能,促进内皮细胞的血管化和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化,但对于肝脏基质胶本身性质的研究较少。目的:采用温和去细胞技术制备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并对水凝胶进行初步表征。方法:取新鲜冰冻的猪肝组织切片,常温下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4次;移入预热到37℃的0.02%胰酶/0.05%EDTA溶液中,37℃搅拌1h,去离子水清洗肝片,放入3%TritonX-100溶液中搅拌1.5h;去离子水冲洗肝片,放入4%脱氧胆酸钠溶液中搅拌1.5 h;过量去离子水冲洗肝片,获得去细胞肝脏支架;将肝脏支架移入0.1%过氧乙酸溶液中搅拌2.0-3.0 h,置入1×PBS溶液中搅拌15 min、去离子水中搅拌浸泡2次、1×PBS冲洗15 min;再通过冻干、液氮研磨、消化成肝脏基质溶液,经过后续的配平,多肽分子自组装成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检测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的脱细胞程度、DNA含量、组成成分、浊度动力学及微观结构。结果与结论:①采用温和脱细胞技术得到了脱细胞肝脏支架,而且脱细胞较完全;②脱细胞肝脏支架的DNA含量较正常肝脏组织明显下降(P<0.001);③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前体溶液保留了许多猪肝细胞外基质成分,比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糖安聚糖及其前体等;④浊度动力学实验显示,随着肝脏细胞外基质凝胶质量浓度的增大,平台期的吸光度值升高;⑤扫描电镜显示,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呈现纤维网状多孔结构,纳米级细胞外基质纤维互相交错,并且随着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密度相对增加,直径无变化;⑥结果表明,采用温和去细胞技术制备的肝脏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具有三维立体网络结构,为细胞的黏附、生长提供了结构基础。
- 曹玉伦程远何国林李阳彭青高毅潘明新
- 关键词:脱细胞支架水凝胶细胞外基质肝脏细胞
- 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疾病长期稳定一例被引量:4
- 2021年
- 患者男性,53岁,因“腹痛1个月余,发现肝占位1周”于2016年3月13日收入院。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患者有乙肝病史2年余,未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正常范围,CA19-9为38.8 kU/L;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病毒DNA定量为4.81×10^(4)U/ml。
- 陈群辉程远何国林蔡磊潘明新
- 关键词:阳性体征DNA定量乙肝病史乙肝核心抗体原发性肝癌
- 3D腹腔镜单孔胆囊切除手术:附2例报告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借助"3D"腹腔镜系统完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的病史,上腹部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手术均在"3D"腹腔镜系统辅助下经脐部单一操作孔进行操作。结果 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5 min及50 min,平均40 min。患者术后8 h可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恢复正常饮食,第2天均出院,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3D"腹腔镜系统能够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时很好地显露术区组织层次结构,特别是一些关键组织结构如"胆囊三角",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进一步推广。
- 程远蒋泽生王康华何国林秦佳升刘海燕高毅潘明新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
- 西藏猪模型对新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安全性的评估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估新型生物人工肝大动物实验的安全性。方法将6只西藏猪采用混合与单纯两种生物治疗模式,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生命体征、静脉压、跨膜压、入浆壶压的变化,并在实验开始时及实验4、8h抽取静脉端血做内毒素及血培养检测。结果生物人工肝机器的静脉压、跨膜压、入浆壶压值在实验5h较实验开始时明显增高(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与实验开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h心率与实验开始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开始时及实验4、8h抽血所测得的内毒素结果均小于0.5EU/mL,血培养结果显示培养15d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新一代生物人工肝大动物实验安全,可以进一步评价猪的肝衰竭模型的有效性。
- 熊龙辉何国林张志汪艳潘明新高毅
- 关键词:生命体征内毒素检测
- 肝细胞癌患者不同表型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不同表型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二科收治的77例HCC及21例肝脏良性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CanPatrol^TM系统检测外周血上皮-间质表型CTCs。明确各表型CTCs特异性来源于肿瘤灶,进一步分析各表型CTCs与HC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根据上皮及间质标志物,将CTCs分为上皮型、间质型及混合型三种表型。所有肝脏良性病患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TCs,而上皮型、混合型及间质型CTCs在HCC患者外周血的阳性率分别为37.7%(29/77)、74.0%(57/77)和50.6%(39/77);各表型CTCs在HCC患者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脏良性病患者(P〈0.0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HCC患者上皮型CTCs与AFP、肿瘤个数及门脉癌栓相关(P〈0.05);混合型CTCs与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巴塞罗那分级相关(P〈0.05);间质型CTCs与肿瘤大小、门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及巴塞罗那分级相关(P〈0.05)。结论上皮、混合、间质型三种CTCs能从不同方面反映HCC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作为评估HCC患者病情的辅助指标。
- 罗磊彭邦剑蒋泽生何国林程远高毅潘明新
- 关键词: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