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华
- 作品数:49 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广州市2008与2015年5岁儿童乳牙龋病比较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分析广州市2008与2015年两次"广州市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5岁组儿童相关调查数据,并对2015年广州市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以及因龋充填率分别由2008年的56.11%、3.04和3.01%上升至2015年的76.78%、5.47和4.05%。2008年和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2008年:78.89%,5.33;2015年:86.05%,6.91)均高于城市儿童(2008年:48.52%,2.28;2015年:74.22%,5.07),而因龋充填率农村儿童(2008年:1.04%;2015年:1.15%)则均低于城市儿童(2008年:4.55%;2015年:5.14%);患龋率、龋均及因龋充填率两次调查男女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72.06%的乳牙龋发生在上乳中切牙和第一、二乳磨牙中;70.31%龋坏的乳牙发生在32.16%的儿童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前有进食甜食习惯(OR=1.45,95%CI:1.08~1.94),2岁后才开始刷牙(OR=1.41,95%CI:1.06~1.86),父母学历低(OR=1.58,95%CI:1.19~2.11)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差(OR=1.81,95%CI:1.23~2.67)是儿童乳牙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严重、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率低,应进一步加强防龋和治疗措施,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 刘伟熊莉华林蓉林琳陈思宇刘伟佳郭重山
- 关键词:乳牙龋病口腔流行病学
- 广州市2012——2013学年中小学生伤害现况及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疾病负担,为完善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12-2013学年中小学伤害监测哨点学校在校发生伤害学生填写的《广州市中小学伤害监测报告卡》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伤害监测哨点学校共有822人次发生伤害,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0.27%.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分别为0.41%和0.13%,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中分别0.21%、0.30%、0.33%以及0.15%.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最多(38.2%),伤害最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9.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最多(27.9%).一学年发生伤害所需要的医疗费用合共为1 311 807元,中位数为300元,住院费用占所有费用的63.3%.因伤害导致缺课总天数为2 513天,有314人次父母因照顾伤害患儿误工,占38.2%.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和性质有所不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干预活动.
- 张维蔚熊莉华林琳李迎月林晓华刘伟佳
- 关键词:疾病负担
- 青少年暴力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有暴力行为与正常青少年之间愤怒情绪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STAEI-CA)、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80名具有暴力行为青少年和80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性别与年龄配对后开展对照研究。结果暴力组青少年状态性愤怒、特质性愤怒、愤怒外投表达得分高于对照组,而愤怒对内控制和对外控制得分低于普通青少年(t值分别为9.741,9.958,5.238,5.395,7.486,P值均<0.05)。在父母养育方式上的对比,暴力组青少年父惩罚、严厉和母惩罚、严厉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父亲情感温暖得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593,8.472,12.957,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状态-特质愤怒表达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结论改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 张维蔚林丽云熊莉华李迎月林晓华何洁仪刘伟佳
- 关键词:暴力青少年教育体制家庭
- 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比较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比较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于2015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6,9岁儿童共4 482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与2008年广州市第一次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广州市儿童5,6,9岁乳牙患龋率分别为76.78%,80.85%,74.56%,龋均分别为5.47,5.60,3.27,充填率分别为4.05%,5.81%,6.83%。2015年广州市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农村(88.77%,6.41)高于城市(73.94%,4.25)(χ~2=101.209,t=13.775,P值均<0.01);性别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城市(7.38%)高于农村(1.08%)(χ~2=58.106,P<0.01)。2015年广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明显高于2008年口腔流调结果。5岁组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最高,为86.05%,其次为2008年农村(78.89%),2015年和2008年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4.22%和48.52%(χ~2=160.923,P<0.01)。6岁及9岁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分布情况与5岁组一致。结论广州市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但城市龋病患病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儿童龋病的治疗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应加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资源的投入,以降低乳牙龋齿发病率。
- 林琳刘伟佳熊莉华郭重山
- 关键词:龋齿患病率儿童
- 广州市10~12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开展2~3年后10~12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制定口腔健康工作重点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于2014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149所小学19 071名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60.3%的儿童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33.2%的儿童报告听说过含氟牙膏,其中目前使用含氟牙膏者占44.73%;27.11%的儿童使用过牙线;71.50%的儿童接受过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30.97%的儿童过去1年内拜访过牙医。城区儿童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使用牙线、接受窝沟封闭、过去1年内拜访过牙医的报告率均高于乡村儿童,乡村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报告率高于城区儿童(P值均<0.01)。城乡儿童末次牙科就诊主要原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1,P<0.01),城区儿童因定期牙科检查及预防性措施到牙科就诊的比例高于乡村儿童。仅有7.66%的儿童选择请牙科医生治疗应对牙龈(牙床)出血;采取不理会态度应对牙疼,认为挺一挺就过去了的儿童占42.13%。结论在继续大力推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措施的同时,应加大氟化物防龋的宣传力度,加强学生、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
- 林蓉刘伟熊莉华林琳刘伟佳郭重山陈坤才
- 关键词: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儿童
- 广州市低龄儿童家长近视防控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 目的了解广州市低龄儿童家长近视防控知信行(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近视防控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3个城区和2个郊区选取4 584名5~6岁幼儿园儿童和一至三...
- 孙艺林蓉曲亚斌熊莉华陈思宇刘伟佳
- 关键词:家长知信行影响因素
- 广州市2008与2013年青少年超重肥胖及身体活动状况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超重肥胖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和2013年2次分别对广州市的66和71所学校的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其中的超重肥胖及身体活动状况相关内容。结果2008年共调查青少年11 939人,平均年龄(16.0±2.28)岁,男生占46.29%,城市学生占65.46%;2013年调查青少年12 750人,平均年龄(15.7±2.21)岁,男生占46.76%,城市学生占70.89%。2008与2013年广州市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49%(553/8 521)和9.21%(1 171/12 710),年均增长9.14%,男生增长速度更快,达10.34%(从9.37%上升至13.89%);调查前7 d,平均每天看电视≥2 h的青少年所占比例由2008年的50.30%下降至2013年的40.42%(P<0.01),但平均每天玩电子游戏≥4 h和上网>2 h的青少年比例则分别由2008年的13.61%和22.70%增加至16.47%和31.16%(P<0.01)。结论广州市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增长迅速;身体动态活动无明显变化,静态活动增加明显,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特别是减少玩电子游戏时间,控制超重肥胖率的发展。
- 林蓉刘伟熊莉华陈思宇刘伟佳
- 关键词:青少年超重肥胖
- 广州市中学生饮酒相关知信行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WHO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20亿饮酒者,每年约250万人因有害饮酒导致死亡。饮酒行为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酒精导致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WHO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有32万15-29岁的年轻人死于与酒精相关的原因,占该年龄组所有死亡人数的9%。
- 陈思宇林蓉熊莉华刘伟佳
- 关键词:饮酒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 广州市低龄儿童家长近视防控知信行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低龄儿童家长近视防控知信行(KAP)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近视防控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2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3个城区和2个郊区选取4 584名5~6岁幼儿园儿童和一至三年级小学生家长开展近视防控KAP在线问卷调查,对家长近视防控KAP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家长近视防控KAP达标率为61.54%,其中知识知晓率为57.30%,态度持有率为76.98%,行为形成率为63.31%。互联网(70.35%)和学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在家长群中的宣教资料(66.14%)是家长最常用的获取近视防控知识途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在城区,父母文化程度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家庭年收入(5~9)万元、(10~29)万元、(30~49)万元、(50~59)万元和≥60万元,知道子女视力正常或不良,父母双方近视/单方近视/双方不近视,多途径获取(2,3,≥4种)近视防控知识的家长近视防控KAP达标率较高(OR值分别为1.23,1.34,1.36,1.25,1.49,1.93,2.34,1.64,1.66,1.89,3.48,3.09,2.42,1.65,2.29,3.22,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低龄儿童家长近视防控知识和良好行为不足,但态度较积极。应针对家长认知盲区和误区重点宣教,纠正错误观念,促进良好行为形成;多渠道采取通俗易懂、方便记忆的方式加强郊区、文化程度较低及低收入家长近视防控健康宣教。
- 孙艺林蓉曲亚斌熊莉华陈思宇刘伟佳
- 关键词:近视健康知识
- 广州市中小学生低运动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低运动素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广州市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2所监测点校中(城区和农村各3所中学和3所小学)抽取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测、运动素质测试和采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凡速度、爆发力、肌耐力、耐力跑和身体柔韧性均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组均值的判定为低运动素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学生运动素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9~18岁学生3 846人,其中城市男生969人、城市女生947人、农村男生954人、农村女生976人。广州市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低运动素质总检出率为9.88%(380/3 846),其中男生检出率为11.65%(224/1 923),高于女生的8.11%(156/1 923);城市学生检出率为11.85%(227/1 916),高于农村学生的7.93%(153/1 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农村、认真做课间操是相对于男生、城市、缺乏或偶尔做课间操的调查对象,其为低运动素质的可能性分别是后者的0.63、0.65、0.80倍。超重肥胖、每周上体育课节数≥3节、不喜欢上体育课、不愿意长跑相对于正常体重、每周上体育课节数〈3节、喜欢上体育课、愿意长跑的调查对象,其为低运动素质的可能性分别是后者的2.80、1.31、1.67、1.40倍。结论 提高学生主动运动的意愿、保证适量的运动负荷、控制体重是改善学生运动素质、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 熊莉华林雪松麦锦城邓纳莉刘伟佳
- 关键词: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