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谷 作品数:51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pH条件下乳清蛋白-桑椹多酚复合营养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4 2023年 近年来,蛋白质与多酚类物质的相互作用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两者的结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pH值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该文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桑椹多酚(Mulberry Polyphenols,MP)对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椹多酚改变了复合蛋白粉的色泽、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同时,还提高了乳清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能,在pH值3.0时乳清蛋白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达到7.23 m2/g prot和89.56%,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6%和1.2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椹多酚-乳清蛋白粉中的单体酚类进行定量分析,在pH值5.0和7.0条件下结合的单体酚含量比pH值1.0和3.0高。此外,较空白对照组而言,添加桑椹多酚提高了乳清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最高分别达到89.28%、81.70%和530.95μmol/g prot。综上所述,利用动物蛋白结合植物多酚是创新功能食品组分的手段,反应体系的pH值对结合效率有重要影响,为今后食品蛋白质的理化稳定性和营养品在体内、体外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袁麒 王旭苹 杨怀谷 程镜蓉 林耀盛 邹金浩 唐道邦 刘学铭关键词:乳清蛋白 不同植物多酚-β-乳球蛋白复合物的抗原性、水溶性与消化性分析 2025年 为开发低致敏乳蛋白新型加工技术,基于植物多酚与蛋白互作机制,探究了多酚结合对消减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生物学作用,初步分析其在低敏乳蛋白制备上的潜在应用性。研究选择了茶叶渣、桑椹果渣、龙眼壳、龙眼核、葡萄籽、葡萄果渣6种农副产品原料,分别提取多酚,并采用不同的结合方式(非共价、碱法、酶法)与β-乳球蛋白构建复合物。体外致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印迹试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多酚在碱法和酶法条件下均能一定程度消减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其中基于碱法的龙眼壳、龙眼核多酚抑制效果最好,抗原性抑制率均值分别为:76.8%、77.2%。经液质联用分析,在龙眼壳/核多酚中,柯里拉京、鞣花酸等没食子类单宁是优势单体多酚。此外,通过凝胶电泳试验观察到,6种植物多酚会引发蛋白间不同程度的交联聚合现象,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除茶渣多酚外,酶法结合所得其余5种多酚-β-LG复合物的水溶解度均低于其各自的碱法和非共价结合复合物。除碱法条件下的葡萄果渣多酚,其余多酚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并未显著改变原始蛋白的总体消化性。综合判断,龙眼壳/核多酚是适用于β-乳球蛋白致敏消减的植物多酚类型。 农丽艳 刘学铭 程镜蓉 邹金浩 曹文红 唐道邦 杨怀谷关键词:植物多酚 Β-乳球蛋白 脱敏 水溶性 植物多酚在消减牛乳蛋白致敏性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牛乳蛋白过敏是主要由IgE介导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在易感体质婴幼儿群体中有较高的发生风险。当前消除牛乳蛋白致敏性的技术手段包括热处理、高压处理、酶水解、糖基化修饰等,但这些方法可能会降低蛋白的营养功能价值、或产生不良风味。植物多酚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生物学活性。多酚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有显著的亲和作用,能通过共价和非共价结合方式有效降低不同食物蛋白的致敏性。本文主要阐述酚-蛋白互作关系对牛乳致敏性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并提出研究设想,为新型低致敏乳制品的开发工作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农丽艳 唐道邦 刘学铭 王旭苹 程镜蓉 林耀盛 邹金浩 杨怀谷关键词:植物多酚 牛乳蛋白 草菇提取液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在风味吸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规律 2022年 为了探究食用菌对肉制品蛋白质风味吸附能力的影响,本文利用草菇提取液(Volvariella volvacea extract,VV)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进行预处理,分析草菇提取液处理后MP蛋白间作用力及其风味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提取液不同程度地提高了MP对苯乙醛、1-辛烯-3-醇、2-庚酮、苯甲醛和D-柠檬烯等风味物质的吸附能力;草菇提取液处理后,MP-提取液体系中上述风味物质的占比较未经处理组分别下降了2.09%、6.1%、6.41%、9.85%和11.66%。使用尿素、盐酸胍、丙二醇和β-巯基乙醇对蛋白间作用力进行破坏,推测在风味吸附过程中蛋白间疏水作用力起主导作用,其次为氢键、共价结合和离子键。草菇提取液可能通过增强MP分子间的非共价键来强化MP对2-庚酮、1-辛烯-3-醇和D-柠檬烯的吸附能力,通过增强MP间的共价相互作用来增强对苯甲醛的吸附。 青正龙 刘学铭 唐道邦 林耀盛 王旭苹 杨怀谷 邹金浩 程镜蓉关键词:草菇 牛肉 肌原纤维蛋白 不同原料配比对发酵型鸡肉黄豆酱营养及风味的影响 2024年 为促进鸡肉的深加工利用,增加复合发酵大豆调味品种类,以纯黄豆发酵酱为对照(CK),将黄豆与不同比例鸡胸肉复配(黄豆∶鸡肉质量比9∶1、8∶2、7∶3、6∶4、5∶5)后发酵制成发酵型鸡肉黄豆酱(CSP),通过测定营养成分、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感官指标评价其综合品质。结果表明,发酵型鸡肉黄豆酱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其中,黄豆∶鸡肉(6∶4)组的蛋白质(12.59 g/100 g)和氨基酸态氮含量(1.06 g/100 g)较高,且总游离氨基酸含量(35.74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13.79 mg/g)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66.91分)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其营养价值较高。与CK组相比,发酵型鸡肉黄豆酱中的醇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40.95%~52.65%)。发酵型鸡肉黄豆酱组的感官评分均高于CK组,且黄豆∶鸡肉(6∶4)组的感官评分最高,为73.2分。由此可见,黄豆与鸡肉混合发酵制酱提高了黄豆酱的综合品质,其中以黄豆与鸡肉复配比例为6∶4组的黄豆酱综合品质最好。 龙正玉 邹金浩 杨怀谷 任国谱 曹清明 唐道邦关键词:鸡肉 黄豆酱 营养 氨基酸态氮 风味 龙眼核多酚提取物及其单体酚在消减β-LG蛋白抗原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龙眼多酚核提取物或柯里拉京或没食子酸乙酯在消减β‑LG蛋白致敏性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消减β‑LG蛋白致敏性的方法:将龙眼核多酚提取物或柯里拉京或没食子酸乙酯与含β‑LG的溶液混合,并将pH调至8~10... 杨怀谷 唐道邦 刘学铭 农丽艳 程镜蓉 王旭苹 林耀盛 邹金浩发酵型牛肉黄豆酱的工艺优化及风味评价 被引量:3 2023年 以黄豆和牛肉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型牛肉黄豆酱。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牛肉添加量、接种量和盐水含盐量对牛肉黄豆酱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对成品进行模糊感官评价和风味价值工程评价。模糊感官结果与风味价值系数均表明,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牛肉添加量20%、接种量4%、盐水含盐量6%,以此条件发酵所得的牛肉黄豆酱氨基酸态氮含量(1.81±0.04)g/100 g、模糊感官得分83.7分、风味价值系数15.14%。 肖泽源 龙正玉 邹金浩 任国谱 曹清明 杨怀谷 唐道邦关键词:黄豆酱 混合发酵 风味评价 5种珍禽腿肉营养品质及风味评价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珍禽腿肉的品质差异,并评价其风味。方法选取了5种珍稀禽类(绿头鸭、雉鸡、鹧鸪、鹌鹑、鸸鹋),比较分析了其腿肉的营养成分、pH、蒸煮损失率、色泽及质构特性的差异,并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评价。结果5种珍禽腿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部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肉品质上来说,鹌鹑腿肉的蒸煮损失率最低为8.77%,且其硬度、胶粘性、咀嚼性较小,肉的保水性好且肉质较嫩。5种珍禽腿肉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较高。鹧鸪腿肉的鲜味氨基酸占比(29.78%)最高,鸸鹋腿肉的甜味氨基酸占比(57.70%)最高。5种珍禽腿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均以醛类和烷烯烃类为主,绿头鸭腿肉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64.39%,雉鸡腿肉的烷烯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40.08%。结论5种珍禽腿肉的品质、风味各有优劣,可以针对其品质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和加工用途。 邹金浩 唐道邦 林耀盛 邓咏鹏 杨怀谷 程镜蓉 王旭苹 刘学铭关键词:腿肉 氨基酸 风味 提高脂溶性活性因子荷载量和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脂溶性活性因子荷载量和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肌原纤维蛋白的酶解、酶解产物的糖基化修饰、脂溶性活性成分的包埋及稳定性评价等,该方法以肌原纤维蛋白为脂溶性活性成分的包载主体原料,联合酶解及糖... 程镜蓉 刘学铭 唐道邦 邹金浩 王旭苹 林耀盛 杨怀谷 陈智毅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由壳聚糖溶液、明胶溶液和改性组合物制备而成;所述改性组合物由化合物A和化合物B组成,所述化合物A为薄荷醇和/或麝香草酚;所述化合物B选自辛... 王旭苹 唐道邦 刘学铭 林耀盛 程镜蓉 杨怀谷 邹金浩 陈智毅 周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