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先
- 作品数:25 被引量:210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8
- 2020年
-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旋耕(MR),秸秆不还田、增施有机肥配合翻耕(MP),秸秆不还田、不施用有机肥、旋耕深度15 cm(CKR)]对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成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SR处理能够降低水稻季土壤容重并增加总孔隙度。相比CKR,小麦季SR处理显著增加>0.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量为7.2%。此外,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主要受耕作与有机物交互作用影响,酸水解有机碳(LPIc和LPIIc)主要受耕作措施的影响,SR处理的土壤EOC和LPIc含量比CKR提高0.3~2.6 g·kg−1。颗粒有机碳(POC)主要受外源有机物的影响,并且秸秆还田处理POC平均含量高于增施有机肥处理,增加量为0.75 g·kg−1。短期内,外源有机物和耕作及其交互作用对稳定性有机碳(黑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较小。综上,秸秆还田配合旋耕有助于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EOC、LPIc和POC)。
-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 关键词:耕作措施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
- 湖北省中浓度专用复混肥料研究与开发
- 喻永熹熊桂云李双来巴瑞先熊又升舒柏双刘伟才王盛桥苏祖君
- 该项目属科学施肥技术领域。从1985年开始,共完成各种农业试验1483个,通过研究:1.摸清了同一作物在相似土壤条件下需NPK肥比值较为一致的规律,提出了“宏观掌握肥胶,分类确定配比,局部调节用量,认真考核效益”的技术路...
- 关键词:
- 关键词:造粒工艺施用技术
- 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与氮肥用量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在大田条件下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置N 0~240 kg/hm2的施用量范围内,不同生育阶段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叶片SPAD值都呈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二者与施氮量之间都存在着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通过测定次最新完全展开叶叶片左、右和顶部三点测得的大白菜SPAD值与施氮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最为明显。
- 张富林杨利熊桂云范先鹏巴瑞先刘冬碧余延丰张继铭
- 关键词: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叶片SPAD值氮肥施用量
- 丹江口库区坡耕地不同轮作模式作物生产力及农田养分流失比较被引量:16
- 2011年
- 在丹江口库区习惯施肥条件下,比较坡耕地不同轮作系统的作物生产力及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种轮作模式中,作物生产力水平以"小麦-玉米"轮作最高,生产效益以"油菜-玉米"轮作最高;农田产流量、土壤侵蚀量和磷钾养分流失量均以"小麦-玉米"轮作最小,"小麦-芝麻"轮作最大;而氮流失量以"油菜-玉米"轮作最小,以"小麦-芝麻"轮作最大。因此,"小麦-玉米"轮作为丹江口库区坡耕地适宜的环保型作物复种模式。
- 李承力杨特武徐君驰巴瑞先熊桂云陈防刘冬碧王苹
- 关键词:轮作作物生产力坡耕地养分流失
- 碳铵系列颗粒专用复混肥料研究与应用
- 筛选出2种碳铵复肥添加剂,对以碳酸氢铵为氮源的专用复肥多种配方进行了试验室小试和车间工业生产试验,并对复混型和掺混型2种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有关工艺参数。结果说明以碳铵为氮源可以生产出合格复混肥产品,成本比尿素普钙系列...
- 李双来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乔艳喻永熹
- 关键词:添加剂复合肥料
- 专用复混肥料对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993年
- 烟叶优质适产的关键,除品种外主要是科学施肥。烟叶不同于其他作物,其对养分的形态和比例有特殊要求,例如,氮素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各要占适当比例,钾肥要用硫酸钾等。为此,我们从1985年开始分别与鄂东北烟区红安县科协、烟草公司,鄂北烟区枣阳市土肥站,鄂西烟区咸丰、长阳县农技部门合作,根据当地特点,设计了三种烟叶专用肥,进行烟叶施肥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表明,烟叶专用肥的养分配比适宜,肥效显著,对烟叶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 徐佩钦巴瑞先熊桂云喻永熹
- 关键词:烟草
- 在灰潮土—芹菜系统中包膜尿素和尿素氮的利用和去向
- 2004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 (自制 )和尿素等肥料在灰潮土中对芹菜生长、氮吸收、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种质地的灰潮土中施包膜尿素较尿素使芹菜增产 11.5 %~ 15 .2 % ,N吸收增加 5 .9%~9.5 % ,土壤氨挥发损失N减少 12 .2 %~ 14 .4 % ,淋失和反硝化N损失减少 2 5 .5 %~ 2 8.3% ,N素利用率提高2 0 .1%~ 2 7.9% ,土壤持留N量占施氮量的 32 .0 %~ 37.3% ;芹菜产品中NO3 - N含量降低 4 4 .2 %~ 6 0 .3% ,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 ,品质明显得到改善。
- 熊又升陈明亮何圆球巴瑞先余延丰乔艳
- 关键词:包膜尿素芹菜氮素利用率氮平衡
- 莲藕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分配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连续2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莲藕苗期以叶片生长并积累光合产物为主,膨大根状茎成型后,叶片、叶柄和根状茎中的干物质不断运输并贮存到膨大根状茎中,以产量形成为主,干物质累积总量增长呈"慢-快-稳定"的变化趋势;氮磷钾累积量与干物质累积量变化趋势一致,并与之呈极显著正相关,莲藕氮磷钾养分累积总量之比为1∶0.12∶1.31。移栽后97-160 d是莲藕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叶片、叶柄和根状茎中的氮磷钾随同干物质运输并贮存到膨大根状茎中,根系还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氮磷钾直接运输并贮存到膨大根状茎中,后者分别占同期氮磷钾累积量的69.8%、79.2%和75.0%。160 d膨大根状茎中干物质、氮、磷和钾累积量分别平均占植株总累积量的81.1%、85.2%、88.8%和80.2%。
- 刘冬碧熊桂云范先鹏杨利巴瑞先张富林余延丰
- 关键词:莲藕干物质氮磷钾
- 专用复混肥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实践
- 专用复混肥料配方的基本依据,总结专用复混肥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出适宜湖北省主要土壤上粮食作物的各类专用复混肥料配方。归纳十余年来湖弱省专用复混肥料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 巴瑞先熊桂云李双来熊又升乔艳
- 关键词:设计方法增产效果
- 色膜缓释化肥研制及在稻麦棉作物上的应用
- 熊又升熊桂云巴瑞先李双来喻永熹乔艳徐佩钦邓开
- 该研究利用石膏无机物或废旧高分子聚合物试制出五大类型不同释放速率的包膜化肥样品。掌握了其生成工艺流程及指标。对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材料的成膜条件和覆膜进行了全面试验,其样品缓释时间达120天以上,并完成了中试生产设计所需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施肥作物化学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