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4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滤泡辅助性T细胞促进IgAN患儿IgA抗体类别转换及Gd-IgAl生成 第一部分 IgAN患儿外周血Tfh检测及mlgA, IL-21,TGF β1的表达 目的探讨滤泡T辅细胞(Tfh)及其细胞因子IL-21,TGF β1和mIgA,在IgAN患儿(含原发和继发性IgA肾病即紫癜性肾炎,Ig... 尹晓玲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 文献传递 儿童髓质海绵肾11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期发病的髓质海绵肾(MSK)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影像学诊断的MSK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随访等资料。结果 11例MSK患儿进入分析,男9例,女2例,年龄3个月至11岁,平均年龄4.54岁,>3岁6例。①以泌尿系统症状(多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水肿)就诊5例,以泌尿系统外症状(发热、呕吐、生长发育落后、腹泻、咳嗽)就诊6例。尿蛋白阳性9例,镜下血尿8例,白细胞尿7例。合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者9例,泌尿系统感染6例,双肾多发性结石7例,肾性贫血4例,双肾多发性钙化3例,Caroli's病1例,生长发育落后5例。②5/9例腹部X线片显示双肾髓质区可见较对称、呈扇状钙质影沿肾乳头分布,大小略显不等;10/11例腹部B超检查示双肾髓质回声增强,其中7例显示双肾内有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肾积水2例,且均为右肾;4例肾盂静脉造影检查均显示肾锥体内集合管扩张,呈扇形、条纹状或葡萄串状改变,受损肾组织达1~3个椎体,双侧呈对称性病理改变;2例CT检查均可见双肾多发散在小结石成簇状排列。③11例入院后均予纠酸、补钾、抗感染和排石等对症治疗,出院后予长期口服枸橼酸钠钾。1例失访,10例随访(5.2±1.9)年,6例发展为肾功能不全,2例身高仍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结论儿童期发病的MSK可以泌尿系统外症状起病,且可合并其他肾内肾外疾病。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积极治疗有可能延缓肾功能逐步恶化。 王嘉 尹晓玲 周建华关键词:儿童 髓质海绵肾 62例儿童Alport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儿童Alport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3月到2012年6月住院并明确诊断为Alport综合征62例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X连锁Alport综合征(XL-AS)58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AR-AS)4例。在XL-AS患儿中,男47例,女11例。多数患儿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以血尿和(或)蛋白尿起病。不同性别XL-AS患儿的阳性家族史、肾小管功能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眼或耳病变比例及肾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广泛性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撕裂分层男83.0%(39/47),女18.2%(2/1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余患儿表现为部分基底膜致密层撕裂、分层。男性XL-AS蛋白尿进展与年龄显著相关(r=0.501,P=0.000)。5例XL-AS男性患儿在11~16岁发生肾衰竭。结论 Alport综合征以X连锁显性遗传为主,男性电镜下基底膜广泛致密层撕裂比例高,且蛋白尿随年龄进展显著;肾脏或皮肤Ⅳ型胶原检测有助于诊断和判断遗传类型。 尹晓玲 周艳梅 邹敏书 王嘉 刘桐林 唐锦辉 仇丽茹 陈瑜 袁惠卿 周建华关键词:病理改变 儿童 IgA肾病患儿半乳糖缺乏的IgA1诱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儿初始B淋巴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相关因子作用下的诱导成熟过程,探讨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的诱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IgAN患儿及健康儿童各8例。磁珠分选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CD27-IgD+),加IL-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共培养,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J链的表达、IgA水平、Gd-IgA1水平;并分别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链的表达及血清IgA、Gd-IgA1水平。结果 IgAN组和健康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链的表达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上清液IgA分泌及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gAN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Gd-IgA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IgAN患儿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可分化成熟产生Gd-IgA1。Tf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诱生B淋巴细胞成为分泌型IgA的浆母细胞及分泌Gd-IgA1过程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血清Gd-IgA1可能是间接反映IgAN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邹敏书 尹晓玲 周建华 胡长霞 杨凤杰 王嘉 陈瑜 张瑜关键词:IGA肾病 单中心儿童肾活检1579例临床和病理类型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肾穿刺患儿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疾病谱变迁。方法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1989至2012年行肾活检病例的临床分类和病理学分型资料,依据年龄(<1、~3、~6、~12和~18岁)和性别分组进行构成比的比较和分析,以2001年为时间节点分为2个阶段分析疾病谱的变化趋势。结果 1579例肾活检患儿进入分析,平均肾穿刺年龄(9.3±3.2)岁,男女比例1.92∶1。①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949例(6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93例(31.2%),遗传性肾脏疾病130例(8.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病综合征、单纯血尿、急性肾炎分别占44.8%、26.2%和15.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紫癜性肾小球肾炎、HBV相关性肾炎(HBVGN)和狼疮性肾炎(LN)分别占55.4%、22.9%和18.4%;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底膜病和Alport综合征分别占50.0%和46.2%。②94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轻微病变/微小病变(24.8%)、IgA肾病(21.0%)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9.1%)为主;女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③肾病综合征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少趋势,单纯血尿构成比在~12岁组最高(31.0%),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HBVGN主要分布于~3岁组(71.4%),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LN主要见于~18岁组,溶血尿毒综合征主要分布于~3岁和~6岁组。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为微小病变/轻微病变(31.1%),急性肾炎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3%),慢性肾炎为硬化性肾炎(59.4%)。⑤2002至2012年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IgA肾病构成比较1989至2001年显著增高,急性肾炎、HBVGN构成比显著下降。结论肾活检患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和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23年间某些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发生变化。 尹晓玲 邹敏书 王嘉 刘铜林 唐锦辉 仇丽茹 陈瑜 袁惠卿 周建华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活检 儿童 维生素D对高糖诱导足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对高糖诱导足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化培养的小鼠永生化足细胞随机分为:足细胞+5 mmol/L葡萄糖(A组),足细胞+5 mmol/L葡萄糖+1 nmol/L丙二醇(B组),足细胞+30mmol/L葡萄糖+1 nmol/L丙二醇(C组),足细胞+30 mmol/L葡萄糖+1 nmol/L丙二醇+1 nmol/L VitD(D组)。培养48 h测定足细胞凋亡百分率,MTT法测定足细胞活性,RT-PCR测定足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RS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RS1、肌醇依赖蛋白激酶(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4组间足细胞凋亡及活力,VDR和IRS1基因表达水平,信号蛋白IRS1、ERK1/2磷酸化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kt磷酸化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和D组相比,C组足细胞凋亡百分率升高,足细胞活力降低,VDR和IRS1 mRNA表达下调,IRS1磷酸化水平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B、D三组间p-IRS1/IRS1、p-ERK1/2/ERK1/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D-VDR系统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活化胰岛素信号通路,拮抗胰岛素抵抗信号,改善足细胞胰岛素抵抗。 邹敏书 余健 聂国明 罗莉漫 徐洪涛 尹晓玲 周建华关键词:维生素D 足细胞 高糖 胰岛素 IgA肾病患儿半乳糖缺乏的IgA1的诱生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初始B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相关因子作用下的诱导成熟过程,探讨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se.... 邹敏书 尹晓玲 周建华 胡长霞 杨凤杰 王嘉 陈瑜 张瑜关键词:培养上清液 半乳糖 Peyer小结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通过诱导分泌IgA的浆母细胞转分化参与IgA肾病发病 被引量:6 2013年 IgA肾病(IgAN)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黏膜免疫异常是IgAN重要的发病机制。肠黏膜免疫系统有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由集合淋巴滤泡即Peyer小结、分散淋巴滤泡组成,前者为免疫诱导部位,后者是免疫效应部位。有研究表明, 邹敏书 尹晓玲 周建华 胡长霞 杨凤杰 王嘉 陈瑜 张瑜关键词:淋巴滤泡 细胞转分化 黏膜免疫系统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进展 被引量:2 2009年 肾病综合征(nephrotie syndrome,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大多数对激素有效,但约有60%会频繁复发甚至发展为激素依赖,此时加用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ive agents,ISA)如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有较好效果,可以减少激素用量,达到撤减激素的目的,但是仍有一些严重病例治疗困难,对上述免疫抑制剂反应欠佳甚至成年期后仍持续复发。 尹晓玲 周建华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利妥昔 激素依赖 频繁复发 肾小球疾病 Peyer小结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Peyer小结在IgA肾病(IgA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予牛血清清蛋白、葡萄球菌肠毒素B诱导IgAN模型,另选40只正常雄性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第12周免疫荧光检测其肾组织IgA沉积,测定其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BUN、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检测Peyer小结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Peyer小结IL-21、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蛋白表达。结果 1.IgAN组和对照组第0周、第6周、第12周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61±0.26)mg vs(0.67±0.22)mg、(3.61±0.75)mg vs(0.77±0.27)mg、(4.15±0.82)mg vs(2.09±0.51)mg,IgAN组第6周、第12周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a<0.01)。2.IgAN组和对照组IL-21、TGF-β1 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67±0.13 vs 1.48±0.13、1.21±0.09 vs 1.10±0.10,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IL-21、TGF-β1 mRNA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Western blot显示IgAN组和对照组IL-21、Bcl-6、Blimp-1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67±0.21 vs 0.45±0.10、0.34±0.21 vs 0.60±0.19、1.03±0.07 vs 0.67±0.07,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IL-21、Blimp-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Bcl-6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yer小结有促进B淋巴细胞向分泌IgA浆母细胞分化的微环境,参与IgAN的发病。 邹敏书 周建华 尹晓玲 胡长霞 杨凤杰 王嘉 陈瑜 张瑜关键词:IGA肾病 白细胞介素-21