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婕

作品数:44 被引量:2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矿床
  • 13篇赋存
  • 11篇铜矿
  • 10篇赋存状态
  • 10篇成矿
  • 7篇矿物
  • 6篇里伍铜矿
  • 6篇伴生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钨矿
  • 5篇钨矿床
  • 5篇斑岩
  • 4篇元素赋存状态
  • 4篇铜镍
  • 4篇锆石
  • 4篇硫化物
  • 4篇流体
  • 4篇金元素
  • 4篇斑岩铜

机构

  • 21篇中国地质调查...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篇成都地质矿产...
  • 8篇四川里伍铜业...
  • 6篇国土资源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陕西天成石油...

作者

  • 44篇戴婕
  • 11篇丁俊
  • 9篇潘晓东
  • 9篇任静
  • 8篇黄勇
  • 6篇徐金沙
  • 6篇陈敏华
  • 5篇闫国强
  • 5篇王鹏
  • 5篇张林奎
  • 5篇李光明
  • 4篇石洪召
  • 4篇张茜
  • 4篇谢尚克
  • 3篇倪师军
  • 3篇熊小辉
  • 3篇王欣欣
  • 3篇张斌辉
  • 3篇王坤阳
  • 2篇孙传敏

传媒

  • 6篇四川地质学报
  • 5篇矿物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岩矿测试
  • 4篇沉积与特提斯...
  • 3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新技术新...
  • 1篇第八届全国地...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 1篇第七届世界华...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朱诺斑岩型Cu-Mo矿床成矿斑岩金红石成因及找矿指示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西段新发现的朱诺铜矿床是具有大型规模的斑岩铜钼矿床。金红石是斑岩铜矿床中最典型的副矿物之一,对其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研究能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并确定斑岩铜矿的主矿体。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对钾化带成矿斑岩(黑云花岗闪长岩)中金红石的研究表明:金红石主要与磁铁矿(Ⅰ类)、赤铁矿共生(Ⅲ类),常形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并分布在黑云母裂隙及附近;其次呈板状(长10~80μm,宽3~10μm)、颗粒状(粒径10~40μm)、不规则状独立分布在石英硫化物脉中(Ⅱ类)。Ⅰ类金红石是由钛磁铁矿在富S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Ⅲ类金红石由钛铁矿在富氧条件下反应形成的;Ⅱ类金红石是由含Ti的热液结晶沉淀而来的。成矿斑岩全岩中TiO_2的含量为0.66%,为金红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成矿斑岩金红石中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其成分除含有约94%的TiO_2外,还含有V_2O_3,Nb_2O_5,FeO,WO_3,CaO,SiO_2,Al_2O_3,ZrO_2,几乎不含或很少含MgO和MgO。金红石中V_2O_3范围为0.20%~2.39%,平均为0.49%,Nb2O5的含量范围为0.20%~4.63%,平均1.25%,WO_3和Fe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和1.81%,且有约0.05%的ZrO_2异常。利用金红石找矿方法开展朱诺矿床外围找矿时,首先必须考虑金红石中V_2O_3的含量(>0.2%,Ⅱ类金红石>0.5%),在此基础上考虑Nb的含量(>0.2%,乙类金红石>2.6%),同时考虑W,Fe偏高,Zr异常的特点。对Ⅱ类金红石还需要额外考虑其粒径大于10μm。
戴婕倪师军黄勇丁俊周义明
关键词:成矿斑岩
栾锂云母:锂云母系列的新成员被引量:6
2013年
新矿物栾锂云母[KLiAll.5口0.5(Si315A105)010(OH,F)2]发现于豫西卢氏县官坡镇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密集区309号脉。其主要共/伴生矿物有石英、“栾锂云母的富氟类似物”、羟磷锂铝石、铯沸石、钽铋矿及贫Na、Ca但富Li、OH或F电气石等。其次有钽铁矿、钽锰矿、三锂云母、多硅锂云母(?)、细晶石族矿物、钠长石(An≤4)和锂辉石、氧钠细晶石及氟钙细晶石等细晶石族矿物;偶尔与白云母等共生。根据产出特征,借鉴相关成岩.成矿实验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推测栾锂云母主要从一类低熔的富挥发份和活性组份,以及富亲石性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过渡流体中直接结晶所成。栾锂云母多呈鳞片状集合体产于309伟晶岩脉边缘带或/和其内的单矿物细脉中。其单个片径大都小于1naln。矿物具玻璃光泽,解理面显珍珠光泽;沿(001)面的解理极完全;显微硬度平均为102kg/mm2,约相当于摩氏硬度3;实测密度为2.851g,cm3,计算密度值2.868g/cm3。正延性,二轴晶,负光性,2V=36°~40°;折光率:札=1.5474,Nm=1.5700,M=1.5729。光性定位:Np=X=c,Nm=Y=b,Ng=Z=a。矿物大都发育波状消光。化学成分(wB/%)Si0251.65,Ti020.01.A120323.50,FeO0.72,CaO0.02,MnO0.22,MgOO.04,Na200.15,K2011.62,Li203.80,Rb200.78,Cs200.53,F3.85,H20+2.82,F=O.1.62,合计98.09.%。根据O+OH+F=12apfu,计算的经验化学式为(K1.01Rb0.03Cs0.02Na0.02∑1.08(Li1.04A1.39Fe0.04Mn0.0lb48(Si351Al0.49)∑4.00(09890Ho11)∑10.00(OH1.17F0.83)∑200。简化式:KLiAll.5口0.5(Si35A10.5)010(OH,F)2,理想化学式为KLiAlls口0.5(Si3.5A10.5)010(OH)2。与沃洛欣云母RbLiAll5口0.5(Si3.5A10.5)4010F2比较,新成员是沃洛欣云母间阳离子的钾类似物,以及附加阴离子的羟占优的类似物。�
范光李国武沈敢富徐金莎戴婕
关键词: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云南文(山)-麻(栗坡)断裂带东侧富宁小区晚寒武世岩石地层划分新建议
2012年
作者与项目同仁于2008年9月~2010年实施项目辖区1:5万区调地质填图期间发现,前人资料对该区晚寒武世岩石地层的划分,或因当时地质构造背景尚未弄清,或因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惯性犹存,以致同一地层小区内同一组界并无明确、稳定的岩性划分标志,令同行临场操作难以掌握。遂在测区填图、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富宁小区相关地层剖面,充分尊重并务实引用前人涉区调研所获化石成果,循岩石地层要义,重新厘定调研区所属富宁小区晚寒武世岩石地层层序略为:唐家坝组(3t)台地潮坪相碳酸盐岩,"大老堡组"("3d")潮坪潟湖相陆源沉积岩(下部和顶部夹有碳酸盐岩层),博菜田组(Ob)台地潮坪相碳酸盐岩,其中"大老堡组"为新拟建单位,上覆层位为下木都底组(O1xm)。
陈敏华戴婕陈小炜王鹏石洪召
关键词:晚寒武世岩石地层
西藏山南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西藏努日矽卡岩型铜钼钨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南缘的大型矿床,也是近年来靠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的首例大型白钨矿矿床。笔者对采自矿区北矿段与白钨矿化矽卡岩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的U-Pb定年研究。分析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Th/U比值大于0.1等典型岩浆成因锆石的特点。22个测点数据206Pb/238 U年龄可分为3组,799Ma、55.6 Ma、45.6~52.7 Ma,分别对应为拉萨地块形成年龄、捕获锆石的年龄、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年龄。在锆石原岩判别图解U-Y、Nb/Ta-Y中,所有点都很好的落入了花岗岩类的范围内,暗示黑云母花岗岩可能来源于新元古代的拉萨地块,测年数据表明,岩体成岩时代为始新世,可能系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向俯冲碰撞阶段中晚期岩浆活动事件,该年龄早于矿区辉钼矿形成年龄。结合矿区第一期黄铜矿Re-Os年龄其与岩体形成年龄基本一致,指示矿区内存在两期成矿事件即早期白钨矿化、黄铜矿化和晚期黄铜矿、辉钼矿矿化。这也是首次在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与主碰撞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事件,同时也丰富了冈底斯带岩浆岩侵入序列与成矿事件的耦合关系,对于研究区域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欣欣丁俊闫国强黄勇戴婕李光明钟康惠白景国李秋平张凯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黑云母花岗岩矽卡岩型成矿事件
滇东南弗拉斯期放射虫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被引量:14
2011年
在滇东南麻栗坡地区广泛分布的榴江组薄层状硅质岩中,发现包含放射虫动物群Helenifore robustum和Helenifore laticlavium的重要分子,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弗拉斯皁期。硅质岩S iO2含量在80.2%~95.72%之间,A l2O3含量集中在0.32%~3.83%之间,平均为2.07%,S i/A l值集中在20.94~62.16之间,表明硅质岩含有高的陆源泥质沉积物;MnO/TiO2值(除两件样品稍大)大多数在0.03~0.41之间。常量元素A l/(A l+Fe+Mn)值在0.57~0.64之间(6P-B5为0.34),A l/(A l+Fe)值(除6P-B5为0.34)在0.58~0.71之间,S i/(S i+A l+Fe)值均大于0.9,反映硅质岩主要受生物作用和陆源的制约,而热液活动的影响较弱;稀土元素Ce/Ce*为0.62~1.37,个别具有弱的Ce/Ce*负异常。LaN/YbN值为0.47~1.74,平均为1.21。LaN/CeN值为0.75~1.70,平均为1.11。具有大陆边缘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少数具有远洋深水盆地的性质;微量元素V含量多数集中在14.5~30.9μg/g,显示靠近大陆边缘硅质岩特征,少数高达75.3μg/g和218μg/g,可能与热水作用密切相关;U/Th值集中在0.27~0.40,平均为0.86,另外有三件样品大于1.0,表明硅质岩主体为正常的生物成因,局部热液影响较强。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建造以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地区在弗拉斯期可能处于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
任光明王鹏张林奎张斌辉戴婕
关键词:放射虫硅质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滇东南
四川里伍矿田伴生金元素赋存状态
文章研究了四川里伍矿田伴生金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里伍铜矿石中的Au主要以包裹金和裂隙金的形成存在.
戴婕倪师军丁俊徐金沙潘晓东
关键词:赋存状态粒度分析
文献传递
江浪矿田主成矿元素及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
2013年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能谱仪(EDS)鉴定功能以及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功能,初步查明了江浪矿田内里伍矿床、黑牛铜矿床、挖金沟矿床、笋叶林矿床、中咀矿床中的主要成矿元素Cu、Zn、Fe、S及其重要伴生元素Au、Ag的赋存状态。该研究成果可为矿产资源的选矿、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戴婕徐金沙潘晓东张茜王坤阳
关键词:伴生金银赋存状态
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反映该时期剑川盆地周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结合化石的最近亲缘类型的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共存分析得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海拔在1900±100m,年均温在13.3~14.9℃,年降水量在863.3~1344mm。综合对比分析古生物化石、氧同位素、火山事件和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始新世晚期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滇西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势差异,高海拔可达2000~2700m,而低海拔可降到1200m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并伴生一系列拉分盆地的形成和强烈的火山事件。
覃琼徐亚东张克信张克信郑国栋吴旌王国灿戴婕
关键词:火山沉积锆石定年古环境
滇东南“新寨岩组”与变质花岗质岩的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越北地块位于中国滇桂交界和越南北部地区,是研究扬子、华夏、印支等陆块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通过对越北地块北缘马关—麻栗坡地区"新寨岩组"与花岗质岩石接触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应为三种接触关系(沉积接触、侵入接触、过渡接触),而不是前人划定的剥离断层接触。沉积接触关系反映出震旦纪—寒武纪时越北地块北缘地区从南西向北东的逐渐超覆过程,也揭示了本区还存在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接触和过渡接触关系表明,奥陶纪末—志留纪时伴随广西运动的构造—热事件,成就了越北地区的都龙—SongChay花岗岩底辟—片麻岩穹窿构造。前人划分的新元古界"新寨岩组"实际包含了晚震旦纪末—中寒武世的多组地层在内。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南捞片麻岩"当属志留纪构造—热事件的产物,而原志留纪花岗岩乃是新元古代和志留纪两期花岗岩搅合未解体片麻状花岗杂岩。
张斌辉丁俊张林奎陈敏华王鹏戴婕
关键词:花岗杂岩滇东南
四川九龙里伍铜(锌)矿床中闪锌矿的成分特征研究
2011年
运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从矿相学、成分分析等方面研究里伍铜(锌)矿床中主要含锌矿物闪锌矿的矿物学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里伍铜(锌)矿床中的闪锌矿定名为铁闪锌矿,矿石中Zn的平均含量为1.11%,致密块状矿石中Zn含量最高可达1.88%。闪锌矿在矿石中的分布率为79.49%。
潘晓东吕和建金斌戴婕任静
关键词:闪锌矿矿物学特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