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玲
- 作品数:31 被引量:2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复合固废微晶玻璃研究现状被引量:10
- 2014年
- 工业固废高炉渣、污泥、飞灰、废玻璃、尾矿等,均含有大量不同成分配比的Al2O3、Si O2、Mg O、Ca O等组分,这些组分是制备微晶玻璃的原料。单种固废成分往往无法直接制备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然而利用几种不同固废成分的互补作用,可以在不添加或者添加少量的辅料条件下,协同制备出复合固废微晶玻璃。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一种高效处理固废的方式,即利用两种以上固体废物协同制备微晶玻璃,并对复合固废微晶玻璃的不足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 李国标黄小凤刘红盼马丽萍付建秋邓春玲
- 关键词:微晶玻璃
- 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9年
- 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升高,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CO2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减少CO2的排放量。对近年来关于CO2的催化加氢合成甲醇、低碳烃、醛类、二甲醚、甲酸等过程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介绍,并对CO2催化加氢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 许文娟马丽萍黄彬黄小凤邓春玲
- 关键词: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催化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 CO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 大气中CO浓度逐年升高,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CO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减少CO的排放量。对近年来关于CO的催化加氢合成甲醇、低碳烃、醛类、二甲醚、甲酸等过程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介绍,并对CO催化加氢领...
- 许文娟马丽萍黄彬黄小凤邓春玲
- 关键词: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催化剂超临界二氧化碳
- 文献传递
- 酸碱改性碳吸附脱除黄磷尾气中的H_2S和PH_3被引量:9
- 2007年
-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酸碱改性碳吸附净化PH3和H2S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H2S在碱改性碳上平均吸附活化能为23.77 kJ/mol,为负一级吸附反应,PH3在酸改性碳上平均吸附活化能为61.3 kJ/mol,为负二级吸附反应,吸附时以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吸附的顺序进行;TG/DTA和孔径分布初步证明吸附质主要为硫和硫氧化物或磷和磷氧化物,酸碱改性碳孔径<1.5 nm的微孔对H2S和PH3的吸附贡献较大,吸附质质量损失主要发生在0—100℃阶段;由机理推导的吸附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 张永宁平王学谦高红徐浩东邓春玲户朝帅
- 关键词:吸附脱除黄磷尾气
- 污水除磷技术被引量:22
- 2003年
- 磷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都不可能成为气态,一般只能通过化学或者生物学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固体收集。除磷技术中,一是利用沉淀反应,或结晶、吸附等作用,二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前者包括化学凝聚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和结晶法等,后者包括生物法、Phostrip法、Bardenpho法和Phoredox法。
- 邓聪邓春玲杨育喜宁平
- 关键词:除磷技术污水除磷污水处理
- 稀土吸附剂的制备及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被引量:31
- 2004年
- 通过浸渍 -干燥 -焙烧法制备了负载镧氧化物的稀土吸附剂 ,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 ,制备稀土吸附剂的适宜镧离子浓度为 0 .0 5 m ol/ L ,最佳焙烧温度为 5 0 0℃。同时实验为了探讨改性沸石吸附氨氮的效果 ,采取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溶液 p H值为 8~ 10 ,投加量为 4 g/ L ,接触时间在 4 h,氨氮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 85 %以上 ,从而为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 江喆宁平普红平邓春玲
- 关键词:改性沸石稀土氨氮去除率
- 稀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含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包括氯化镧、氯化铈、氯化钪、氯化钇、氯化镨、硝酸镧、硝酸铈、硝酸钪、硝酸钇、硝酸镨中的一种,配制成稀土元素浓度为0.2~0.6wt%的稀土溶液,将载体,包括硅藻...
- 宁平陈玉保李彬邓春玲
- 文献传递
- 稀土吸附剂城市污水深度除磷被引量:1
- 2004年
- 采用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镧制成复合吸附剂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除磷.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稀土吸附剂适于处理弱酸性废水.对于城市污水含磷浓度为1.0 mg·L-1,当pH值3~7,吸附剂的投加量在0.06 g·L-1,吸附3 h时,磷的去除率可达99.5%,出水pH值在6.0~8.5之间.
- 宁平陈玉保李彬邓春玲
- 关键词:吸附剂城市污水除磷稀土
- 汞矿区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治理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6
- 2022年
-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种类、来源、赋存形态及迁移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汞矿区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尾矿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释放,矿区周围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都是以残渣态为主;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主要发生溶解、吸附、氧化还原、沉淀、共沉淀、矿化等反应,其迁移转化受物理、化学和生物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对目前的治理技术和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明确植物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尚需探究植物修复与土壤改良措施结合的联合修复技术,从而提出应充分关注土壤中多种重金属之间的拮抗和协同作用,以期为研究汞矿区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 李琳丽黄小凤赵丹邓春玲杨熙斌李文斌鲍银珠
- 关键词:汞矿区土壤重金属
- 氧化镧改性沸石除磷脱氮研究被引量:37
- 2005年
- 在镧离子质量浓度0.5%,pH为10下浸渍16 h以上,于110 ℃干燥陈化24 h后,再于450~500 ℃焙烧1 h,冷却后过筛取筛下粒径120 目以上为最佳稀土吸附剂,用于静态同步脱氮除磷试验.结果表明,对正磷和氨氮的进水最佳 pH 为4,此时最大静态吸附分别达到25 mg/g和50 mg/g;当进水pH为4~8,氨氮浓度为10 mg/L,正磷浓度5 mg/L时,出水pH在6~9之间,对二者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0%和99%,吸附剂再生7次后对氮磷的去除率仍然保持在80%以上,动力学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在0.99以上.为处理微污染的氮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李彬宁平陈玉保邓春玲江喆
- 关键词:稀土镧改性沸石动力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