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潘家驹

潘家驹

作品数:84 被引量:1,06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5篇棉花
  • 43篇陆地棉
  • 20篇杂种
  • 16篇杂种优势
  • 13篇育种
  • 13篇基因
  • 12篇性状
  • 12篇雄性不育
  • 12篇不育
  • 8篇黄萎病
  • 7篇杂交
  • 7篇抗性
  • 7篇核雄性不育
  • 7篇不育系
  • 6篇雄性不育系
  • 6篇配合力
  • 6篇无腺体
  • 6篇纤维
  • 6篇核雄性不育系
  • 5篇显性无腺体

机构

  • 73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技术...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北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农业专科...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湖南省棉花科...
  • 1篇安徽省种子管...
  • 1篇东台市种子公...

作者

  • 77篇潘家驹
  • 60篇张天真
  • 13篇郭旺珍
  • 10篇唐灿明
  • 10篇闵留芳
  • 9篇袁有禄
  • 8篇周兆华
  • 8篇靖深蓉
  • 7篇朱协飞
  • 6篇孙敬
  • 6篇刘康
  • 6篇王学德
  • 5篇陈于和
  • 5篇胡保民
  • 5篇冯义军
  • 4篇郭小平
  • 4篇张海洋
  • 3篇郭立平
  • 3篇邢朝柱
  • 3篇肖松华

传媒

  • 20篇棉花学报
  • 13篇作物学报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棉花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Journa...
  • 3篇河北农业技术...
  • 2篇种子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全国第一次中...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8篇1997
  • 15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4篇1991
  • 5篇1990
  • 6篇1989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地棉低酚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01年
通过配制 4个隐性无腺体品系 (gl2gl2 gl3gl3)作母本与 5个显性无腺体品系(Gle2Gle2Gl3Gl3)杂交产生的 20个组合的 F2、F3,利用二倍体种子遗传模型,研究了棉花种子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油分指数、蛋白质指数等5个种子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所有研究的性状主要由加性遗传效应所控制,其中含油量主要由母体加性遗传效应所控。按群体平均数计算,这些性状 F2的中亲优势仅为-1.99%~ 1.11%,这揭示出 F2、 F3近交衰退很少。有75%的 F2和 60%的 F3天然授粉异交组合棉酚含量低于 0.4g/kg,因此有可能筛选出棉酚含量低于规定标准、而种子品质不降低、可综合利用的R2高产杂交种。
袁有禄张天真靖深蓉潘家驹邢朝柱郭立平唐灿明
关键词:无腺体陆地棉棉酚含量杂种优势种子品质
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研究和利用 Ⅰ.5个三体的起源、鉴定及其形态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首次对5个陆地棉三体的起源、形态及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辐射造成染色体提早解离和染色体不分离是形成三体的细胞学基础。对5个三体的细胞学分析表明:Ftr-2是次级三体,Ftr-4可能是三级三体,Ftr-1,Ftr-3和Ftr-5是初级三体。它们减数分裂时形成三价体的频率为0~41.67%。Ftr-2和Ftr-5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可以根据形态对其进行准确鉴定。通过对Ftr-5与易位系杂交后代三体株的细胞学研究表明:Ftr-5的额外染色体不是A染色体亚组中的第1、3、6、8、10、11、12和13染色体,也不是D染色体亚组中的第14、15、16、19、23和24染色体。三体中其它染色体的易位会降低三体中三价体形成的频率。
胡保民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陆地棉三体形态学棉花
海岛棉半配生殖品系有性过程的胚胎学观察被引量:5
1996年
半配生殖品系VSg自交或以VSg作母本与海岛棉标准系3-79杂交,花粉能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能在花柱组织中生长并能进入胚珠到达胚囊。精核与极核融合、初生胚乳核分裂,以及胚乳游离核形成均表现正常,但精卵融合不同于3-79。突出表现在一部分胚囊中,进入卵细胞的精核迟迟不与卵核融合,未融合的二核“合子”经过一段比3-79稍长些的“休眠期”后,各自独立分裂,形成各种类型的嵌合胚。
张海洋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海岛棉半配生殖胚胎学嵌合体
陆地棉显性无腺体品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系)为材料,按NCI设计,对28个组合的杂种F1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中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配合力分析的11个性状中,株高、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而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和子指等性状同时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显无073是丰产的显性无腺体品系,而显无260是较好的优良品系,组合显无073X泗棉2号在重要性上表现较好。
陈于和唐灿明周兆华张天真潘家驹靖深蓉袁有禄
关键词:棉花杂种优势杂交配合力
我国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报被引量:57
1997年
选用18个随机引物,对21个陆地棉品种作RAPD分析,并对各品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聚类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与其系谱吻合。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棉花品种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方法。
郭旺珍张天真潘家驹王心宇
关键词:棉花陆地棉RAPD
四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的数量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3
1994年
4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与6个常规品种杂种一代的遗传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主要存在着加性基因效应,F1代表现为部分显性;对于纤维品质性状,则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部分性状甚至表现为超显性。除衣分和子棉产量外,其它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均不显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纤维品质性状间多为不显著正相关。
冯义军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数量遗传学陆地棉
棉花半配合材料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研究初报被引量:5
1994年
对二个棉花半配合材料(G.barbadenseL)PSg和VSg自交后代产生的单倍体的形态、细胞学、以及半配合特性的遗传表现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PSg和VSg自交后代能产生单倍体,分母本与其它材料杂交F1能产生嵌合体.自交后代产生的单倍体均表现为植株瘦弱、花药不开裂、不能正常散粉结铃.半配合特征既能通过雌配子传递、也能通过雄配子传递,且表现母性影响.
张海洋潘家驹王顺华徐志森张则辉
关键词:棉花单倍体
陆地棉优异纤维品系的铃重和衣分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英文)被引量:25
2002年
利用 5个具有不同纤维品质性状的品种 (系 )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 2 0个 ,通过亲本和 F1 的 2年随机区组试验发现产量性状的铃重和衣分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小 ,不存在母体效应 ,并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 ,分别占表型方差的 5 1.2 %和 6 5 .4 % ;显性遗传效应所占的比率也较高 ,分别为 32 .6 %和 16 .8%。铃重和衣分的群体平均优势较大 ,分别为 13.3%和 3.5 % ,达到了极显著 ;铃重的超亲优势为 2 .0 % ,不显著 ;衣分为显著的负值 (- 2 .1% )。遗传分析与杂种优势结果一致。具体表现在产量性状上 ,亲本相当配制的组合杂合显性较高 ,其超亲优势正向显著 ,而极值亲本 (差异较大 )所配组合没有超过高亲的。这表明亲本差异小、亲源关系较近的亲本中仍然存在足够的遗传变异或某种机制以创造变异使育种取得更大的进展。相关分析表明了仍然存在严重的品质与产量的负相关 。
袁有禄张天真郭旺珍潘家驹R J Kohel
关键词:陆地棉铃重衣分杂种优势纤维品质
我国四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用我国发现的4个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核雄性不育系和6个常规品种配制了24个杂交组合,对19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阆A在皮棉产量方面,81A在纤维品质和早熟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为较理想的亲本。与常规品种相比,不育系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小。对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表明,多数产量因素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杂种一代表现为部分显性;而多数纤维品质性状则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次之,这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的遗传效应有所不同。
冯义军张天真潘家驹
关键词:核雄性不育系配合力细绒棉
陆地棉三体的诱发、鉴定、研究和利用——IV.第19染色体三体的发现及鉴定
1999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陆地棉三体(Ftr-6)的发现,并对其形态,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其与一套易位系杂交F_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构型的细胞学检测,证明Ftr-6可能是第19染色体的三体.
郭旺珍易成新唐灿明孙敬潘家驹张天真
关键词:陆地棉三体易位系染色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