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有福

作品数:180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专利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3篇电气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3篇锅炉
  • 47篇锅炉机组
  • 46篇蒸汽
  • 39篇过热蒸汽
  • 38篇汽轮
  • 35篇制粉
  • 34篇燃烧
  • 34篇乏气
  • 33篇汽水
  • 32篇燃烧器
  • 32篇煤粉
  • 32篇煤粉燃烧
  • 32篇煤粉燃烧器
  • 31篇翅片
  • 25篇发电
  • 25篇翅片管
  • 24篇汽轮机
  • 24篇汽轮机组
  • 24篇回收
  • 23篇炉烟

机构

  • 178篇上海理工大学
  • 19篇清华大学
  • 12篇上海机易电站...
  • 11篇中国电力工程...
  • 3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教育部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上海市特种设...
  • 1篇东北电力设计...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巴斯夫(中国...
  • 1篇山西京能吕临...
  • 1篇中国船舶集团...

作者

  • 178篇马有福
  • 31篇袁益超
  • 20篇刘聿拯
  • 19篇吕俊复
  • 19篇胡晓红
  • 14篇岳荣
  • 11篇杨丽娟
  • 10篇周文铸
  • 8篇彭杰伟
  • 5篇郭长仕
  • 5篇仝庆华
  • 5篇李静芬
  • 4篇李昂
  • 4篇于新娜
  • 3篇王治云
  • 3篇赵庆孝
  • 3篇陆鹏
  • 3篇周育彬
  • 3篇汤兴良
  • 3篇周皓明

传媒

  • 11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化工进展
  • 4篇动力工程
  • 4篇能源研究与信...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电站系统工程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核动力工程
  • 3篇锅炉技术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船舶工程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工业锅炉
  • 1篇大电机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30篇2016
  • 35篇2015
  • 3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热蒸汽干燥制粉型燃煤发电系统,用于对原煤进行燃烧后驱动发电机发电,包括:锅炉机组,包含:制粉子系统、锅炉主机子系统、送风送粉子系统以及乏汽水回收子系统;以及汽轮机组,包含给水管、蒸汽输送管及汽轮机,其...
马有福
开放制粉乏气暖风型锅炉机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放制粉乏气暖风型锅炉机组,用于对原煤进行燃烧,其特征在于,干燥剂混合室分别与烟气抽口和煤粉收集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把由乏气中抽取的第一部分乏气与从烟气抽口抽取的烟气的一部分混合后作为干燥剂送至原煤预干燥装...
马有福裴育峰施大钟施登宇
气隙取气汽轮发电机转子全隐式取风斗取风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为提高全隐式取风斗取风能力,在分析全隐式取风斗结构对其取风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动态模型对全隐式取风斗取风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值研究。通过对55个不同结构全隐式取风斗流道内流场的分析与取风量的比较,得到了结构参数入流角α、β和孔深d对全隐式取风斗取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在α=20°~55°、β=60°~80°、d=8~15mm范围内,随α、β、d分别增大,取风斗取风性能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即α、β和d均存在最佳值与较优范围;其中α=37°、β=65°、d=13mm时取风性能最佳,取风性能较优的结构设计推荐范围在α=30°~45°、β=63°~70°和d=11~15mm;并根据相对取风量平均极差,指出在所研究的结构参数变化范围内,α对全隐式取风斗取风性能影响最大(19.8%),d次之(15.5%),β最小(8.8%)。
马有福袁益超刘聿拯赵静胡晓红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转子气隙取气数值模拟
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被引量:23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并以某在役600MW超临界褐煤(全水分39.5%)机组为对比工程,对应用炉烟干燥及水回收仓储式制粉系统的安全性、节能性及水回收效益进行了计算比较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该技术可降低机组标煤发电煤耗10 g/(kW h)左右,同时锅炉岛投资有所减小,厂用电基本不变;通过高湿制粉乏气的冷却,可回收大量原煤中水资源,若将其用于补充电厂水耗,有望实现"零水耗"褐煤电厂;以惰性烟气为制粉系统干燥剂,解决了困扰燃褐煤机组安全运行的制粉系统爆炸问题;在实现上述效果的同时,未产生新的污染物排放。该技术工艺及设备成熟,工程可行性佳;而且与以提高蒸汽参数为主要思路的超临界、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及700℃发电技术均可组合应用。该技术对加快褐煤产区电源基地建设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显著经济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的绿色高效燃煤发电技术。
马有福郭晓克肖峰施登宇
关键词:褐煤发电技术锅炉
带有乏气水回收的炉烟热乏气干燥闭式制粉燃煤锅炉机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乏气水回收的炉烟热乏气干燥闭式制粉燃煤锅炉机组,其特征在于:空气乏气预热器对环境冷风和冷乏气进行加热分别得到热风和热乏气,热风的一部分、一部分环境冷风和部分热乏气混合后作为一次风,热风的另一部分作为二...
马有福裴育峰施大钟施登宇
气隙取气氢内冷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的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针对600MW气隙取气氢内冷汽轮发电机,对其转子槽楔的通风性能进行了CFD数值模拟优化研究,获得了结构参数和结构型式对转子槽楔取风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袁益超郭长仕刘聿拯胡晓红马有福
关键词:气隙取气汽轮发电机转子槽楔数值模拟
过热蒸汽干燥制粉系统、燃煤锅炉机组以及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的过热蒸汽干燥制粉系统,用于对原煤进行磨制与干燥得到煤粉,同时有效回收原煤中的水分,包括:汽粉生成干燥装置,用于对原煤进行磨制形成汽粉混合物并且通过干燥剂对原煤进...
马有福
一种防止水倒灌的水下排气口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水倒灌的水下排气口结构,在采用水下排气的船舶中防止位于水面以下的动力装置在排气时发生水倒灌,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部,水平设置,所述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废气排气管路相连通;以及渐变管部,水平设...
马有福彭杰伟岳荣焦乾峰
135 MW CFB锅炉L形屏式过热器热偏差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以一台135 MW CFB锅炉的L形屏式过热器为例,对其热偏差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热偏差计算模型和自主编制的软件,计算和分析了其同屏及屏间热偏差系数。结果表明:在同屏管组的引入引出管采用Z形布置时,集箱效应与管组内外侧管长结构不均匀对流量分配的影响相互抵消,达到了流量均匀分配的效果,同屏热偏差主要受结构不均匀和热负荷分布的影响;在各管组引入引出管的进出口集箱采用Z形布置时,由于集箱效应,屏间流量分配明显不均,这是造成屏间热偏差的主因;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利用集箱效应对屏内及屏间工质流量分配的影响,使管内工质流量分配与管外热负荷分布相互配合,达到控制屏式过热器热偏差的目的。
金鑫马有福吕俊复
关键词:屏式过热器并联管组热偏差
排气参数对水下排气柴油机防倒灌的影响
2020年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与排气背压变化对水平布置排气管内气液两相逆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排气量下,排气温度升高会使水倒流减弱,降低水倒灌发生风险;排气背压增大会使水倒流增强,即增大水倒灌发生风险。除排气速度外,排气的密度、黏度等物性参数也对水下排气管内水倒灌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柴油机排气系统设计中,需考虑排气参数波动对防倒灌的影响;在基于Wallis数的防倒灌设计准则中,需进一步考虑排气黏度对气液逆流极限完全携带点的影响。
马有福王硕陆鹏朱奎马浩
关键词:船用柴油机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