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欢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膳食
  • 5篇山药
  • 5篇残留量
  • 4篇膳食摄入
  • 4篇摄入
  • 4篇土壤
  • 3篇消解动态
  • 3篇棉花
  • 3篇风险评估
  • 2篇代谢物
  • 2篇最佳采收期
  • 2篇哒螨灵
  • 2篇消解
  • 2篇棉叶
  • 2篇棉子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技术
  • 1篇胆碱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嘧啶

机构

  • 15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产品...

作者

  • 16篇马欢
  • 13篇吴绪金
  • 13篇马婧玮
  • 12篇李通
  • 10篇周娟
  • 9篇李萌
  • 8篇安莉
  • 7篇张军锋
  • 6篇汪红
  • 5篇王铁良
  • 4篇马莹
  • 4篇张迪
  • 3篇刘丹黎
  • 2篇杨静
  • 2篇周玲
  • 1篇许奕
  • 1篇吴艳兵
  • 1篇刘继红
  • 1篇余新华
  • 1篇曹秀

传媒

  • 2篇农药
  • 2篇现代农药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棉花学报
  • 1篇中国果树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纯度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领域,涉及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特别是指一种高纯度6,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的提取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提取效率、简化纯化步骤、提高产物纯度和降低制备成本,有助于推动该化合物的应用...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马莹
2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及消解动态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2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啶虫脒、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2011、2012年在河南和浙江2地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8—8.9、2.9—6.2d;哒螨灵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49~1.3、5.3—7.6d;不同采样间隔及施药次数,啶虫脒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05mg/kg,哒螨灵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O.01mg/kg。【结论】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2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最高用药量30g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5d。
吴绪金马欢马婧玮李通张军锋汪红
关键词:啶虫脒哒螨灵棉花土壤消解动态
QuEChERS-HPLC-MS/MS检测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残留
2025年
研究建立一种基于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测定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残留分别经乙腈、乙腈(含1%氨水)溶液振荡提取,PSA和C18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基质标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在豇豆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08%、79%~10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2.5%、2.3%~4.6%;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选择性良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的残留检测。
金钟周娟马欢马婧玮许海康李通李委陈贺吴艳兵
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豇豆QUECHERS
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标志代谢物模型预测山药最佳采收期方法,步骤为:采集不同采收时期的山药样品,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对山药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代谢物组学数据;对代谢物组学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与山药生长时期...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马莹
除虫脲在棉叶和土壤中消解动态分析及棉子中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除虫脲在棉叶、土壤中的消解趋势和土壤及棉子中的残留水平。方法棉叶、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同时对2014年和2015年除虫脲在河南和北京两地棉叶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分析并对棉子中的最终残留量进行膳食摄入评估。结果除虫脲在棉子、棉叶和土壤空白样品添加的平均回收率在7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15%之间,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1 mg/kg。棉叶中除虫脲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在5.0~8.6 d之间,土壤中残留消解半衰期在3.8~14 d之间。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及采样后,棉子中除虫脲的最终残留量低于0.1 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低于0.19 mg/kg。结论除虫脲普通人群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873229mg/kg·bw,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9.3%左右,认为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吴绪金马婧玮刘丹黎李通汪红马欢周玲张军锋
关键词:除虫脲
基于机器学习的代谢物标志物模型识别山药保存期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代谢物标志物模型识别山药保存期的方法,步骤为:采集不同保存时期的山药样本进行破碎和干燥处理;将山药干燥样本放入提取溶剂分别得到不同的样品进样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的样品进样液进行...
安莉吴绪金陈贺李萌张迪周娟马欢马婧玮李通许海康李委王铁良段然
嘧菌酯施药措施与最终残留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及其消解动态进行分析,评价嘧菌酯在花生生产上的残留安全性。【方法】对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收间隔期与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及土壤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嘧菌酯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嘧菌酯在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24~12.07 d和5.57~13.48 d。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1.135、0.154、0.922和0.957 mg/kg,嘧菌酯残留量排序为花生<花生壳<土壤<花生植株。根据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嘧菌酯在花生中的残留中值为0.05 mg/kg,普通人群嘧菌酯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418785 mg/k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3.32%左右。采收间隔期为21和28 d时,在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和采收间隔期条件下,嘧菌酯在花生植株、花生、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按常规方式施用嘧菌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但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施药剂量和施药次数对最终残留量有一定影响。
吴绪金李通马婧玮汪红张军锋周玲马欢
关键词:嘧菌酯花生消解动态风险评估
一种金纳米团簇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纳米团簇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金纳米团簇包括:金核中心结构;6‑氮杂‑2‑硫代胸腺嘧啶通过金‑硫键结合在金核表面形成的第一层配体结构;L‑精氨酸通过氢键与6‑氮杂‑2‑硫代胸腺嘧啶...
陈贺吴绪金安莉周娟张迪马欢马婧玮李萌李通许海康马莹王铁良曹秀弓利珊
棉花植株和棉田土壤中氟节胺消解动态分析及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对氟节胺在棉花生产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氟节胺在棉子、棉叶和土壤中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2年2地的残留试验,研究棉子、棉叶和土壤中氟节胺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并对棉子中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节胺在棉子、棉叶和土壤中对照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3-25%~98.28%,相对标准偏差为1.68%~9.93%,在土壤、棉叶及棉子中的最低检测限(质量分数)分别为O.05、0.05和0.1mg·kg-1.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高,可满足氟节胺在棉花上的残留分析要求。氟节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81~3.7d、5.4~8.7d;不同施药次数、施药剂量及采样间隔期.氟节胺在棉子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质量分数)分别为≤O.54mg·kg-1和≤0.81mg·k-1氟节胺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5.19×10-5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01%左右,按本试验方式进行施药,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一定的采收间隔期内,施药剂量对氟节胺在棉子中的最终残留量有影响。
吴绪金汪红张军锋马欢周娟王铁良李通
关键词:棉花
不同品种山药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7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山药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方法参照GB5009.1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山药中氨基酸含量,通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及综合性评价。结果20种山药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7.21~8.71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比为27.86%~34.89%。各地均以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总含量分别为20.77 g/100 g和26.18 g/100 g。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78%,综合评分排名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利川山药、西施山药、云岭山药。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区分不同品种山药中氨基酸差异,为山药中氨基酸评价、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种植技术改良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参考。
朱会丽杨静马欢周娟李萌马婧玮安莉吴绪金
关键词:山药必需氨基酸主成分分析氨基酸含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