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炎祥

作品数:317 被引量:1,747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4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5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分布式
  • 36篇网络
  • 36篇计算机
  • 19篇数据库
  • 18篇操作系
  • 18篇操作系统
  • 13篇教学
  • 13篇AGENT
  • 12篇网格
  • 12篇面向对象
  • 12篇课程
  • 11篇调度
  • 11篇分布式操作
  • 10篇神经网
  • 10篇神经网络
  • 10篇通信
  • 10篇情感分析
  • 9篇代码
  • 9篇体系结构
  • 9篇计算机科学

机构

  • 313篇武汉大学
  • 16篇湖北工业大学
  • 13篇南京审计大学
  • 11篇东华理工大学
  • 7篇湖南第一师范...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徐州工业职业...
  • 5篇襄樊学院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中国信息安全...
  • 2篇小米科技有限...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北工学院
  • 1篇广东交通职业...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314篇何炎祥
  • 27篇李清安
  • 19篇吴黎兵
  • 17篇陈勇
  • 17篇徐超
  • 16篇吴伟
  • 15篇杜卓敏
  • 15篇彭敏
  • 15篇江南
  • 14篇刘健博
  • 13篇张戈
  • 12篇彭堂玉
  • 11篇李旭晖
  • 9篇李超
  • 9篇李飞
  • 9篇邓爱林
  • 9篇孙松涛
  • 9篇陈燕涛
  • 9篇石莉
  • 8篇孙祥胜

传媒

  • 26篇小型微型计算...
  • 26篇计算机教育
  • 25篇计算机科学
  • 2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9篇计算机工程
  • 17篇计算机研究与...
  • 14篇计算机应用
  • 10篇武汉大学学报...
  • 9篇计算机学报
  • 9篇学习与实践
  • 9篇计算机应用研...
  • 8篇武汉大学学报...
  • 6篇电子学报
  • 6篇软件学报
  • 6篇计算机与数字...
  • 6篇计算机科学与...
  • 5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高技术通讯
  • 4篇交通与计算机
  • 3篇计算机应用与...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6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20篇2006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S/DOS中的分布式命令解释器被引量:1
1992年
MDS是我们研制的一个多微机分布式系统,MDS/DOS是为其配置的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是在MS DOS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分布式通信及资源管理模块DCRM,分布式命令解释器DCI,并建立相应的通信机制后修改、扩充而成。本文主要介绍MDS/DOS中分布式命令解释器DCI的设计与实现。
刘蓬何炎祥
关键词:操作系统
可信编译器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软件的可信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程序代码的可信性。影响软件可信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来自软件内部的代码缺陷、代码错误、程序故障以及来自软件外部的病毒、恶意代码等,因此从代码角度来保证软件的可信性是实现可信软件的重要途径之一。编译器作为重要的系统软件之一,其可信性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软件程序一般都需要经过编译器编译后方能执行,如果编译器不可信,则无法保证其所生成代码的可信性。本文主要讨论设计和实现可信编译器的主要思路和关键技术。
何炎祥刘陶吴伟
关键词:词法分析
基于服务组合模型结构特征的性能瓶颈定位方案被引量:1
2015年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组合服务的性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如何发现和消除性能瓶颈则是服务组合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服务组合模型结构特征的性能瓶颈分析方案。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除了对方案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还指出了实现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基本问题,即找出服务组合模型的最小结构完备集。提出一种基于随机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性能分析模型,并给出此模型最小结构完备集的求解和证明过程。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沈华何炎祥张明武
关键词:性能评价随机PETRI网
一种多核系统可靠性加强的任务调度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多核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分析了现有芯片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温度和工作负载对多核芯片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多核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模型.该模型以处理器为依托,从指令到任务,逐层构建可靠性评估指标,以便于定量分析影响多核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同时,以该模型为指导,设计了一种面向多核系统可靠性的任务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评估指标值的计算,选择评估指标值尽可能高的调度策略对多核系统中的任务进行调度,以减少由于芯片本身可靠性而导致的错误.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该任务调度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的出错率45%左右,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徐超何炎祥陈勇刘健博吴伟李清安
关键词:多核系统任务调度稳定性
一种基于演化算法进行句子抽取的多文档自动摘要系统SBGA被引量:11
2006年
SBGA系统将多文档自动摘要过程视为一个从源文档集中抽取句子的组合优化过程,并用演化算法来求得近似最优解。与基于聚类的句子抽取方法相比,基于演化算法进行句子抽取的方法是面向摘要整体的,因此能获得更好的近似最优摘要。演化算法的评价函数中考虑了衡量摘要的4个标准:长度符合用户要求、信息覆盖率高、更多地保留原文传递的重要信息、无冗余。另外,为了提高词频计算的精度,SBGA采用了一种改进的词频计算方法TFS,将加权后词的同义词频率加到了原词频中。在DUC2004测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演化算法进行句子抽取的方法有很好的性能,其ROUGE-1分值比DUC2004最优参赛系统仅低0.55%。改进的词频计算方法TFS对提高文档质量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刘德喜何炎祥姬东鸿杨华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多文档自动摘要演化算法句子抽取
信息系统中的可移动Agent被引量:6
2000年
介绍了可移动 Agent的特性 ,可移动 Agent可在异质计算机网络中移动 ,它能感知网络的状态 ,监控系统并与其它 Agent进行交互 ,导航模型可以让 Agent适应网络的变化并自主制定导航计划 ,从而方便、有效。
何炎祥李超刘敏石莉张戈黄浩
关键词:感知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带QoS约束的组播加入算法
组播关键技术之一是组成员通过隐式加入和显示加入构造一棵组播树。本文针对显示加入提出了一种带OoS约束的组播加入算法(MIAQC),该算法引入了QoS参数不仅可以满足应用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而且减小了探针消息的洪泛范围,减少...
吕慧何炎祥涂航
关键词:组播技术
移动Agent互操作性研究
移动agent互操作的问题阻碍了移动agent系统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解决该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移动agent系统互操作性有关的CORBA、MASIF和FIPA规范,系统地提出了移动agent技术与三者结合实现互...
彭德巍何炎祥
关键词:互操作性服务器
通用图形处理器线程调度优化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并行计算能力的日益增强,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由于不规则计算任务使得通用图形处理器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其性能并未达到最大化.在论述GPGPU微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该文重点讨论了多种针对GPGPU性能提升的线程调度优化方法,主要从针对优化分支转移提升线程级并行度、针对访存效率的提升和针对标量指令执行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三方面的线程调度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另外,由于功耗问题已成为制约GPGPU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还分析了影响GPGPU功耗效率的主要原因及目前提高GPGPU功耗效率的主要低功耗技术,并对目前针对GPGPU功耗优化的典型线程调度优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该文指出了未来线程调度优化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些问题.
何炎祥张军张军沈凡凡江南李清安
关键词:通用图形处理器功耗
图像挖掘中基于Zernike矩的形状特征描述与评价被引量:7
2006年
在图像挖掘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提取图像特征并对之进行描述和评价;在介绍Zernike矩的基础上,指出可以使用Zernike矩集描述图像的形状特征;根据Zernike矩逆变换,可以得到基于Zernike矩形状特征集的图像重构技术,从而通过重构图像与原图像的相异度和重构率来对Zernike矩特征集描述图像形状特征的精确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Zernike矩描述图像形状特征与基于图像重构进行评价的可行性。
刘茂福何炎祥胡慧君
关键词:图像挖掘ZERNIKE矩图像重构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