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焱
- 作品数:141 被引量:4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辽宁省教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在600~800℃低氧压下Fe-Nb合金的氧化
- 1996年
- 研究了Fe-15Nb和Fe-30Nb(Wt%)合金在600~800℃低氧压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实验所用的氧压处于煤的气化气氛下的氧分压范围。氧化后合金仅发生了Nb的内氧化,生成Nb2与Nb2O5,有些情况下还生成FeNb2O6。在600℃时氧化速度很低,但在700~800℃时则颇高。这些合金内氧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内氧化物的分布几乎完全与合金中的高含Nb相一致。此外,合金氧化后均不出现外氧化层。这些可能都是由于Nb在Fe中溶解度很低且合金呈两相组织所致。
- 牛焱
- 关键词:高温
- 二元双相Cu-50Cr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被引量:8
- 1998年
- Cu-50Cr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结果表明,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在700和800℃遵循抛物线速度规律,在900℃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合金氧化外层膜是CuO和Cu2O,内层膜由氧化铜和尖晶石型氧化物为基并嵌有Cr颗粒组成,Cr表面有Cr2O3和Cu2Cr2O4膜。900℃的氧化膜与基体金属界面上可观察到连续的Cr2O3层.合金未形成Cr的选择性外氧化.
- 傅广艳牛焱吴维
- 关键词:高温
- Cu-15Ni-15Ag合金在600~700℃空气中的氧化被引量:8
- 2001年
- 研究了Cu - 15Ni- 15Ag合金在 6 0 0~ 70 0℃空气中的氧化 .合金由富Ag的α相与Cu -Ni固溶体 β相组成 ;氧化速率基本服从抛物线规律 ,合金的成膜速率与纯Cu氧化近似 .不同温度下合金均形成了最外层为CuO ,内层为Cu2 O ,NiO以及Ag颗粒组成的复杂氧化膜 .在 70 0℃氧化时观察到典型的Ni的内氧化 ,同时 ,由于Ni优先溶解于CuO中影响了CuO -Cu2 O氧压平衡 ,导致形成了CuO位于Cu2
- 赵泽良牛焱
- 关键词:三元合金双相合金铜合金
- Cu-Cr-Ni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被引量:14
- 2000年
- 研究了Cu-20Cr-20Ni和Cu-20Cr-40Ni两种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20Cr-20N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而Cu-20Cr-40Ni合金的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两种合金生成组织复杂的氧化膜,外层是一连续的CuO层一内层是Cu2O,NiO和Cr2O3组成的混合区,其中Cu2O基体上分布着少量未氧化完全的Cr颗粒,这种颗粒的存在是动力学因素所致对于Cu-20Cr-2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没有形成连续的Cr2O3膜,氧化较为严重,而Cu—20Cr-4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形成了一连续的Cr2O3膜,抑制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因此,Cu-20Cr-40Ni氧化膜的厚度较Cu-20Cr-20Ni薄得多。
- 曹中秋牛焱吴维
- 关键词:双相组织高温氧化
- 三相Cu-Ni-30Cr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研究了Cr含量相对较高的Cu-Ni-30Cr合金在700℃~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氧化动力学较复杂,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氧化动力学曲线通常不是由单一的抛物线或直线组成而是由几段组成。Cu-Ni-Cr为三相合金,3相的存在增加了合金表面形成Cr2O3氧化膜所需临界浓度,但30at%Cr足以使合金表面形成连续的Cr2O3外氧化膜。氧化膜内层是合金和氧化物相共存的混合区,被氧化的岛状物是由Cr2O3和Cu,Ni组成。这种混合内氧化机制与经典内氧化明显不同。
- 曹中秋牛焱吴维
- 关键词:高温氧化动力学
- 热压致密化块体纳米晶Ag50Ni50合金的显微组织被引量:14
- 2001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 ,随后在 6 2 0℃ ,5 8MPa下热压制备了致密的块体亚稳态纳米晶Ag5 0Ni5 0合金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组织结构。晶格常数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 ,球磨 2 0 0h后Ag在Ni中固溶度为 4.96 %± 0 .2 1%(摩尔分数 ) ,Ni在Ag中固溶度为 0 .84%± 0 .30 %(摩尔分数 ) ,热压以后仍具有过饱和固溶度 ,Ag在Ni中为0 .45 %± 0 .11%(摩尔分数 ) ,在相近温度下稳定化处理后进一步脱溶。6 0 0~ 70 0℃时Ag在Ni中固溶度为 (0 .2 1~ 0 .2 4) %± 0 .11%(摩尔分数 ) ,Ni在Ag中固溶度小于 0 .1%(摩尔分数 )。机械合金化粉末的晶粒度约为 6nm ,热压后长大至 40~ 6 0nm ,退火后又长大至 10 0~ 110nm。
- 王崇琳林树智赵泽良牛焱吴维
- 关键词:过饱和热压机械合金化显微组织
- Co-15Ce合金在S-O双重氧化剂中的腐蚀被引量:1
- 1999年
- 研究CO-15Ce(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S-O双重氧化剂作用下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在600及700℃下该合金均形成了复杂的腐蚀产物膜,包括外层单一的Co的硫化物、中间层Co的硫化物与Ce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区及内层Ce的内腐蚀区。且Co-15Ce合金在600及700℃氧化一硫化混合气氛中的腐蚀速度低于相同温度、相同O。
- 傅广艳牛焱傅广艳
- 关键词:钴合金
- 纳米晶Cu-40Cr合金涂层的氧化
- 溅射纳米晶Cu-40Cr合金涂层在700~800℃,纯氧气和空气中氧化后均形成了单一的Cr<,2>O<,3>膜,但两种气氛下的Cr<,2>O<,3>膜的形貌及合金氧化增重均不相同,这主要与气氛中的氧分压不同及纳米晶Cr<...
- 付广艳管恒荣牛焱吴维
- 关键词:纳米晶合金涂层磁控溅射法腐蚀动力学
- 铁铬合金热腐蚀的交流阻抗研究
- 1993年
- 一、前言对于金属材料在高温燃气环境中所遭受的热腐蚀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电化学方法颇具特色。本文作者曾将弱极化曲线拟合、微分极化电阻技术应用于热腐蚀研究,为快速评价合金耐蚀性能和监控热腐蚀过程提供了有效手段。交流阻抗技术能有效地研究反应机理和其它有关电化学现象,应用于研究熔盐热腐蚀尚在起步阶段。Farrel等和Gao等分别应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75合金及Ni-Co、铁基800合金的热腐蚀行为,发现腐蚀反应受扩散控制。
- 张鉴清曾潮流牛焱吴维
- 关键词:铁铬合金热腐蚀交流阻抗
- Fe-xCr-10Al(x=0,5,10)合金在900℃的氧化:第三组元作用的新例子被引量:7
- 2005年
- 通过研究Fe-10Al,Fe-5Cr-10Al和Fe-10Cr-10Al(原子分数,%)合金在900℃的氧化行为,分析了二元Fe-Al合金形成选择性氧化铝膜所需的临界铝浓度.讨论了三元Fe-Cr-A1合金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的机理,对于不发生Al的内氧化的情况,提出合金中第三组元Cr的作用机制的新解释.
- 张志刚P.Y.Hou牛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