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丰
- 作品数:123 被引量:3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被引量:7
- 2010年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伴发血栓形成,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其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目前ACS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标准还存在不少局限,作用有限而出血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现在有关新标准与新药物的大量研究正在进行。现综合近期公布的研究结果,对一些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理化特性和临床研究结果予以综述。
- 徐杰丰陈国锋李子龙陈晖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
- 床旁肺超声评估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床旁肺超声评分(LUS)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45例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SBT)0 min、30 min和撤机后1h、6h、24 h、48 h时进行LUS、膈肌活动度(DE)、氧合指数(OI)等检测.根据机械通气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n=33)和撤机失败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LUS、DE及OI等指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US、DE及OI对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LUS与DE、O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撤机成功33例、撤机失败12例.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在SBT 0 min、30 min及撤机后1h、6h、24 h、48 h时间点的LUS明显减少,DE和OI明显增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US(分):SBT 0 min为9.3±4.2 vs.14.9±3.5,30 min为9.5±4.0 vs.16.2±3.5,撤机后1h为10.4±4.4 vs.17.8±3.4,6h为10.1±5.2 vs.21.2±3.2,24 h为8.7±5.6 vs.22.0±3.9,48 h为8.3±4.9 vs.21.3±2.7;DE(cm):SBT0 min为1.49±0.42 vs.0.82±0.18,30 min为1.51±0.44 vs.0.80±0.17,撤机后1h为1.45±0.48vs.0.71±0.19,6 h为1.45±0.51 vs.0.73±0.28,24 h为1.48±0.69 vs.0.85±0.28,48 h为1.50±0.73 vs.0.84±0.24;OI(mm Hg):SBT 0 min为302.0±78.3 vs.250.9±16.6,30 min为302.6±100.1 vs.229.3±62.4,撤机后1h为288.9±102.5 vs.163.2±53.9,6h为275.9±81.0vs.165.4±40.1,24 h为289.3±110.2 vs.176.2±71.9,48 h为294.2±94.8 vs.174.7±44.8,均P<0.05].ROC分析显示,在SBT 0 min和30 min时,LUS预测撤机成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和0.886,以LUS≤10.5分和≤11.5分为
- 兰频潘群婕方伟钧吴春双徐杰丰张茂
-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
- 基层医疗机构区域心电远程会诊网络运行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区域心电远程会诊网络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效果。方法综合性三级医院通过因特网与区域内的56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心电远程会诊网络中心,为基层全科医师提供心电图报告实时审核与反馈、疑难心电图会诊及定期心电诊断技术培训等服务。回顾分析该中心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的心电数据资料,比较2年的心电图上传及会诊数量以及11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会诊、误诊、漏诊情况。结果2年间基层医疗机构共上传心电图86593份,其中疑难会诊3976份;第2年的每月心电图检测数量为(3947±376)份,较第1年的(3269±290)份明显增加(P〈0.01);2年每月心电图会诊量[(167±21)比(165±23)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年与第1年相比,基层全科医师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等9种异常心电图的会诊率、误诊率与漏诊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心房扑动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2种异常心电图的会诊率、误诊率与漏诊率也呈下降趋势,但两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区域心电远程会诊网络中心有助于提高基层全科医师的心电检测意识与对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水平。
- 徐杰丰李子龙陈国锋方力争汪正权方雅屠海霞张燕燕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远程会诊全科医生
- 超声造影评估晶体液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肾皮质灌注状态的影响
- 高玉芝徐杰丰刘少云张茂
- 辛酸钠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辛酸钠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本申请经研究得到,脓毒症期间在机体发生复杂病理生理改变的情况下,辛酸钠能够有效抑制脓毒症诱导的炎症风暴,缓解脓毒症诱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延长脓毒症...
- 林瑶 钟会明张茂徐杰丰
- 脓毒症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I测定的价值被引量:14
- 2011年
-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脑利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已成为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十分敏感的客观指标。
- 陈国锋李子龙徐杰丰高金丹
-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I血浆
- 西替利嗪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西替利嗪主要用于皮肤和呼吸系统、眼睛的过敏性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气道反应性增高性咽喉炎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困倦、口干、疲劳、胃肠综合征、药疹等,而对心脏毒性报道较少见。现将我科成功救治西替利嗪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如下。
- 徐杰丰陈国锋李子龙汪正权高金丹
- 关键词:西替利嗪室性心动过速过敏
- 肢体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评价肢体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成年白猪18头,体重35~ 40 kg.采用电刺激法诱发室颤10 min,心肺复苏5 min,制备心肺复苏猪脑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心脏停博复苏组(CA-CP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IPC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组(LIPC+TH组).LIPC组在心肺复苏开始时进行肢体缺血后处理;LIPC+TH组同样地实施肢体缺血后处理,同时在复苏成功后,利用降温毯将体温降到32~34℃,维持至复苏后4h,后以1℃/h复温4h.于复苏后24、48和72 h(T1-3)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神经功能预警评分(NAS),同时经耳缘静脉采集血样,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浓度.结果 与CA-CPR组比较,LIPC组和LIPC+TH组T1-3时NDS降低,NAS升高,T2,3时血清NSE和S100B蛋白浓度降低(P<0.05);与LIPC组比较,LIPC+TH组T1-3时NDS降低,NAS升高,T3时血清NSE和S100B蛋白浓度降低(P<0.05).结论 肢体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减轻猪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 徐杰丰叶森胡宪文王茉丽方雅汪正权陈国锋李子龙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
- 美国神经学会关于减轻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临床实践指南概要被引量:2
- 2017年
- 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关于复苏后的神经保护措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努力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与存活质量。近来美国神经学会针对心脏骤停复苏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成年患者,
- 徐杰丰张茂
- 关键词:后脑损伤临床实践指南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成年患者神经保护
-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IMRC并纯化得到IMRC-EV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IMRC并纯化得到IMRC‑EV的方法,涉及干细胞技术领域。上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IMRC,并纯化得到IMRC‑EV的方法将小儿包皮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用作诱导...
- 徐杰丰张茂王雪杨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