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启春

作品数:3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人工繁殖
  • 8篇苗种
  • 8篇繁殖
  • 7篇养殖
  • 6篇双斑东方鲀
  • 6篇苗种培育
  • 5篇鱼类
  • 5篇人工育苗
  • 3篇养殖技术
  • 3篇银鲈
  • 3篇鱼类群落
  • 3篇鱼种
  • 3篇鱼种培育
  • 3篇鱼种培育技术
  • 3篇饲料投喂
  • 3篇投喂
  • 3篇群落
  • 3篇西施舌
  • 3篇类群
  • 3篇蛤仔

机构

  • 31篇福建省淡水水...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建瓯市畜牧兽...

作者

  • 32篇陈启春
  • 8篇袁定清
  • 5篇李金秋
  • 5篇何美峰
  • 4篇林建斌
  • 4篇黄种持
  • 3篇朱庆国
  • 3篇李天来
  • 3篇高体佑
  • 3篇陈志
  • 2篇李亦华
  • 2篇李学贵
  • 2篇邹丽珍
  • 1篇谢湘筠
  • 1篇梁萍
  • 1篇翁祖桐
  • 1篇高山
  • 1篇林学文
  • 1篇赖铭勇
  • 1篇崔利峰

传媒

  • 8篇科学养鱼
  • 6篇福建水产
  • 5篇淡水渔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渔业致富指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1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鲈批量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黄种持黄洪贵董朝基林学文赖铭勇陈启春
我所于1996年在国内首次取得人工育苗技术突破,但育苗量也只有4万多尾。该项目组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银鲈繁殖习性、性腺发育规律、胚胎发育特点及仔稚鱼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银鲈人工催产、孵化...
关键词:
关键词:银鲈人工育苗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
1996年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陈启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在一口面积8.5亩的小山塘里,进行主养淡水鲳高产试验。收获时平均亩产达1077公斤,其中淡水鲳产量占总产量的68.7%,亩产值8812元,亩效益2853元,取得令人...
陈启春
关键词:高产水产养殖
淡水鲳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淡水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ochypomum(Cuvier,1818)],我省1986年引进,1989年全人工育苗成功。近几年已在我省逐步推广试养。为探索淡水鲳养殖技术,总结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措施,我所在1987年进行的两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的基础上,1991年又开展了池塘养殖高产技术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高体佑李天来陈友中陈启春李亦华谢潮筠
关键词:池塘养鱼
四种消毒剂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获得4种消毒剂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成贝的安全浓度,为菲律宾蛤仔人工催产前消毒处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检测了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二氧化氯和甲醛4种消毒剂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4种消毒剂的安全浓度分别为高锰酸钾(0.24 mg/L)、聚维酮碘(11.04 mg/L)、二氧化氯(0.68 mg/L)、甲醛(1.87 mg/L),4种消毒剂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大小为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甲醛>聚维酮碘。在菲律宾蛤仔的催产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宜选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陈志李伟鹏胡丰晓黄健陈启春魏成陈连晨阳
关键词:消毒剂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
淡水鲳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1991年
淡水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一种热带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体重可达10多公斤。淡水鲳体侧扁,呈圆盘状,体被细银鳞,鳍红、尾黑、身带黑色斑点,四色相配极为美观。1982年被台湾引进,称该鱼为淡水白鲳或银鲳,1985年繁殖成功。1985年开始引进大陆。长江水产研究所与东莞市水产局合作于1986年从台湾引进二冬龄亲鱼。
高体佑李天来陈友中陈启春李亦华谢湘筠
关键词:人工繁殖苗种
双斑东方人繁及鱼种培育技术(上)被引量:1
2003年
陈启春
关键词:双斑东方TUN人工繁殖鱼种培育
福建松溪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根据2007-2008年松溪8个采样站位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松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生态类型以及鱼类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点.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63种,隶属于5目17科49属,其中外来物种加州鲈Micropte...
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
关键词:鱼类群落多样性
福建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年龄鉴定及生长浅析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991R-3.1241(r2:0.944,N=606);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262.8(1-e^-0.2(t+1.28));Wt=690(1-e^-0.2(t+1.28)^2.890^6。2龄前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缓慢,2—3龄体重较体长增长更为迅速。
何美峰陈启春袁定清崔利峰高山
关键词:水口水库年龄鉴定
福建沿海菲律宾蛤仔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被引量:4
2019年
菲律宾蛤仔是沿海主要养殖贝类,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总结一套菲律宾蛤仔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探究育苗过程中的藻类培育、亲贝催产、幼虫培育和附着变态关键技术,3批次育苗共使用亲贝3500kg,产卵330亿个,选优D形幼虫200亿只,稚贝100亿粒,后期结合土池培育,极大提高了菲律宾蛤仔苗种生产效率和产量,为菲律宾蛤仔全人工养殖推广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陈志陈启春黄健陈茂辉连晨阳李伟鹏魏成陈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工厂化人工育苗幼虫温度
福建省沙溪鱼类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根据2007-2008年沙溪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沙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及其季节变化,生态类型等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9种,隶属于6目15科30属。采用Pinkas的IRI指数分析沙溪鱼类群落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沙溪优势种季节变化不大,以鲤鱼、鲴类、黄颡鱼为主,常见种略有季节变化。沙溪鱼类生态类型多样,以底层、杂食性、适应静水生活鱼类为主。与30年前相比,沙溪河肉食性鱼类、底层鱼类、适应流水鱼类种类数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杂食性鱼类、耐氧性鱼类、适应缓流或静水生活的鱼类则有上升趋势。
何美峰袁定清陈启春邹丽珍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