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东
- 作品数:47 被引量:38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顺向对外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的分析
- 2017年
- 一、顺向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形成机理 (一)市场寻求型顺向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形成机理 市场寻求型顺向投资主要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自我选择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和产业结构升级。
- 马相东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济效应
-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进:1978~2009被引量:6
- 2009年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总结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中应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贸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以及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来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 杨丽花马相东
-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结构失衡
- 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发展趋势及应对战略
- 2010年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对美中两国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分析后认为,短期内,该思潮将继续升温、甚至可能反复激化;但是,美国不太可能贸然发动对华贸易大战;长期看,该思潮将逐步缓和。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应对该思潮的战略选择进行了三点初浅的思考。
- 马相东杨丽花
-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对华贸易
- 中国企业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生产率抑或企业规模被引量:7
- 2019年
- 基于2014~2016年BvD-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匹配的电气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Heckman模型对生产率和企业规模对中国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甚至存在"生产率陷阱"现象;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增长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独立于生产率的作用。这一结果在使用不同企业规模代理变量和不同生产率计算方法进行控制的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本研究既丰富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可对新时代促进中国企业出口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马相东张文魁王喆
-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生产率企业规模
- 奥巴马政府国家出口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4
- 2011年
- 以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确保国际竞争力等三大内容为目的的国家出口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应对高失业和高贸易赤字等国内、国际经济与政治问题挑战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美国又一次新的应用,其实质是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前景并不乐观。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意义重大,中国政府也发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美国经验可以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马相东郝全洪
- 关键词:国家出口战略战略性贸易政策中国外贸发展战略
- 以高水平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被引量:3
- 2024年
- 新时代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跃上新台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水平开放同样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环境保护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新议题谈判,将倒逼绿色生产力发展。未来,以高水平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路径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向新阶段,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进自由贸易协定向更高标准迈进,促进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马相东
-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
- 对外直接投资的双重技术效应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被引量:8
- 2022年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是将其建设成“创新之路”,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直接投资具有对其自身逆向技术溢出和对沿线国企业技术溢出的双重技术效应:一方面,可通过研发溢出、模仿跟随、规模经济、自我选择、资源补缺、后向关联六种效应促进中国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学习、竞争、人员流动三种效应促进沿线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策略,是坚持创新驱动和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一个以中国为枢纽的“一带一路”创新与生产共同体。
- 马相东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 全球贸易新常态与中国外贸发展新策略被引量:25
- 2015年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生深刻调整,全球贸易也随之呈现出增速显著放缓等一系列新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并非一时状态,因而可以称之为全球贸易"新常态"。全球贸易新常态虽然会对中国外贸发展产生较大冲击,但也将为其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带来新的战略机遇,诸如全球资产价值低估、助力人民币贸易圈形成、从边缘配套走向中心主导、从加工贸易转向附加值贸易等。为此,中国应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通过实施进口平衡新战略、构建人民币贸易圈、引领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提升贸易附加值等外贸发展新策略,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马相东王跃生
- 中国企业OFDI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2012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大国。然而,中国企业OFDI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发达国家投资安全审查力度加大、全球价值链下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全球绿色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等一些新的...
- 马相东朱邦宁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 FDI、“后发大国模式”与企业走出去——访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教授
- 2012年
- 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新开放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近年来,随着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外向直接投资(OFDI)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新理论、新解释层出不穷。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们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最早提出对FDI的"后发大国模式"。我们就此对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王跃生教授进行了专访。希望通过对话,向读者解读FDI"后发大国模式"的提出背景与理论依据,以及在这一模式下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关键所在。
- 马相东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国际竞争力人均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